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用绿药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何小妃
    1234-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浅谈用绿药膏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80例压疮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涂抹绿药膏治疗压疮;对照组40例患者则采用庆大霉素(16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后浸湿无菌纱布敷于创面湿敷治疗压疮,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和住院时间(平均20。5±3。5d)均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50%)和住院时间(平均26。5±2。5d),并且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x2 =21。68,p <0。05)。结论 绿药膏治疗压疮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绿药膏压疮疗效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观察

    沙海滨
    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例,行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8%,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应用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却没有取得理想疗效的患者,可以采取鼻中隔矫正术辅以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鼻中隔矫正术应变性鼻炎鼻中隔偏曲

    左旋甲状腺素对临床甲减患者的疗效分析

    付剑
    1236-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甲状腺功能和血脂水平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治疗临床甲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临床甲减患者50例,健康50人,分别定义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照组只测定各项参数与治疗前患者作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健康人的各项参数对比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参数相比,甲状腺功能和血脂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0。05),即临床甲减患者治疗后测定各项参数值临近正常值。结论 左旋甲状腺素对治疗临床甲减的疗效显著,可提高甲状腺功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药效明显。

    左旋甲状腺素临床甲减甲状腺功能血脂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早期肝衰竭临床疗效

    刘俊华陈奎生
    1237-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对于早期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早期肝功能衰竭并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患者病史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生化指标差异,总结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98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率达63。9%,治疗后血胆红素、转氨酶、凝血功能、血氨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归纳总结常见并发症包括心慌胸闷、烦躁、一过性低血压等,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早期肝衰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肝脏解毒功能,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值得临床推广。

    人工肝血浆置换血浆灌流肝功能损害肝功能衰竭

    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干预

    刘芳
    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助产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以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4月-2010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1472例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10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出生的1830例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作为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新生儿是在我院对所有助产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后出生的,对比锁骨骨折在两组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仅3例发生锁骨骨折,对照组有13例新生儿在生产过程中有锁骨骨折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助产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生儿助产过程护理干预锁骨骨折

    浅谈儿科护士长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刘璇
    1239-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长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 收集我科小儿2049例进行分析总结,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儿有49例,对于此组院内感染的部位,相关感染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并查找关于发生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护士长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小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39%。小儿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系统感染为主,其次为消化道系统感染;对于护理问题导致小儿院内感染常见、管理制度完善、探视人员较多、护理人员消毒隔离技术不到位、易感病原切断不彻底以及护理操作等因素造成。结论 对于小儿院内感染的主要易感部位为呼吸道系统,因此加强做好相关小儿的病房管理,护理人员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小儿的保护,对控制和预防小儿院内感染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儿科院内感染管理对策

    护理干预在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廖云姝夏梅蒙庆华
    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取医院与2010年6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60例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患儿的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例观察组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总有效率为63。3%,30例对照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总有效率为80。0%。结论 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围手术期针对患儿治疗和康复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这对患儿治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护理干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小儿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丁桂菊
    1241-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冠心病组135例,可疑冠心病组118例,正常人组100例做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40例做冠脉造影。结果 冠心病组64。4%有室早,75。6%出现缺血性ST-T改变,与冠脉造影符合率72。5%。

    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冠脉造影应用价值

    育龄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赖国平
    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育龄期妇女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知识健康教育,评价教育干预效果,探寻适合该年龄段妇女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育龄期妇女4918人作为干预对象,通过发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知识教育资料、举办教育讲座和医师口头教授等干预措施对4918名育龄期妇女进行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结果,比较干预前后干预对象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所有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的育龄期妇女在干预后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情况均有显著提高,尤其是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育龄期妇女提高程度较大。结论 对育龄期这一特殊时期的妇女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快速高效的提高其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及时做好自我保护,该干预措施简单可行、快速高效,值得推广。

    育龄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

    跷脉穴位在中风痉挛期的应用

    段建伟段丽丽
    1243-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跷脉穴位在中风痉挛期治疗中的应用,优化针刺治疗方案。方法 将78例中风痉挛期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在常规对症及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选用传统穴位,观察组患者上肢选用传统穴位,下肢选用跷脉穴位,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及肢体痉挛程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43%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肢体痉挛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跷脉穴可加快中风痉挛期患者痉挛状态缓解,改善患者预后。

    中风痉挛期针刺疗法跷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