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2917135;52917136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邮局84-168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年胃癌患者90例临床治疗研究

    李淑英
    2490-2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青年胃癌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2年住院治疗的190例胃癌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90例,老年组100例,两组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以低分化腺癌多见,占46.3%,粘液腺癌占21.0%.青年组有报警症状65例,占72.2%;老年组90例,占90.0%;老年组比例较青年组升高17.8%.对比两组预后情况,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老年组优于青年组.结论 青年胃癌无特异性症状、高恶度,经积极治疗青年胃癌预后并非差于老年胃癌.

    胃癌青年性老年性临床特点及疗效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周围神经损害临床研究

    李晶
    2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2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检查方法.结果 42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周围神经受损症状、锥体束和脊髓后索,其中有31名患者经电生理检查均有异常,7名患者合并有精神症状,23名患者血清维生素B12降低,经外周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有24名患者贫血,对所有患者实施规范维生素B12治疗,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表现有很多,因此在诊治过程中必须要借助相关检查手段全面、详细的检查,早期补充维生素B12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周围神经受损临床特点转归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及治疗

    李国栋崔立川谢允海
    2491-2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成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360例食管癌行开胸手术患者,其中12例术后发生乳糜胸,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57±4岁(48-68岁).结果 共入组12例患者,先予保守治疗,有7例治愈,5例行二次开胸手术治疗,均治愈,且术后半年随访无再发乳糜胸.结论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患者诊断及治疗要积极,首选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5天以上无效,乳糜量仍> 500-700ml/L者应及时手术.

    食管癌乳糜胸保守治疗二次开胸

    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措施

    陆任林
    2492-2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研究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63例进行研究,统计所有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资料,分析真菌感染诱发因素、真菌类型,针对不同的真菌类型给予治疗.结果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9例(46.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5例(23.8%);长期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是主要的诱因,分别占到90.5%和50.8%;63例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之后,治愈32例,好转27例,无效4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3.7%.结论 真菌感染除了与年龄、基础疾病有关之外,还与长期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有关,要根据感染真菌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

    肺部真菌感染呼吸内科治疗

    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侯云鹏
    2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生存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发热、出血、肝脾肿大以及贫血等,进行随访,发现50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完全缓解,曲线生存率分析可知,患者第一年的无事件生存率为70%,第二年为60%,第三年为50%.结论 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为出血,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其他药物的方法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可降低死亡率,获取满意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外周血WBC计数和幼稚细胞的比例进行分析,可掌握到临床预后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化疗方案,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特点预后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临床相关性探讨

    刘艳伟
    2494-2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就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临床相关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近两年我院所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150例,全部病患均实施静息同步12导联心电图、超声图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测定,对病患左室重量指数各指标实施监测.结果 相对于左心室正常的病患而言,左心室肥厚者的左室重量指数的水平明显要高,二者之间的差异极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左心室肥厚高级室性与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16.7%和73.3%,其明显比左心室正常者高,二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中,复杂性心律失常和左室肥厚程度、左房肥大合并之间成规律关系.

    高血压左室肥厚心律失常临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表型急性加重期临床特征分析

    刘道中
    2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表型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我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另外肺急性加重期50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探讨治疗的有效方法.结果 很多种炎症介质都可以可作炎性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等,但急性加重期患者的CRP均明显升高.结论 患者血清CRP水平是急性加重期的特异性敏感指标,血清CRP明显升高也指示存在严重细菌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临床特征

    无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林伟
    2495-2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无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成典型胸痛组和无典型胸痛组,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在无典型胸痛组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为51.4%,糖尿病比例为37.1%;无典型胸痛组患者多部位梗死和肺ST段抬高梗死率要明显高于典型胸痛组;典型胸痛组并发症发生率100%,典型胸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5%,无典型胸痛组死亡率为17.1%,典型胸痛组死亡率为11.7%.结论 无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症和并发症多,且治疗效果差.

    典型胸痛心肌梗死并发症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BNP水平临床应用意义

    曲德君
    2496-2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观察BNP水平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35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收治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BNP水平、LVEF水平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检查发现,研究组患者BNP水平较对照组高,LVEF水平较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临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NP水平明显降低,而LVEF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进行检测,能够为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BNP水平

    骨折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王小清刘贺国
    2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骨折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63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ISS分)将其分为A(得分低于16分)、B两组(得分大于或等于16分),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hg)、大血小板比例(PLC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平均动脉压(MAP)、生存概率(PS)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骨折创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对患者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血常规以及血压进行相应的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为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利条件,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对其预后情况给予有效地改善.

    创伤严重度评分骨折患者相关因素实验室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