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月刊

1004-7484

yishi010@163.com

010—52580688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871-009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ournal China Hw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张芹
    756页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与CT影像学诊断比较研究

    冯照明
    757-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和CT影像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骨科临床收治的70例脊柱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X线影像学和CT影像学的检查结果进行仔细分析.结果:在CT影像检查下可以较清晰的看到脊柱椎体的粉碎骨折情况和椎管的狭窄情况.本研究70例患者中,三柱、二柱以及后柱骨折分别有27例、14例和29例.椎管狭窄程度分布中,0度、Ⅰ度、Ⅱ度以及Ⅲ度椎管狭窄分别有7例、23例、13例和27例.结论:CT影像诊断方法能够较清晰的看到脊柱爆裂骨折患者的具体骨折情况,但是为了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应该联合X线和CT两种方法进行检查.

    脊柱爆裂骨折X线CT影像比较

    诺如病毒检测技术新进展

    雷务年
    758-759页

    子痫前期患者C-反应蛋白的分析

    董海英陈妍华刘诗芳
    759-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85例子痫前期(PE)患者及107例健康孕妇在不同孕期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①孕早期PE患者及健康孕妇的CRP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随着孕周的增加两组的CRP水平升高;③孕晚期PE患者CRP水平高于正常孕晚期孕妇,且重度PE患者高于轻度P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E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显著.

    子痫前期C-反应蛋白(CRP)

    标本的处理对乳汁HBV DNA检测结果的影响

    刘晓许琳婧孙丽萍
    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样本处理方法对乳汁样本中HBV DNA定量结果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病毒DNA的样本前处理方法.方法:4℃冰箱过夜后取中间层乳汁进行检测,以离心后的上清液、上清液浓缩、沉淀3种方法平行检测52份大三阳产妇的乳汁HBV DNA含量.结果:沉淀方法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均P<0.05).与其他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4℃冰箱过夜后取中间层乳汁离心沉淀检测HBVDNA是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FQ-PCRHBVDNA乳汁

    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

    李清生
    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临床诊疗的效果,其可比性、准确性、特异性直接影响到医师的诊断和对相关治疗的评判.并且临床检验的结果不会受到时间和地域的影响,这是医师做出正确诊断所必需的,也是临床检验需要努力的方向.一般的临床检验结果可以通过临床检验参考系统进行溯源,可以增强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本文初步探讨了临床检验参考检测系统和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等问题,总结了相关经验和思路,以期能够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临床检验临床参考测量系统溯源

    血脂检测的体会和分析

    丘栋
    761-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的多样性,高血脂症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表明高血脂是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一般临床血脂检测的项目有: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现就血脂检测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讨论,以提高血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血脂标本抗凝剂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定性及定量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综合应用

    徐红春宫晓荣
    762页

    膀胱癌影像学检查诊断及其鉴别

    叶玉宝
    762-763页

    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功能分析

    宋铁英
    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功能.方法:将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基因转染法转染HepG2细胞,并通过筛选获得稳定的转染Hep-Core细胞,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证实有HCV核心蛋白表达;分离患者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扩增后得到HCV特异性CTL(HCV-CTL),以Hep-Core细胞和HepG2细胞作为靶细胞,运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HCV-CTL的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选择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丙型肝炎组患者HCV-CTL活性为(24.1±4.6)%,正常对照组为(43.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型肝炎组患者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浓度为(961±239) pg/ml,正常对照组为(3125±676)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CTL活性降低,CTL的免疫功能低下与病毒水平和基因型有一定关系.

    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