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76例新生儿溶血症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王合香
    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主要采取光照疗法对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进行诊断治疗,给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的情况,对其血清胆红素进行监测,并采取光照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76例患儿经过光照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在之后的随访中也未发现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论 及早对病情进行诊断并采取积极治疗,能够有效防止高胆红素脑病等疾病,有效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效果。

    新生儿溶血症光照疗法治疗效果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分析

    王逢燕
    808-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特点。方法 本次共选择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妇产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n =50)与常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和外敷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行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6%,明显少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在西药常规应用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及外敷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中药灌肠外敷

    116例头位难产临床分析

    王芳霞
    809-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116例头位难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16例头位难产中剖宫产77例占66。3%,胎头吸引器12例占10。3%,其余27例经旋转胎头后自然分娩,占24。1%。77例剖宫产中,术中因宫缩乏力7例出血量超过800ml,39例阴道助产发生宫缩乏力,6例出血量超过500ml,给与卡孕栓,缩宫素,按摩子宫后出血减少,并发会阴切口延深12例,产程中出现胎儿窘迫30例,出生后Apgar评分7分以上96例,4-7分18例,1-3分2例。结论 头位难产分娩方式选择非常重要,经过恰当处理,可是难产转化为顺产,对母婴均有利,严重的胎头异常及产道异常,必须采用剖宫产结束妊娠。

    头位难产临床特点分析

    蒙医放血疗法治疗头痛30临床观察

    巴拉基尼玛
    810页

    蒙医放血疗法头痛临床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孙桂臻张丰春
    810-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650例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P <0。05。结论 做好围术期保健工作,可有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为产妇健康做好保障。

    产后出血剖宫产自然分娩

    54例贝尔麻痹的临床分析

    施昭
    811-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54例贝尔麻痹的临床资料,从年龄、性别、病变位置、系统疾病、住院时间及住院天数这几个方面阐述其特征。

    贝尔麻痹系统性疾病高血压脑梗死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56例临床分析

    蒙勇志
    812-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56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实验中,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的疗程明显缩短。结论 定点旋转复位法与常规推拿法治疗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但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颈椎病临床效果

    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4例诊疗体会

    牛辉郝小强程汝艳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03月——2013年06月间收治的24名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对策。结果 本组24名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有22名患者得到痊愈,另外2例患者症状缓解后再次梗阻,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患者最短恢复时间为十天,最长恢复时间为三十天,平均时间为十四天,所有患者均无肠瘘、肠坏死和腹腔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诊查和治疗,对于该类型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胃肠道肿瘤术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诊断治疗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刘艳蓉左丽丽李红彬
    813-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12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和非高血压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且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 高血压能加速血栓的形成,导致左心室肥厚,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功能不全,因此患有高血压病的心肌梗死患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导致心肌梗死,病死率较血压正常者明显增加。

    高血压心肌梗死

    120例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刘彦森马桂玲李丹崔凯...
    814-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20例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转氨酶等指标值均显著下降,提高其存活率。结论 对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有利于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值得在医学界推广使用。

    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