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52例治疗分析

    廉迎冬
    1201-1203页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分析

    亚隆团体治疗在心理门诊患者的应用研究

    戴敏秦嘉林
    1203-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①探索亚隆团体治疗在门诊心理患者的应用疗效及疗效因子。②使更多的心理治疗师了解该治疗的方法及治疗过程。方法 通过采用亚隆团体心理治疗方法对一个由10个心理患者组成的门诊团体治疗了15次,每次80分钟,每周一次,为期5个月,结束时采用半结构的深度访谈,临床观察及文件资料分析方法,分析患者主观知觉疗效因子及其促成的影响与改变过程。结果 参加的10人中较有效者占30%,有效者占70%,无效者及稍维有效者为0。疗效因子中最有助益的是团体凝聚力,自我了解,人际获取及宣泄。结论 亚隆团体心理治疗对门诊心理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师应该结合疗效因子来调整治疗的方向。

    心理门诊患者亚隆团体心理治疗

    氟康唑片联合改性几丁质喷雾剂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疗效观察

    顾德伦
    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使用氟康唑片联合改性几丁质喷雾剂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104例,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及治疗组的患者均口服氟康唑片进行治疗,共治疗14天,同时每日1次用温水清洗患处。另治疗组患者使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对患处给予外用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和比较,同时观察治愈患者在停止用药60天后的复发率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治疗组的52例患者,48例治愈,治愈率为92。31%;对照组的52例患者,42例治愈,治愈率为80。77%。治疗组的48例治愈患者中,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8。33%;对照组的42例治愈患者中,有17例复发,复发率为40。48%。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氟康唑片及改性几丁质喷雾剂对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改性几丁质喷雾剂氟康唑片,复发率,治愈率

    心电图正常的2型糖尿病心前区不适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干预随访研究

    施克新戴筱君赵晓峰高斯...
    1206-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心前区不适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同时对有冠脉病变病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随访观察其心血管事件的预后。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DM合并心前区不适但心电图ST-T正常的中老年患者60例,根据是否行冠状动脉CT成像(CTA)或冠状动脉造影(CAG)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冠脉检查且存在冠脉病变者纳入治疗组(A组)34例,未行冠脉检查者纳入对照组(B组)26例,B组给予降糖、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药物干预治疗;A组冠脉病变轻微者进行常规药物干预,同时加服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冠脉病变较重者进行血管重建即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以DM病程10年为分界,将A、B组分为A1、A2、B1、B2四个亚组,并进行亚组间心血管病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半年至1年半后随访,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随机选择同期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有心前区不适症状但心电图正常的非DM患者22例,收集其冠脉CTA或CAG结果,与A组患者冠脉病变情况进行对比。入选病例均除外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胸膜炎等导致胸痛或心前区不适的其它疾病。结果 A组34例中,冠脉病变按不同标准分类:3支血管病变者7例,占20。59%;2支血管病变者17例,占50%;1支血管病变者10例,占29。41%。局限性病变6例,管状病变9例,弥漫性病变19例。轻度狭窄病变2例,中度狭窄病变13例,重度狭窄病变16例,闭塞性病变3例。半年至1年半后随访,B组无猝死,10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对照组猝死1例,18例发生心血管事件。两组行卡方检验提示B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猝死率无统计学意义,心梗、心衰、心绞痛、频发室早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A1组与B1组相关事件无统计学意义,B1组与B2组比较,A2组与B2组比较,猝死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心梗、心衰、心绞痛、频发室早发生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DM合并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弥散,可累及多支血管,DM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程度明显高于非DM组,且临床症状可不典型,心电图表现可正常,潜在危害巨大;病史较长(大于10年)的中老年DM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脏病急性事件,尽早干预及进行血管重建治疗可预防和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心电图糖尿病冠脉病特点干预研究

    危重新生儿的家属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曲凯
    1207-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家属的心里状态及产生原因对其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209名新生儿家属的心里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结果 无信任感的93例,焦虑的186例,抑郁的145例,知识缺乏的105例,病情好转后心里状态逐渐稳定的172例。结论 针对危重新生儿家属的心里存在的问题,由护士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使家属能够逐渐以稳定的心态来配合救治患儿,确保患儿早日成活和康复。

    危重新生儿家属心里护理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观察

    何山林
    1209-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水浓缩回输腹腔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8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住院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抗生素、保肝药物及血液制品等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腹水浓缩回输腹腔联合注射奥曲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5。61%,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2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安全有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腹水浓缩奥曲肽疗效

    肝性脑病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何汝强李蒙霞
    1210-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讨论肝性脑病中医药治疗的各种方法,包括中药内治、灌肠、直肠滴注、中成药注射剂及针灸等治疗。中医的内外治法联合西医对症治疗可缩短肝性脑病的疗程,改善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有明显的疗效。

    肝性脑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探讨乳腺癌术后门诊放疗致皮肤损伤的处理体会

    何凤英
    1211-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门诊放疗患者致皮肤损伤的处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门诊收治的乳腺癌放疗致皮肤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湿润烧伤膏外敷,至放疗结束;治疗组用0。9%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48万U+地塞米松20mg混合液纱布浸湿外敷。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湿敷是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防治

    多发伤中腹部外伤的急诊救治分析

    郜贻武
    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发伤中腹部外伤的急诊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多发伤中腹部外伤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100例患者中,治愈96例,死亡4例。结论 快速确诊,不遗漏损伤脏器,根据伤情的轻重缓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积极、快速、有效的救活,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快速止血、抢救生命为原则,空腔脏器损伤重视腹腔感染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为原则,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死亡率。

    多发伤腹部外伤急诊救治

    环孢素A对哮喘大鼠肺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吕守礼宋桂芹吴新宇李秀珍...
    1213-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环孢素A在临床中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以期更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和环孢素干预组。采集肺组织标本经免疫组化染色后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胞核NF-κB阳性表达率。结果 环孢素干预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与哮喘组相比BALF中虽然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但嗜酸性粒细胞数有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环孢素干预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不及地塞米松组下降明显,且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环孢素干预组肺组织NF-κB表达下降不及地塞米松干预组下降明显,且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环孢素A可以减少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也可以减少哮喘大鼠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但其作用不及地塞米松明显。环孢素A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复杂,但至少部分是通过减少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和下调肺组织NF-κB表达来实现。

    环孢素A哮喘大鼠嗜酸性粒细胞核因子-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