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高原急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探究高原急性肺水肿不同差异个体易感性,总结高危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选取400名受试者分为 A、B 两组,进行高原环境模拟实验。每组各200人,其中 B 组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受试者的症状、体征和肺部 X 线表现,对其进行肺动脉压、血电解质及血气分析和心电图监测。结果:受试者模拟海拔3300米以上的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患病率为1.5%;模拟海拔高原3900米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患病率为3.5%;海拔4500米的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患病率为9.5%。其中身体状况不佳(疲劳、饥饿、免疫力低下、上呼吸道感染)的受试者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患病率29.0%明显高于身体状况良好的受试者6.0%,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高原急性肺水肿的男性患者44人(68.8%),明显高于女性患者20人(31.2%)。结论:海拔高度是发生高原急性肺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疲劳、饥饿、免疫力低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性别均为诱发高原急性肺水肿的重要因素。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侵蚀性葡萄胎误诊为子宫肌瘤导致子宫切除的病患资料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侵蚀性葡萄胎误诊为子宫肌瘤致子宫切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1例病患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表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患者年龄、有无妊娠史、葡萄胎 B 超检查时是否存在特征性表现等均是导致侵蚀性葡萄胎误诊为子宫肌瘤的原因。结论:对于绝经期女性而言,极易产生误诊,因此只有对患者病症进行详细的资料分析,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区分子宫肌瘤与侵蚀性葡萄胎之间的区别才能够作出正确判断,降低误诊发生率。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 Th1、Th2细胞数量和比例的变化,并研究其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是否具有相关性,探讨其T 辅助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1例 MM 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 Th1、Th2细胞的比例并分析比较。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β2-MG 水平。结果:①.II、III 期 MM 患者 Th1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降低,为(8.24±1.25)%、(9.27±0.73)% VS(11.16±0.42)%(均 P<0.05), MM 组间及 I 期与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III 期 MM 患者 Th2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及 I 期降低,为(0.87±0.09)% VS(1.46±0.1)%、(1.7±0.26)%(均 P<0.01),其余组间及与正常对照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III 期 MM 患者 Th1/Th2比值较对照组、I 及 II 期增高,为(11.47±0.75)% VS(8.04±0.41)%、(6.04±1.19)%、(7.68±1.41)%(P<0.05或0.01)。②化疗后复发组 MM 患者 Th1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降低,为(7.99±1.19)% VS(11.16±0.42)%,(P<0.05),其余组间及与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初诊组及化疗后复发组 MM 患者 Th2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及稳定期组降低,为(1.02±0.12)%、(0.73±0.11)% VS(1.46±0.1)%、(1.5±0.22)%(均 P<0.05);初诊组及化疗后复发组 MM 患者 Th1/Th2比值较对照组及化疗后稳定组增高,为(10.75±0.96)%、(11.43±1.25)% VS (8.05±0.41)%、(6.94±1.16)%(均 P<0.05)。③MM 患者 Th2细胞与β2MG 呈负相关(r=-0.376),Th1/Th2比值与其呈正相关(r=0.525)(p<0.05)。结论:MM 患者外周血 T 辅助细胞亚群存在异常,Th1、Th2细胞比例降低及 Th1/Th2比值增高与临床分期、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对指导治疗也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