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月刊

1004-7484

yishi010@163.com

010—52580688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871-009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ournal China Hw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钢丝抽出法治疗屈指深肌腱止点断裂

    周程林丁法明张德志
    8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钢丝抽出法治疗屈指深肌腱止点断裂的方法。方法:总结5例屈指深肌腱 I 区断裂的止点重建方式结果:5例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克氏针断裂、滑出、针孔感染、皮肤坏死等不良后果。结论:本术式为修复屈指深肌腱 I 区断裂的止点重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屈指深肌腱止点断裂克氏针外固定架结合钢丝抽出法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研究

    王新宇
    8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在2009年至2012年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5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的样本,根据资料,所选样本分为两组:A组(埃索美拉唑+西沙比利)与B组(奥美拉唑+西沙比利),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91.55%(65/71),B组总有效率为82.35%(7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相比,埃索美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方面更具优势,且疗效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手段。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

    颈椎椎体旋转在颈椎病影像诊断中的意义

    白纪红王永利张翠兰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椎体旋转与颈椎病的关系。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的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患者30例,统计治疗前后颈椎 CT中椎体旋转角度和症状评分,随机选用健康查体者30例进行比较。结果:颈椎病组和对照组椎体旋转角度有显著性(P<0.05)。颈椎病组治疗前后椎体旋转角度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颈椎病组椎体旋转度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病与上位和下位颈椎体的旋转关系密切。

    颈椎病颈性眩晕椎体旋转螺旋CT

    股骨头坏死患者 CT 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比较研究

    高山
    8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股骨头坏死是骨头缺血性坏死,同时也是非常常见的骨关节方面的病症之一,大多数是由于风湿病、潜水病、烧伤和血液病等病症所引起的,我们要先破坏邻近关节层面组织血液方面的供应,从而造成骨头的坏死,它最主要的症状,是由于间断性疼痛造成了持续性的疼痛,从而引起疼痛引发肌肉性的痉挛,由于我们的关节活动受到严重的限制,导致部分人员严重致残酷。

    股骨头缺血性关节疼痛

    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与 HBV-DNA 含量浅析

    车梦楠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 HBV-DNA 定量检测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58例经我院确诊的乙肝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体内血清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HBV-DNA 含量,比较血清标志物与 HBV-DNA 检测量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组与 HBsAg+/HBeAg+/抗-HBc+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16/16)与95.45%(84/88),HBV-DNA 对数值分别为7.85±2.12拷贝数/ml 和7.08±2.65拷贝数/ml;27例 HBsAg+/HBc +组、85例 HBsAg+/抗-HBe+/抗-HBc+组、11例抗-HBs +/抗 HBe+/抗-HBc +组、8例抗-HBe +/抗-HBc+组、23例抗-HBs+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96%、52.94%、37.50%、27.27%、4.35%;结论:乙肝患者血清 HBV-DNA 阳性率与血清标志物存在相关性;同时进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与 HBV-DNA 定量检测能较准确直接地反应病毒复制程度及传染强度,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DNA

    坦洛新在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的临床应用

    常俊锴耿利娇谢青南侯俊清...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坦洛新在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的协助排石作用。方法:将ESWL治疗后的9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常规行抗感染治疗,口服肾石通丸,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坦洛新。随访观察2周,评估疗效。结果:试验组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排石时间短于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洛新可以明显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后的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排石过程中肾绞痛的发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上段结石坦洛新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陈丽吕芳司玮王国娟...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04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行双侧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同时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并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根据动脉彩超结果分为正常组18例,轻度组24例(B组),中度组32例(C组),重度组30例(D组)。本研究为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①腰椎、股骨骨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与甘油三酯、尿微量白蛋白、空腹C肽、极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相关。②各组间以腰椎骨密度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越重,骨密度下降越明显。

    2型糖尿病骨密度动脉硬化斑块

    小儿龋齿的发病因素及预防

    陈芳方闽宁罗彩容
    8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龋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但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宜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主要从小儿龋齿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这两方面进行论述。

    龋齿发病因素预防

    神经纤维瘤病 II 型1例并文献复习

    张建辉
    90-90,91页

    神经纤维瘤病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血脂及血糖的关系

    陈昱倩
    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Hp 感染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的健康人群中13C 呼气试验检测 Hp 阳性者(A 组)30例,阴性者(B 组)30例。观察两组的血脂及血糖的比较结果。A 组予以抗 Hp 治疗,四周后复查血脂及血糖,观察 Hp 根治者与治疗前血脂及血糖变化的比较结果。结果:1、A 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糖水平明显高于 B 组(P <0.05);两组总胆固醇(CHO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复查 Hp 阴性者27例与治疗前相比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糖(GLU)水平明显降低(P<0.05),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 感染可能引起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糖(GLU)的升高而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升高。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血脂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