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月刊

1004-7484

yishi010@163.com

010—52580688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871-009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ournal China Hw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ICU护士生存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3560-3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ICU护士生存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河南省ICU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六期学员中随机抽取两期共51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护士工作压力量表。结果:ICU 护士生存质量各领域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压力、收入、文化程度是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ICU护士生存质量不容乐观,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改善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生存质量工作压力

    麻醉护理在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3561-3561,3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的医学界,麻醉服务已经获得了广泛发展。麻醉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医院已经被列为一级学科。在临床上面,麻醉师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麻醉需求。麻醉护士应运而生,他们通过进行麻醉、疼痛治疗等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治疗水平。本文对麻醉中的麻醉护理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为麻醉护理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麻醉护理发展效果

    观察应急检验在药品安全事件中应用方式以及方法

    3562-3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观察应急检验的相关内容,主要讨论了观察应急检验在药品安全管理和安全事件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观察应急检验在药品安全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观察应急检验药品安全事件应用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

    3563-3563,3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05月~2013年05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74例,根据就诊时间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应用传统张力修补手术方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统计。结果:临床分析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在手术时间(40.6±18.5min)、住院时间(4.2±1.1d)、术后下地活动时间(20.9±8.5h)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0%)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67.5±26.9min,7.8±2.1d,84.3±20.6h,78.38%),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临床疗效

    谈婴幼儿消化不良腹泻的饮食调节

    3563-3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饮食调节对婴幼儿消化不良腹泻疾病过程发展与转归的影响。方法:观察300例不同类型婴幼儿消化不良腹泻的病程和痊愈与否,与饮食的关系。结果:总结出对不同类型婴幼儿消化不良腹泻饮食调节的办法及注意点。结论:饮食调节对婴幼儿消化不良腹泻的治疗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婴幼儿消化不良腹泻饮食调节限食禁食

    与大肠癌相关的PCNA的研究进展

    3564-3564页

    大肠癌PCNA研究进展

    维生素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研究及临床指导意义

    3564-3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0名,作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采血液样本采集,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人员血清中的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PL)水平,用ELISA检测法检测两组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的水平,然后对两组测定的各种元素水平进行比较,对两组人员维生素D的不足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清中的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PL)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维生素D不足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的水平,维生素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D可能参与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但是具体作用过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

    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系统性红斑狼疮缺乏

    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3565-3565,3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与单纯全麻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7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37)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n=37)。结果:B组T2、T3、T4即刻HR、SBP、MAP均显著低于A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快于A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拔管后VAS评分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A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机体应激反应较单纯全麻轻,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全麻复合硬膜外单纯全麻疗效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部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3566-3566,3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于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4月~2013年9月接受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并确诊为胸部疾病患者142例,对照常规CT与螺旋CT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常规CT诊断肺癌、孤立肺结节、支气管扩张、合计符合率80.67%、73.33%、76.67%、85.21%,螺旋CT为96.77%、93.33%、100.00%、9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大血管病变诊断符合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诊断胸部病变效用显著,成像技术针对性强,于病灶筛查、定性诊断、病情判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胸部疾病诊断

    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3566-3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腮腺肿瘤诊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患者的超声结果以及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观察良恶性腮腺肿瘤的形态、血供、边界、包膜等情况。结果:93例腮腺肿瘤中,良性68例,恶性25例。良恶性肿瘤声像学比较在形态、包膜、边界方面有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腮腺肿瘤的Ⅱ~Ⅲ级血流强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腮腺肿瘤良恶性的判断,可以为临床医生在临床上鉴别腮腺肿瘤的良恶性提供参考。

    超声腮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