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2917135;52917136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邮局84-168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102例临床治疗体会

    陈赪
    1996-1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10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苏醒总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时,加用纳洛酮与依达拉奉,对缩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临床治疗

    上肢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

    常文明
    1997-1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上肢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方法选择我院上肢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40例,进行临床康复治疗,并对患者治疗3个月后关节活动疼痛范围、主要肌群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关节活动范围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改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肌力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我感觉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上肢疼痛程度、活动范围、主要肌群肌力以及患者生活活动能力,为病人及家属解除病痛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

    上肢骨折软组织损伤功能障碍

    老年急腹症患者的相关因素及外科治疗

    陈元清
    1998-1998,1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目前在老年人当中日趋增多的急腹症患者的主要相关因素,以及在我院使用外科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0年9月到2013年7月接受本院外科治疗的200例急腹症的老年患者,进行详细分析和定期的回访调查。结果在此期间,200例的急腹症的老年患者,其中185例在转入急诊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6例进行保守治疗,9例因术后多项并发症的原因导致死亡;急腹症是一种病情变极其容易化多端的病症,严重缺乏急腹症症状表现极为典型的临床患者,同时急腹症老年患者中大多都存在多样式的其他并发症,这样导致医师难以对病情症状进行正确诊断。结论我院外科部根据详细的数据研究分析、制定出完合理、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从而有效提高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老年人因急腹症引发的各种死亡现象率。

    老年急腹症外科治疗因素

    蓝氧治疗阴道炎疗效的临床观察

    杨延蓉
    1999-1999页

    蓝氧阴道炎疗效临床观察

    流行性出血热并精神障碍一例

    张宇红
    2000-2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并精神障碍一例进行分析并探讨,病者因发热伴恶心、腰痛、腹泻一周,患者发热,每天夜间明显,体温39度以上,恶心、呕吐、进食少,病后在当地医院治疗,近3天尿少,不足500毫升,既往一直在湖边工棚居住,否认有其它病史。

    流行性出血热精神障

    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

    席衡
    2000-2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治疗方式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的患者40例,其中20例患者采用传统保守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20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开腹手术治疗方式可有效的提高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较少,疗效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开服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45例临床诊治分析

    吕艳琼
    2001-2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接受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的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抗生素进行临床治疗,其中22例患者按经验用药原则给予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23例患者在经验用药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给药,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 SPSS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经验用药的基础上,结合病原学检查结果使用抗生素进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经验用药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部疾病

    白海潮
    2002-2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分析腹腔镜辅助进行小切口手术的适用范围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胸部疾病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观察组则采取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评价指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也显著占优,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来治疗胸部疾病,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值得进行推广。

    腹腔镜小切口手术胸部疾病探究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胸痛节律观察

    刘彩云
    2003-2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胸痛节律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UAP患者,按照胸痛发作的时间分为4个时间段,分别为00:00-06:00、07:00-12:00、13:00-18:00和19:00-24:00。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痛发作高峰期时间段为07:00-12:00,根据年龄和既往病史分析也有相同的发作时间分布规律。结论 UAP发作具有明显的节律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痛节律性

    探讨严重创伤病人的临床特征及抢救方法

    张林海
    2004-2004,20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病人的临床特征及抢救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53例严重创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急救及护理,抢救脱险46例(86.8%),死亡7例(13.2%),有效抢救时间为30-90min,平均(49.5±2.1) min。结论在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制定个体化的急救方案,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严重创伤临床特征抢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