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艾滋病性病

沈洁

月刊

1672-5662

aids2006@sina.com;aidsbjb@126.com

010-63030828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

中国艾滋病性病/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专门介绍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动态,科研成果和有关信息的公开性的学术性刊物。1995年创刊以来,为中国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成为本领域内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刊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读者群遍及全国各个领域的部门,编委会为全国本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国办发[2024]51号

    国务院办公厅
    1227-1229页

    长效抗HIV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李凌华蔡琳陈雅红丁海波...
    1230-1239页

    艾滋病病毒长效药物治疗预防专家共识

    HIV-1感染者体内MPER特异性抗体的分离鉴定

    李淇李丹王硕郝彦玲...
    1240-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从1例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选出近膜外区(MPER)特异性记忆B细胞并获得MPER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其结合能力及中和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使用生物素化MPER肽段结合流式单细胞分选技术获得MPER特异性记忆B细胞,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扩增出抗体的重、轻链可变区基因,克隆至相应的表达载体后共转染293F细胞表达抗体.利用ELISA、生物层干涉分析(BLI)、假病毒中和实验等评价抗体的结合能力和中和活性.结果 成功表达出12株单克隆抗体,其中两株单克隆抗体504A2与504C1能够有效结合MPER肽段和跨膜蛋白gp41,且均具有一定的中和能力.单克隆抗体504A2能够中和假病毒SF162、MW965.26,504CI能够特异中和MPER嵌合假病毒HIV2 C1.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MPER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筛选方法,并成功获得2株具有一定中和能力的MPER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后续HIV-1广谱中和抗体筛选、诊断试剂研发及疫苗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1型艾滋病病毒近膜外区单个B细胞分选单克隆抗体

    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对HIV/AIDS患者血脂的影响

    陈昭云杨萱赵淑娴张志会...
    1247-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cART方案对HIV/AIDS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针对抗病毒治疗使用B/F/TAF方案、3TC/DTG方案、TDF/3TC/LPV/r方案和TDF/3TC/EFV方案治疗6个月以上的HIV/AIDS患者,收集人口学指标、cART信息及最近一次血脂检测结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方案对血脂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HIV/AIDS患者2 312例,平均年龄(43.34±13.60)岁,使用 B/F/TAF方案 234例、3TC/DTG方案 188例、TDF/3TC/LPV/r方案 334例、TDF/3TC/EFV方案 1 556例.血脂总异常率64.53%(1 492/2 312),其中 TC异常率 19.42%(449/2 312),TG异常率46.19%(1 068/2 312),HDL-C 异常率 25.30%(585/2 312),LDL-C 异常率 16.00%(370/2 312).调整性别、年龄、体重、血糖、血压、收入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于TDF/3TC/EFV方案,TDF/3TC/LPV/r方案(OR=3.313,95%CI:2.538~4.325)增大了 TG 异常的风险,B/F/TAF 方案(OR=2.181,95%CI:1.247~3.813)和 3TC/DTG 方案(OR=2.533,95%CI:1.353~4.743)增大了 HDL-C异常的风险,3TC/DTG方案(OR=2.292,95%CI:1.284~4.091)增大了 LDL-C异常的风险.结论 使用含蛋白酶抑制剂方案或整合酶抑制剂方案会增大艾滋病患者血脂异常的风险,加强血脂检测,针对血脂异常的艾滋病患者及时调整抗病治疗方案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生.

    抗病毒治疗方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血脂

    本刊常用缩略语

    1252页

    基于VOSviewer的艾滋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与热点可视化分析

    康雯珺薛弼宸辛继宾陈军...
    1253-1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对艾滋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检索了发表于2014-2023年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利用VOSviewer软件将结果可视化,从发文情况、期刊分布、高被引论文分析、国际科研合作网络以及关键词聚类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该领域共检索到1 887篇文献,其中108篇来自SinoMed,1 779篇来自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文文献主要集中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等方面.英文文献的总被引频次为28 462,篇均被引频次为16.其中美国发文量最多,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此领域研究形成了以美国、英国、德国、南非和中国等为主体的国家间的紧密合作;关键词主题聚类提示当前主要研究热点为:艾滋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发病机制、在cART人群中相关疾病负担、艾滋病合并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艾滋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梳理了艾滋病合并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文献,揭示了该领域国家间的科研合作趋势,目前研究专注于流行病学特征,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发表机制和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

    艾滋病心血管疾病可视化分析VOSviewer研究现状和热点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唐草片治疗艾滋病的机制

    苗丁山杨琴兰燕玲王玉璐...
    1260-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解析唐草片对艾滋病的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收集唐草片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成分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利用STRING平台绘制PPI网络图,并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与KEGG分析,借助AutoDockTools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唐草片治疗艾滋病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黄芩素、异鼠李素等,核心靶点为AKT1、IL-6、TNF、STAT3、EGFR等.GO分析主要涉及磷酸化、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主要涉及PI3K-Akt、MAPK、Ras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活性良好.结论 唐草片可能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黄芩素、异鼠李素等成分,作用于AKT1、IL-6、TNF、STAT3、EGFR等靶点,调节PI3K-Akt、MAPK、Ras等信号通路治疗艾滋病.

    唐草片艾滋病网络药理分子对接

    中文版HIV治疗方案疲乏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尹航刘欢刘铭刘保华...
    1266-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翻译并修订英文版HIV治疗方案疲乏量表,评价其在中国HIV/AIDS患者群体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HIV/AIDS患者的治疗疲乏评估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方法 将英语版HIV治疗方案疲乏量表通过系统的翻译、回译等程序,修订为简体中文版.对来自两家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受访者开展调研,研究利用Cronbach's α系数验证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并分别验证该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构念效度.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767份,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保留原量表全部22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8,提取出两个公因子"精神疲乏""自我效能",其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02和0.821.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各条目的因子荷载均大于0.50,P<0.001,组合信度结果分别为0.901和0.814,平均变异数萃取量分别为0.380和0.387,其平方根值大于因子相关系数,量表构念效度表现良好.此外,研究评估发现38.07%的受访者存在疲乏情况.结论 中文版HIV治疗方案疲乏量表展现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作为测量中国HIV/AIDS患者治疗方案疲乏感的量表工具.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治疗方案疲乏量表信度效度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在线投稿注意事项

    1271页

    社会支持与HIV阳性妇女产后抑郁的关系:焦虑的中介效应

    黄嘉月曹军黄廖娟胡慧...
    1272-1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HIV阳性妇女社会支持与其产后抑郁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焦虑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便抽样法,对在南宁市某传染病专科医院进行分娩的HIV阳性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偏相关检验分析各研究变量间的相关性,并通过Process宏程序中的简单中介效应分析焦虑在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 共纳入349名HIV阳性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HIV阳性妇女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与焦虑呈负相关(r=-0.251~-0.314,P<0.01),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与产后抑郁呈负相关(r=-0.257~-0.345,P<0.05),焦虑与产后抑郁呈正相关(r=0.729,P<0.001).焦虑在社会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与产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60.34%、57.88%、57.58%;焦虑在客观支持与产后抑郁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4.06%.结论 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可直接影响HIV阳性妇女产后抑郁的发生,也可以通过焦虑间接作用于其产后抑郁,可通过增加HIV阳性妇女的社会支持,降低HIV阳性妇女焦虑的发生,进而降低因社会支持不足而导致的产后抑郁的发生.

    艾滋病病毒社会支持焦虑产后抑郁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