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系统的中医护理技术对消渴病足坏疽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牛武国李喜梅
    1821-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消渴病足坏疽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消渴病足坏疽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的系统应用,包括中药溻渍、按摩、中药换药、择时用药、健康和康复指导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适度和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舒适度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消渴病足坏疽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系统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消渴坏疽舒适度满意度中医护理

    2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体会

    华文龙
    1822-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体会。方法 选取于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增强对比性,另外在随机抽取2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并把这两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0。4g血塞通辅助治疗。结果 对照组1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70。59%;观察组1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有效率为94。12%,观察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塞通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法推广和使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塞通效果推广使用

    自发性结肠穿孔18例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杨伟东
    1823-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了18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普通外科的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共18例,患者入院后确诊穿孔后行急诊手术治疗,彻底清除腹腔内感染物,同时予以抗感染、充分引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18例患者中,乙状结肠8例,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穿孔4例,降结肠2例,横结肠2例,盲肠穿孔2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者8例,均予以抗感染、换药、二期缝合治疗后切口愈合,治愈17例,1例因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表现为典型的腹膜炎症状和体征,积极快速、有效的手术治疗、抗感染、维护重要脏器功能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自发性结肠穿孔临床诊断治疗分析

    胃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

    王喜玲
    1824-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对减轻胃癌患者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对其术后化疗开展全方位的护理,观察术后护理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胃癌化疗患者开展有效的干预护理,6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全部达到了预防以及治疗的效果,5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完全缓解,10例患者有明显的恢复效果,总体有效率高达100%。经过临床的护理干预发现,开展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让胃癌患者秉承着一个积极的心态接受化疗。结论 对胃癌患者进行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耐受性,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在化疗阶段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了化疗的治疗效果。

    胃癌化疗干预护理

    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风险及对策

    王瑞平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及对策。方法 针对心内科护理所存在的风险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出针对性风险管理的措施与手段,以为实施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为对照组,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差错发生、医患纠纷发生以及患者满意度)的临床效果,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比较包括意外伤害、服药安全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后在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安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综合护理中存在不同的护理风险,影响护理质量,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安全,预防和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对策

    早期外周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疗效

    王国健
    1826-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外周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外周静脉营养联合微量喂养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全静脉营养,观察两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至全量肠内营养时间、喂养不耐受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拔除胃管时间、至全量肠内营养时间、喂养不耐受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更好的促进患儿胃肠道的成熟,提高喂养耐受率,改善患儿预后。

    外周静脉营养微量喂养早产儿

    浅谈颅内肿瘤的病理特点与临床联系

    曲延明赵海燕郑哲龙朴香兰...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的病理特征以及临床联系。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颅内肿瘤患者,并从病理特征以及临床联系的角度,对50例患者进行分析,分析所有患者的发病情况,组织学分析。结果 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和性别不存在关系,男女的发病率相近,而脑膜瘤与胶质瘤的高发人群为中青年,髓母细胞瘤则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临床表现特征复杂。结论 对颅内肿瘤进行病理分析、组织学分析,对治疗颅内肿瘤疾病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颅内肿瘤病理特点临床联系

    臭氧射频技术联合针刺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陈业军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臭氧射频技术联合针刺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骨科就诊并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联合治疗组5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臭氧射频技术,联合治疗组采用臭氧射频技术联合针刺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3个月、6个月的恢复情况。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6。2%,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6个月后两组的无复发人数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射频技术联合针刺三联疗法确实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臭氧射频针刺三联疗法腰椎突出

    心室起搏管理功能对心室起搏及高频心房事件的影响

    张博李莹江珊刘华子...
    1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最小化心室起搏中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对右室起搏比例和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60例植入DDD/R起搏器的患者(有MVP功能28例,无MVP功能32例),术后1年内程控获取右室起搏百分比、高频心房事件、检查超声心动图。结果 有MVP功能组术后6、12个月右室起搏百分比明显小于无MVP组。有MVP功能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高频心房事件显著减少。结论 有MVP功能起搏器明显减少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右室起搏比例、改善心功能、减少高频心房事件。

    心血管病学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心室起搏管理

    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闫向阳
    1830-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通过健康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向人们普及关于地方病的预防方法及治疗方法等。结果 人们通过健康教育,正确认识了地方病防治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到地方病防治工作中,使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开展。结论 对人们进行健康教育,可使人们充分了解地方病防治工作,应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

    地方病防治工作健康教育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