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齐冰齐定邦
    3795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磁共振成像智力瘫痪语言障碍

    探讨盆腔炎性疾病与女性不孕不育的相关性分析

    潘延恒郑志华
    3796-3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病程、白细胞及相关微生物的阳性率、受孕情况等。结果 4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中180例(45。00%)发生不孕不育,其中病程在1年以下者不孕率29。27%明显低于病程在1-3年、3-5年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会引起不孕不育,临床对盆腔炎性疾病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降低不孕不育发生率。

    盆腔炎性疾病不孕不育症相关性分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与代谢失调及其药物治疗

    汲剑飞
    3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与代谢失调的临床特点及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4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例作为观察组,分析其内分泌与代谢失调及其药物治疗的特点,并选取同期妇科正常人群4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性激素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BS)及血脂中总胆固醇(CH)、甘三油脂(TG)变化指标,给予相应的激素治疗法。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与代谢失调的观察组中性激素、空腹血糖及血脂指标变化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前后临床效果变化具有可比性。结论 内分泌与代谢失调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积极地给予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

    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代谢失调药物

    创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附26报告)

    杜中山
    3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创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现腹腔感染1例,切口均Ⅰ期愈合,26例患者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9-17d,平均住院时间为13d;无死亡病例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延迟性脾破裂因症状隐匿易误诊,因其病情变化突然且发展迅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应提高对本病认识,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延迟性脾破裂创伤性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小白菊内酯对人肝癌细胞HepG-2影响的实验研究

    吕艳欣金松郑立红董静...
    3798-3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白菊内酯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效果,为提高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将人肝癌细胞HepG-2分别与培养基+细胞(对照组)、小白菊内酯(小白菊内酯组)、顺铂(顺铂组)、顺铂+小白菊内酯(联合组)融合后检测其细胞凋亡率,记录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联合组肝癌细胞HepG-2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白菊内酯可显著提高顺铂对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率,从而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经化疗治疗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小白菊内酯HepG-2影响效果

    小切口手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刘敏贤
    3799-3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小切口手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在我院的100例(100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行手法小切口手术,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超声乳化法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视力与术后眼压两方面的对比明显,p<0。05;而术后并发症两组相差不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小切口手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相对传统超声乳化方式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小切口高龄白内障超声乳化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治疗特点(附88例报告)

    韩冰
    3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年龄超过60岁的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老年患者88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胸片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X线一般呈现出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痰菌阳性率较高,结核抗体检查结果阳性检出率较低,容易出现误诊漏诊事件。结论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均不具有典型性,对于经对症治疗后依然难以取得突出疗效的老年慢阻肺患者应考虑是否合并肺结核。经综合治疗后合并肺结核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依然能取得突出疗效。

    慢阻肺肺结核感染临床特点

    不同皮肤缝合法在面部清创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关印
    3800-3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的皮肤缝合法在面部清创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面部清创需缝合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清创缝合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皮肤缝合法,对两组不同缝合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对两组患者面部清创术后采用不同皮肤缝合法后的效果进行观察,观察组的良好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良好率(61。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面部清创术后采用皮内缝合法比采用传统皮肤缝合法更为有效,对患者面部美观影响小,值得在面部清创手术后广泛使用。

    面部清创术皮肤缝合法应用效果

    肺结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分析

    蒋胜兰龙智
    3801-3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肺结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来3年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肺结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临床资料,经过复习相关参考文献后,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以及pH值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治疗前对比,心率、pH值以及呼吸频率显著下降,血气显著上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病死率很低。

    肺结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分析

    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国忠孙国建李勇
    3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所有行下肢手术的206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15天均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明确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统计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麻醉方式、血脂情况、血脂情况、是否使用骨水泥等因素的关系,探讨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疑因素。结果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8例,其中发生肺栓塞2例,无死亡病例;高龄(≥65岁)、糖尿病、手术时间长、使用骨水泥等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统计学的相关性(P<0。05)。结论 下肢手术后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可以通过控制某些因素来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