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2917135;52917136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邮局84-168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囊性肾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丁伟姜一
    116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加深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证实的囊性肾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 18例均表现为囊壁厚度不均匀,其中16例可见壁结节,3例可见斑点状钙化;8例为多房囊性占位,10例为单房囊性占位.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良好的显示囊性肾癌的囊壁及分隔厚薄和附壁结节、钙化、囊液密度、病灶与肾组织分界,有助于囊性肾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囊性肾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夏传峰
    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9月收治的45例已经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进行低剂量30mA螺旋CT扫描.对照组患者采取X线胸片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和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诊断率高达92.1%,对照组患者诊断率为73%.讨论:低剂量的螺旋CT扫描可以替代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并且明显高于X线胸片检查,因此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低剂量螺旋CT肺结核临床诊断

    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血栓栓塞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陈茂才
    1167-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D-二聚体检测法对于学会算栓塞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血栓栓塞疾病患者191例,其中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CI组,39例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DVT组,74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AMI组,选择同期同龄健康人80例为对照组,采用VIDS DD与ELISA分别测定4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 ELISA与VIDAS DD法对4组血清D-二聚体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病例组的D-二聚体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 <0.05);DVT的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ACI组以及AMI组(P<0.05).结论 检测血D-二聚体含量有利于早期准确诊断血栓栓塞疾病,VIDS DD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优点,可用于小样本检测;ELISA法的检测准确性较好,可用于大样本测定.

    D-二聚体血栓栓塞临床诊断

    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

    张小林
    1168-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61例,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多层CT直接征象中,环形增厚患者27例,新月形增厚的患者34例;间接征象中,17例患者出现钙化内移的间接征象,16例可见穿透性溃疡征,21例呈动脉粥样硬化性的改变,14例内膜渗漏;并发症发生情况中,11例主动脉夹层,36例胸腔积液,14例心包积液.结论 MSCT诊断主动脉壁间血肿,能够将壁间血肿征象、并发症清晰的显示出来,同时,还能对其结局进行预测,为其临床整治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和指导.

    多层螺旋CT主动脉壁间血肿影像诊断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分析

    曹伟光
    1169-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的CT影像学显示以及诊断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观察组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对照组为单纯肺结核患者.对两组患者采用CT影像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肺部CT影像资料、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方法.结果 观察组60例患者通过CT影像资料分析有45例患者出现结合病变,占75.0%.观察组6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病灶发生在上叶,21例患者病灶发生在中叶,11例患者病灶发生在下叶.对照组60例患者有39例患者病灶发生在上叶,2例患者病灶发生在中叶,19例患者病灶发生在下叶.两组患者病灶发生部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CT影像以及诊断方法和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两种疾病互有不利影响,但是并不影像CT影像学的检查结果,采用CT影像资料有利诊断病情,有利于及时治疗.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肺结核CT影像分析

    超声积分法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

    吴建明
    1170-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积分法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8例乳腺实性肿块患者手术病例资料,以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对比分析超声积分法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中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28例手术病例中良性肿块62例,恶性有66例.采用超声积分法以ROC曲线鉴别良、恶性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最高,特异性为90.63%(116/128),灵敏度为85.16%(109/128),与手术病检比较,符合率为引.2%.恶性肿块的积分值比良性肿块积分值高.超声总积分在乳腺良性、恶性肿块中有差异(P<0.05).结论 超声积分法对乳腺肿块实性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中进行量化分析,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乳腺肿块超声积分法鉴别

    脑脊液EMA和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

    杨树帜
    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脊液EMA和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运用常规脑脊液细胞学和免疫细胞将MC患者14例的20份脑脊液标本进行化学检查,通过对比这两种检查办法的阳性率.结果 4例第一次脑脊液检查阳性者常规脑脊液细胞学,10例抗癌胚抗原(CEA),10例抗上皮膜抗原(EMA)免疫细胞化学;42.86%(9/20)的总阳性率常规脑脊液细胞学,80.95%(17/20)的抗CEA免疫细胞化学和85.71%(18/20)抗EMA免疫细胞化学.结论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的敏感性低于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能够把MC患者的早期确诊率有效提高.

    脑脊液EMACEA免疫细胞脑膜癌病诊断价值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比较

    崔育红
    1171-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妇产科2012-2013年收治的68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34例采用阴道B超诊断,对照组34例采用腹部B超诊断,比较和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经病理学确诊32例,B超诊断符合率为94.2%;对照组经病理学确诊28例,腹部B超诊断符合率为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的诊断过程中,采用阴道B超诊断,相对于腹部B超来说,诊断准确率更高,并能够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部B超阴道B超异位妊娠

    50例尿液潜血检验临床的临床分析

    王娅芳
    1172-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本院门诊部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50例,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以及尿沉渣显微镜的检查,并从一般资料、检验方法以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检验后,显微镜阳性率68.0%,低于尿液分析仪阳性率88.0%,比较具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液分析仪对尿潜血进行检验时,需综合考虑其影响因素,确保检出的质量.、为进一步提升结果检出率,可两种检验方法联合使用.

    尿液潜血检验临床分析

    腹部彩超在胃部疾病诊断的应用观察分析

    王慧
    1173-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腹部彩超应用于胃部疾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探讨其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胃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对照组采用胃镜检查,对研究组采用腹部彩超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腹部彩超的准确性优于胃镜,且具有诊断无任何痛苦、快速等优势.结论 腹部彩超具有强大的显示功能,有效评价患者的病情发展.

    腹部彩超胃部疾病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