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2例骨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的临床分析

    张颖伟
    1293-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胫骨开放性骨折病人64名。对照组(32人)单纯外固定架进行治疗,而观察组(32人)在外固定一周后,行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早期骨外固定架结合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效果显著,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胫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锁定钢板临床疗效

    踝肱动脉比对筛查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姚英杰
    1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踝肱动脉比对筛查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T2DM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以比值小于0。9为异常,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有斑块者为阳性,对比两者的符合率。结果 本组共200例病人,其中筛查出比值小于0。9者47例,占23。5%。对ABI异常者进行血管彩超检查,显示阳性者43例,4例正常,正确率为91。5%,误诊四例,误诊率为8。5%。结论 踝肱动脉比筛查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简单易行。

    踝肱动脉比Ⅰ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临床效果

    闭角青光眼治疗中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应用的价值

    张丽娟
    1294-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激光周边虹膜形成术应用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持续高眼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估,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4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氩激光周边虹膜形成术,对两组患者的前房角、眼压以及预后视力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术后两个小时,观察组患者在眼压、前房角打开范围以及视力方面的检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形成术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中具有高效性和简单有效性,同时还能大大的降低药物治疗对全身的毒副作用,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氩激光周边虹膜形成术应用价值

    5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麻醉处理研究

    宋永刚
    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麻醉处理进行探究。方法 把5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对两组患者进行麻醉。结果 两组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围手术期,对照组的HR、MAP的变化情况比实验组明显(P<0。05)。结论 把局部麻醉应用在自发性气胸非电视胸腔镜的手术治疗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与可靠性较高。

    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处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武秀丽
    1296-1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70例ACI患者,60例正常对照者(NC组)血清(hs-CRP),对ACI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不同NDS评分患者的hs-CRP水平。结果 ACI组血清hs-CRP水平平均明显高于NC组,(均P<0。05),ACI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分为轻度组(0-15)分,中重度组(>15分)。两组之间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DS评分越高的亚组,其血清hs-CRP水平越高。结论 ACI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增高。

    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

    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张德军
    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经脱水降颅内压、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及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后,6例死亡。死亡率为30%,14例存活者均遗留一侧肢体偏瘫,存活率为70%,5例部分生活能够自理,其余9例日常生活需陪护。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人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预后差,死亡率、致残率高,一旦发病,应积极运用综合性治疗手段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特点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临床治疗

    王艳艳
    1297-1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住院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1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央动脉阻塞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42例临床分析

    王如启
    1298-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对收治的42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采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治疗的42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42例中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对照组42例中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视网膜病早期胰激肽原酶疗效

    31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王伟田小东
    1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分析记录手术期间数据,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例患者,术后时间8-18个月,骨折部位愈合良好,患者均未发生感染、下肢外旋致畸形、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按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3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93。5%。结论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切口创伤小、固定牢靠、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上具有良好疗效。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两种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分析

    万玉芹
    1299-1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快速尿素酶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的120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方案;枸橼酸铋钾(CBS)组用枸橼酸铋钾(CBS)、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方案。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快速尿素酶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埃索美拉唑组与枸橼酸铋钾组Hp根除率分别为93。33% (56/60)和75。00% (45/60),两种根除Hp的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5664,P <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两种方案中Hp根治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Hp根治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三联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