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月刊

1004-7484

yishi010@163.com

010—52580688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871-009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ournal China Hw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叶品良治疗白睛溢血的特色经验

    王冬梅周文李贞翠刘增光...
    3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睛溢血是指白睛血络破裂,血溢络外的眼疾。目前临床尚无寒邪伤肺这一病机引起白睛溢血的治疗经验的相关报道。笔者导师叶品良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通过辨证论治,拟温肺散血之法,运用麻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寒邪伤肺型白睛溢血,治法严谨,组方灵活,疗效显著。

    白睛溢血成方合用温肺散血

    肿瘤抑制基因XAF1在耐药肺腺癌细胞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Syed Imran Hyder zaidi(王飞)段善州陈勇兵杨文涛...
    38-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XAF1在耐药肺腺癌中的表达,探讨XAF1在肺腺癌耐药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基因治疗耐药肺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和其亲本株A549,通过MTT法测定A549/DDP对顺铂的耐药指数;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两种细胞及凋亡细胞(顺铂作用48h后的A549细胞)中XAF1、XIAP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A549和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分别为5.52±0.12μmol/L、34.96±0.74μmol/L,因此,A549/DDP对顺铂的耐药指数为34.96/5.52=6.33,确定为耐顺铂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RT-PCR结果显示A549/DDP细胞较正常A549细胞XAF1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正常A549细胞组较凋亡细胞XAF1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XIAP mRNA的表达A549/DDP细胞组明显高于凋亡细胞(P<0.01),且A549/DDP细胞组XIAP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A549细胞组(P<0.05),正常A549细胞组XIAP mRNA的表达高于凋亡细胞(P<0.05)。结论:顺铂耐药肺腺癌细胞株中肿瘤抑制基因XAF1表达降低或缺如,XIAP基因表达明显增强,XAF1、XIAP作为凋亡相关基因现已被肯定,XAF1在肺腺癌顺铂耐药过程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人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XIAP相关因子1细胞凋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王海峰程爱娟李阁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和大小便失禁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由于神经元本身再生能力不足及损伤局部缺乏适宜的再生微环境,脊髓损伤的治疗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难题。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干细胞移植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新希望和新方法。目前可供选择的移植细胞类型有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嗅鞘细胞、雪旺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s,BMSCs)和成纤维细胞等,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其强大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取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和低免疫源性等特征而被广泛用于疾病研究及治疗,因此探索BMSCs移植治疗SCI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实验旨在研究BMSCs的不同移植方式对于SCI治疗效果的比较,为临床BMSCs移植治疗SCI寻找一种更有效的移植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脊髓损伤

    CT定点水平位扫描对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的意义

    王强纪晓立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骨与肋软骨骨折是胸部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性损伤,为满足临床早期治疗和及时的司法鉴定需要,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肋骨骨折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平片。X线胸片上大都能够显示肋骨骨折,但是肋软骨骨折、“柳枝骨折”、骨折无错位或肋骨中段骨折等在X线胸片难以发现,易漏、误诊。螺旋CT的定位水平扫描为肋骨骨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客观检查手段。CT轴位扫描,具有不受部位厚薄、组织重叠、体位及投照条件的限制等优点,可以显示一些平片漏诊的骨折病例。但是由于受扫描层厚、层距、切面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常有漏诊发生。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0例计46根隐匿性肋骨骨折,经胸部正斜位平片、胸部CT轴位扫描,拟诊为骨折可能,行肋骨定点水平位CT平扫。比较其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旨在降低漏诊率以达到更好的为临床提供准确而可靠的诊断依据。

    肋骨骨折螺旋CT水平位扫描诊断

    陪伴生产对经阴道生产孕妇分娩的影响

    王咏梅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陪伴生产对经阴道生产孕妇分娩情况的影响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纳入的无剖宫产指征的正常分娩孕妇83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82例。研究组采用亲属陪伴生产,对照组采用非陪伴生产,比较两组患者分娩过程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程,中途转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等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产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10.625,P<0.01),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1.53,P<0.01),产时显著短于对照组(t=19.527,p<0.01),中途转剖宫产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7.62,P<0.01)。研究组产儿宫内窘迫及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轻度窒息率及重度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陪伴生产对保证母婴安全健康、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对大部分初产妇经阴道生产是适宜的。

    陪伴生产经阴道分娩

    普通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及其生物特性研究

    吴春朋张潜方宁刘金伟...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从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标化流程,并探讨BMMSCs生物学特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剪取2~3周龄SD大鼠两侧完整股骨,采用D-PBS冲洗骨髓腔,含骨髓细胞的洗脱液经离心后收集细胞沉淀,用含10%FBS的LG-DMEM,于37C、5%CO2、饱和湿度环境下进行BMMSCs原代培养,每2 d换液1次,同时洗脱未贴壁的血细胞;当BMMSCs生长汇合度达60%~70%时,按2~5×105/ml细胞密度进行传代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第3代BMMSCs进行CD45、CD29和CD90表型分子检查。结果:分离纯化的BMMSCs具有典型MSCs特征,高表达CD90和CD29,不表达CD45;结论:表明普通贴壁法成功分离培养了具有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特征的大鼠BMMSCs

    间充质干细胞大鼠

    HPLC法测定孕育丹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肖亚聪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以孕育丹为研究对象,对制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孕育丹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样品用25%甲醇超声提取;以C18柱(250mm×4.6mm,5μm)为固定相;甲醇-乙腈-0.7%磷酸溶液(26∶2∶7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403nm;柱温:25℃。方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获良好分离,在0.013~0.130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4%, RSD为1.06%。所建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孕育丹的质量控制。

    孕育丹红花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效液相色谱法

    15例脊柱转移瘤影像及临床分析

    徐定华
    4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脊柱转移瘤的CT影像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15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累及21节椎体、4处椎弓根、3处棘突与横突、1例肱骨、1例胸;12例表现为溶骨性破坏;2例为混合性骨破坏;1例成骨性破坏。结论:脊柱转移瘤好发脊柱椎体,目前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主要方法是采用CT检查。

    脊柱转移瘤影像

    抑癌基因PTEN和VEGF-C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宋思幽吴英杰
    4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表皮生长因子VEGF-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00例石蜡包埋宫颈病变组织,其中30例SCC组织,CINI、 CINII.、CINIII级组织分别为25、15、10,慢性宫颈炎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和VEGF-C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差异的意义。结果: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I、CINII.、CINIII、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92.03%、73.31%、40.02%、36.66%,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VEGF-C在SCC中阳性表达最强,在CIN和宫颈炎组织内依次降低,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及CIN中PTEN和VEGF-C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388,P<0.01)。结论: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及临床分期相关。在CIN及SCC中存在PTEN减少或缺失及VEGF-C表达的上调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抑癌基因PTENVEGF-C宫颈癌免疫组化

    EGF/Gastrin联用促进胰岛新生作用机制初探

    于海英倪劲松
    49-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EGF/Gastrin联用促进胰岛新生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er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55mg.kg-1)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EGF/Gastrin联用治疗组。EGF(1μg.kg-1)/Gastrin(3μg.kg-1)每日一次,连续14日。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血清Insulin及C肽等生化指标;进行HE染色、Insulin和PDX-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EGF/Gastrin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血清Insulin和C肽含量、胰岛β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EGF/Gastrin联用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并使血清Insulin 和C肽含量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增多、功能得到改善。EGF/Gastrin联用能够增强胰岛PDX-1的表达,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有关。

    EGFGastrin胰岛新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