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月刊

1004-7484

yishi010@163.com

010—52580688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871-009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ournal China Hw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循证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黄桑赖开兰
    7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急诊科于2011年5月起引入循证护理在急诊护理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结果:急诊科的病人满意度、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达标率、护理队伍急救水平的提高、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拓宽其理性思维能力及实习生提出问题和查阅文献能力的提高明显高于使用循证护理前。结论:循证护理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急诊护理现状,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提高,推动急诊护理的发展。

    循证护理急诊护理

    兰茂养生治病学术思想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姜毅
    7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云南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兰茂养生治病的学术思想。从“五脏调养重在脾肾,治未病”以养生来指导肿瘤的预防;以“四诊合参,三因制宜”来指导肿瘤的诊治及立法。

    兰茂肿瘤防治养生治病学术思想

    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的关系

    蒋兴兰刘媛媛曹娟娟
    7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有相通之处,阐述了循证护理对中医辨证施护的影响。循证护理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可以使中医辨证施护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中医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中医护理科研工作的发展。

    循证护理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现状思考

    蒋小明
    78-78页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与展望

    李芳清赵晓燕
    7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是以医院现有的HIS系统为基础,是以移动手提电脑设备为硬件,配合无线局域网络技术,实现HIS在病房的扩张与延伸的床旁工作终端系统[1]。该系统通过借助平板电脑和扫描仪以及患者专用腕带实现了护理模式的革命,能够提高病房护理工作效率,确保护理信息采集的实时性,提高护理质量[2]。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平板电脑扫描枪

    湿性换药在我院门诊换药室的应用展望

    库尔班尼沙·塔依尔玛依拉·阿布都热依木
    79-79页

    甲氨蝶呤联合缩宫灵治疗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20例疗效观察

    李芳英
    8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缩宫灵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患者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缩宫灵。比较2组患者成功率,出血时间,住院时间,清宫率,β-HCG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显高于对照组,清宫率、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β-HCG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缩宫灵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安全、可靠、简单、经济。

    甲氨蝶呤缩宫灵剖宫产瘢痕妊娠局部注射

    我国疟疾流行形势、防治体系、相关防治政策以及干预项目

    李旭美
    80-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疟疾作为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和传染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疟疾的流行形势、防治体系、防治政策以及相关的干预项目,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疟疾防治体系防治政策

    重症中暑的护理进展

    李玉芯
    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重症中暑的救治和预防。进行合理的预防是避免中暑的重要措施,综合救治能够提高中暑患者的生存率。总结重症中暑昏迷病人救治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从实践中体会到,对重度中暑病人,应及早采取迅速有效的降温措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积极给予支持疗法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同时加强体温、循环、呼吸等各系统功能监护,为抢救及时捕捉信息,做好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重症中暑抢救护理

    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效果的研究进展

    林晓虹张宪宾和会宁林晓丹...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恢复康复效果的研究。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精神科护理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治疗技能训练,效果评定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及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结果:行为治疗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SSPI评分、SANS评分、NOSIE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行为治疗训练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使其行为转变为正常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