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月刊

1004-7484

yishi010@163.com

010—52580688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871-009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ournal China Hw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难治性高血压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廖俊林
    4706-4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与体重指数(BM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脂类、血糖(Glu)、胰岛素(Ins)等危险因素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35例高血压患者及81例正常人进行血压、体重指数(BMI)的测定,并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中空腹Glu、ACE、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餐后2h 血糖,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空腹和餐后2h 胰岛素(Ins)。结果:空腹 ACE、Glu、Ins 及空腹TG、LDL和BMI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其显著性更为明显。结论:高血压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间有许多共同的发病条件。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

    成都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2011年至2013年预防接种论证分析

    龙文彬卢秀珍张同英
    4707-4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成都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2011年至2013年预防接种,评估预防接种成效及注意事项。对象方法:统计列表叁年儿童的预防接种人数及次数,接种期内的不良反应儿童,论证探讨儿童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善意见。结果:持证儿童的“五苗”合格接种率都大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未发生严重副反应。

    预防接种疫苗副反应

    常见毒性中药中毒机制分析及炮制后减毒机理探讨

    刘国祥
    4708-4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常见毒性中药中毒机制分析及炮制后减毒机理,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的临床资料和研究结果,分析常见毒性中药中毒机制及炮制后减毒机理。结果:常见毒性中药川乌、马钱子、蟾酥、苦杏仁、苍耳子、朱砂等,通过对其中毒机制的研究和炮制减毒机理的研究,可以通过炒制、蒸煮燀、水飞等炮制方法,显著降低其毒性。结论:恰当的炮制可以显著降低毒性中药的毒副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毒性中药中毒机制炮制减毒机理

    促宫颈成熟方法的探讨

    谈维花
    4708-4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成熟度是决定引产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宫颈不成熟,引产往往不易成功。宫颈成熟者,绝大多数能阴道分娩。因此,引产前检查宫颈,了解宫颈状态,对预测引产的效果有帮助。宫颈成熟是引产成功的前提条件,本文综述并探讨了各种促宫颈成熟的方法。

    促宫颈成熟评价方法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郭建新
    4709-4709,4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为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40例,因治疗方案差异分组,2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2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非锁定支持钢板治治疗,统计两种骨折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效果为优、良、可、差的例数分别为15例、4例、1例、0例,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0%,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0%,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效果满意,锁定加压接骨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锁定加压接骨板骨折作用

    维持性透析并发胸腔积液121例临床分析

    宋红雨
    4710-4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积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胸腔积液患者,39例患者由于胸膜腔及临近脏器组织炎症所致,35例患者由于水钠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24例患者由于低蛋白血症所致,15例患者由于肝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胸腔内出血所致,6例患者为肿瘤性胸腔积液,2例患者为特发性胸腔积液。②针对不同病因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除肿瘤性胸腔积液、特发性胸腔积液以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均得到有效缓解或治愈。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针对病因疗法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案。

    维持性血液透析胸腔积液慢性肾功能衰竭

    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预后分析

    董新
    4710-4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预后。方法:对5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型和B型血沉、C-反应蛋白、高血压、低血压、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及存活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型白细胞数、心率均明显高于B型,A型吸烟和饮酒患者明显少于B型, A型胸腔积液和死亡患者明显多于B型,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个月,随访率为91.23%(52/57),3例A型患者需行外科人造血管置换手术进行治疗,1例B型患者需应用血管内带膜支架进行治疗。结论:stanford A型患者相对于B型患者预后较差,故采取积极有效地诊断及合理治疗措施可使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预后

    150例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分析

    林常芳
    4711-4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顺产、难产、剖宫产等不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的150例初产妇(观察组)与采用普通分娩方式的150例初产妇进行不同方式分娩结局的比较;对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的103例的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与采用普通分娩方式经阴分娩的82例初产妇比较。结果:通过比较,导乐陪伴分娩比普通分娩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数量增加,剖腹产数量减少。结论:实施导乐陪伴分娩可以增加顺产分娩的数量,降低剖宫产数量,进而提高产科质量,丰富和拓展了护理服务,提升了护士责任感,。

    导乐陪伴分娩顺产难产剖宫产

    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李飞张荣霞
    4712-4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快速血糖检测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血糖检测的患者300例,均进行两种仪器进行血糖检测,其中,快速血糖分析仪采用末梢血进行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血清血糖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的检测差异。结论: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为(9.17±4.08)mmol/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为(10.28±3.17)mmol/L。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检测仪存在各自优点,如快速血糖仪操作简便、检测迅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范围略高,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医护人员可根据临时情况选择出适合的检测方法。

    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对比分析

    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观察分析

    陈春荣
    4712-4712,4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进行观察,总结临床特点同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10-2012年的36例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观察表明36例患者发病平均年龄13.3月,发作范围为全身性发作,持续时间短,大多不超过5分钟,发作间期患者脑电图、血生化、脑CT检查结果均正常,36例患者均无癫痫和热性惊厥家族史。结论:通过对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以及分析,可以看出轮状病毒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具有冬春季节常见、发作病程短、患者预后效果好的特点。

    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良性惊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