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刘大成
    3763-3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2月至2010年2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68例,术中应用锁骨钩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未刻意修复喙锁韧带、喙肩韧带.术后拍摄X线片显示手术复位效果,根据美国肩与肘医师协会评分系统(ASES)对肩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术后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均完全复位,患者在术后12-18个月取出内固定物.1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4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螺钉松动脱出、钢板或钩部断裂,内固定物取出后无肩锁关节再脱位发生.ASES综合评价优良率92.86%.结论 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确切、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锁骨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药物性肝病120例临床分析

    柴颖
    3764-3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3年来收治的12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物性肝病以中老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致病药物种类繁多,以中草药为首(55%),其次为抗结核药(14.1%)、抗肿瘤药(11.6%)抗菌素类(9.1%),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药物性肝病重在预防和早期诊断,临床应避免滥用及长期大量用药.

    药物性肝病药物肝炎治疗

    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

    张楠
    3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代谢综合征(MS)与脑卒中患病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1——2013年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发现的1571例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男、女分为脑卒中组、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量血压、腰围;并检查患者颈动脉血管内有无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结果 男、女脑卒中组患者腰围、T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脑卒中组患者的高血压、高血糖、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预防和治疗MS为目的的干预,将对脑卒中产生显著影响.

    代谢综合征脑卒中

    舒张性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郑瑾樊君赵培珠
    3766-3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因心力衰竭住院的8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指标分为DHF组390例与SHF组440例,分析两组患者各参数之间的不同.结果 DHF组患者多见于年长女性患者,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分别是导致DHF的第一、二位病因.S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大;而DHF患者心室腔无明显扩大,但室壁增厚明显,且房颤发生率高.DHF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明显低于SHF组患者.结论 与SHF组患者相比,DHF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较轻,治疗用药相对较好.

    心力衰竭舒张性收缩性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镇痛分娩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降低产程中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率的影响

    义兰花
    3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镇痛分娩对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程中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50例自愿接受镇痛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近似条件的5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病率20%,观察组平均产程、剖宫产率、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镇痛分娩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产程中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率,降低剖宫产率、获得良好分娩结局,适合妊高症孕妇使用.

    镇痛分娩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

    微创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疗效分析

    李林
    3768-3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老年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0年5月到2005年2月收治的并可随访到的27例29肢老年股骨髁上、髁间骨折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 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应用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针组共有优秀21肢,良好7肢,可1肢,优良率为96.6%.结论 逆行交锁髓内针治疗老年股骨髁上、髁间骨折能有效防止骨折处的旋转及短缩,使骨折更趋稳定,是一种手术损伤小、骨折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的手术方法.

    老年股骨髁上、髁间骨折髓内针

    正畸治疗拔牙病例的种植支抗设计及支抗控制

    潘玉珍
    3769-3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支架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我院接受口腔正畸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41例,实验组和观察组分别施行微型种植体、非种植体强支抗疗法,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出现5例水肿患者,而实验组所有患者都没表现出不适感觉,实验组患者的磨牙位移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也表明微型种植体支架的口腔正畸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结论 微型种植体具有优于非种植体强支抗的特点,如可靠性好、操作简单方便,可以为患者提供较好的骨性正畸支持.

    口腔正畸支抗设计支抗控制微型种植体

    输尿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的探讨

    贺志坚
    3770-3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URL)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碎石率及术后并发症、再次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均碎石成功(100%),术中结石排空取净率为96.5%;对照组碎石成功为72.9%,术中结石排空取净率为68.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5%,且无再次手术病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18.8%,再次手术率为2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效果确切,且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术式.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微创治疗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血管狭窄关联探讨

    孙军
    3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9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次日,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1周内行DSA检查.结果 本组患者中,31例合并两处以上动脉狭窄;其中轻度、中度狭窄患者发作3次/w以上的患者比例与重度狭窄、动脉闭塞患者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中度狭窄患者发作时间大于60min的患者比例与重度、闭塞患者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面查找TIA病因,并对已知病因进行干预,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在检查上,可采用DAS进行检查,并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在临床观察上,应注意短时程、多频次发作TIA患者的检查.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颅内外血管狭窄

    慢支急发患者血栓前状态研究

    帕尔哈提·塔衣尔再努热木·艾则孜
    3772-3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改变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放射免疫法、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等检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P-selectin,CD62p)、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a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抑制剂(plasma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1)及凝血四项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结果 慢支急发患者血小板膜表面CD62P的表达、血浆PAI-1、FIB三项指标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而t-PA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慢支急发患者APTT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慢支急发患者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增强、纤溶功能减退,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测定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血浆t-PA和PAI-1及凝血等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慢支急发患者血栓前状态并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血栓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