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李强
    3084-3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内镜指导下套扎术联合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来源于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MT)(肿瘤直径≤12mm)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接受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25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12周后内镜检查了解病灶愈合情况,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的病灶均能经内镜成功消除,观察组中16例位于胃底、7例位于胃体、2例位于直肠,其中平滑肌瘤19例,脂肪瘤6例;对照组中19例位于胃底、4例位于胃体、1例位于胃窦、1例位于直肠,其中平滑肌瘤22例,脂肪瘤3例。观察组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中出血6例,1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现1.5 cm裂孔,应用金属夹成功缝合,未转开腹手术修补。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2周后复查,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内镜下套扎联合内镜下剥离术为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技术要求、安全性等方面优于ESD。

    胃肠道间质瘤内镜下套扎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100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路庆芳
    3085-3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07至2011.07两年之间100例118眼翼状胬肉于显微镜下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其中有6眼为复发眼,术后复查3个月,随访24月,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2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1.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术后复发率低。

    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复发

    红光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胡滨郑洁刘庆胡昕...
    3086-3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红光联合加巴喷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和加用红光联合加巴喷汀治疗。治疗14天后临床观察各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的差异。结果红光联合加巴喷汀结合传统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效果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光联合加巴喷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疗效显著。

    红光加巴喷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浅析妇科临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实施与疗效

    郑海燕
    3087-3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妇科临床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实施与疗效。方法从过去两年间我院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其中的12名,将12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名,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观察组的6名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针对对照组6名患者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问题上,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妇科子宫肌瘤的切除治疗问题上,腹腔镜下的手术实施所获取效果更为显著,且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小,可以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腹腔镜妇科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疗效

    1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赵娟王琳琳廉清媛
    3087-3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于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78例,按随机原则分成乌司他丁组,奥曲肽组和联合组。所有患者均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单用乌司他丁和奥曲肽,联合组同时加用上述两种药物。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乌斯他汀组(79%)和奥曲肽(62.9%),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副反应,治疗期间无死亡病例,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t=6.709,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和奥曲肽配合基础治疗应用于SAP患者,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是临床上值得考虑的用药方案。

    重症急性胰腺炎乌司他丁奥曲肽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多种病毒混合感染病原研究及临床分析

    赵敏
    3088-3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童急性上呼吸道多种病毒混合感染病原研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多重PCR法扩增等进行研究。结果经过检测发现,其中有46例患者存在2种病毒混合感染;没有发现3种及以上病毒混合感染情况。结论临床上,儿童急性上呼吸道多种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以及腺病毒。并且患者发生病毒混合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此外,对于存在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则很容易发生病毒混合感染情况。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

    不同视网膜光凝术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比较

    云亚歌
    3089-3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视网膜全光凝术与次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09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50例214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光凝组(75例106眼)和次全光凝组(75例108眼);全光凝组患者采用激光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次全光凝组患者采用激光视网膜次全光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及视网膜病变改善情况。结果全光凝组和次全光凝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光凝组和次全光凝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病变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全光凝术和视网膜次全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相当,但次全光凝术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激光用量,降低医生工作强度。

    网膜全光凝术次全光凝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探讨

    杨青松
    3090-3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临床上采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的技术来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旨在探讨出最佳的方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可以在临床上取得更好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0例,共计63眼,手中将复发性翼状胬肉全部病灶组织切除,然后移植患者眼上方的带角膜干细胞自体结膜瓣。结果对60名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发现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6.3%,1例患者出现角巩膜自溶的严重现象再次接受手术,其余58眼在一年随访后患者角膜的创面完全愈合,植片全部存活功能得到回复,患者无明显手术痕迹术后效果理想,治愈率为92.1%,治愈率高。结论临床上通过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来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术中创面恢复快不影响患者生活,同时自体取材更加方便安全,术后效果明显,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移植翼状胬肉

    心肺复苏后昏迷病人的脑电图分析

    张音
    3090-3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的脑电图诊断记录对医师估计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38例,对所有患者的脑电图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脑电图诊断以θ波为主(Ⅰ级)的患者6例,其中4例完全恢复,2例基本恢复;脑电图诊断以δ波为主(Ⅱ级)的患者16例,其中4例完全恢复,7例基本恢复,5例死亡;脑电图诊断以β波为主(Ⅲ级)的患者2例,均完全恢复;脑电图诊断为平坦波异常或暴发-抑制波(Ⅳ级)的患者14例,患者全部死亡。结论对心肺复苏患者进行脑电图诊断,能有效观测患者脑功能,并对患者的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心肺复苏昏迷脑电图

    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

    杨燕李军磊
    3091-3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抗血小板治疗组和静脉溶栓组,每组6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静脉溶栓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3.33%)明显好于抗血小板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58.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由于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特征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