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的临床分析

    董征
    1912-1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2、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骨伤科通过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42例,按照Muller分型,C2型26例,C3型16例,外侧运用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侧辅以“L”形胫骨平台支持板固定。根据骨折固定情况于术后3d开始CPM被动训练。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48个月,平均2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5-11个月。膝关节功能评价依据Karlstrom评价标准,优21例,良1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型骨折,能够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

    双钢板内固定股骨髁骨折

    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22例临床研究

    崔承志
    1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术后采用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0-45min,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按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8例,良3例,中1例。结论 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固定可靠、创伤小,且安全有效,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治疗胫骨骨折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胫骨骨折闭合复位MIPPO技术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30例临床分析

    赵新梅
    1914-1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最为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自2005年7月——2012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上述资料予以研究性分析。结果 13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其中通过阴道分娩为20例,实施剖宫产的患者为110例,上述患者在进行剖宫产的同时予以肌瘤剔除术的为103例,在剖宫产时实施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的出血量没有显著改变。结论 根据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条件下,剖宫产行肌瘤剔除术其风险概率不会提升,可行性较强。

    妊娠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80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朱于坚
    1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80例患有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确实的理论依据,提高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整理,通过检测患者血压、血脂等临床指标配合头颅CT或者核磁共振,依据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将患者分为2组,无糖尿病组70例,患有糖尿病组80例,检测糖尿病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特点及医学影像特征,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0例患有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的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显著高于无糖尿病患者组(P<0。05);在脑卒中的分布位置上,患有糖尿病组患者脑干梗塞比例远远高于无糖尿病患者组(P<0。05)。结论 临床上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多发生于脑干梗塞,导致神经功能表现严重缺损。

    急性缺血性脑卒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

    浅议运用以微创介入为主联合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

    赵尚荣林清莲
    1915-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介入为主联合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单纯的微创介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推拿手法进行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明显优于对照组78。0%,可见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微创介入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微创介入推拿手法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

    张柱春
    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86例诊断为胎盘早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前诊断和产后诊断将其分为不典型胎盘早剥组(40例)和胎盘早剥组(46例)。对两组患者的诱因、临床症状、产前漏诊情况以及母儿预后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不典型组患者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外伤史、剖宫产、子宫卒中、围生儿Apgar评分小于等于7的发生比例明显较胎盘早剥组低,胎膜早破以及缩宫素使用比例明显高于胎盘早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脐带因素、羊水过多以及产后出血发生比例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存在着高危因素,在诊断时要注意和相关疾病相鉴别,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观察,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时给予处理以有效母儿预后。

    不典型胎盘早剥诊断治疗

    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通外科病人麻醉方法选择探讨

    张剑徐丽娥
    1917-1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通外科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01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通外科患者46例,将他们按照病理类型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3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和统计。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心率过快、心律失常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苏醒延迟方面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通外科患者的手术麻醉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安全的临床麻醉方法。

    普外心血管疾病全麻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

    重症监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

    张忠胡圆圆朱云
    1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入科时无肺部感染且机械通气时间>48h,入科后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感染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菌主要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经过治疗脱机31例,死亡17例。结论 患者的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是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联合各种预防措施和治疗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特点防治措施

    150例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于步楚
    1918-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50例大肠癌患者临床完整资料作为回顾性探究依据。结果 男性罹患大肠癌的几率要高于女性患者;年龄≥40岁者患大肠癌的几率相对较高;其中直肠癌103例,结肠癌47例;肿瘤大体分型为:浸润型11例(7。33%),隆起型32例(21。33%),溃疡型107例(71。33%),以溃疡型为主;大肠癌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分型显示腺癌分化以中分化腺癌、高分化腺癌为主;大肠癌以直肠癌(61。33%)与乙状结肠癌(20%)为多见,以上各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大肠癌无典型临床表现,不易引发患者的重视,临床误诊率较高,因此,重视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提高该病的临床病理学诊断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肠癌临床病理学临床特征分析

    关节假体置换和动力髋螺钉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吴朝修
    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和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的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实践应用及理论研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方法 入组对象选自本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共160例,根据不同治疗时间及治疗方案,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与观察组(采用关节假体置换治疗)患者分为为80例,严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其疗效,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包统计。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采用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四肢骨折可以较好的保护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疼痛情况,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关节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四肢骨折疼痛症状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