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2917135;52917136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邮局84-168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引流方式在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比较研究

    赵祥
    2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评价两种不同引流方式在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72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负压引流,观察组患者同时实行负压引流和弹力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总引流量和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负压引流的基础上应用弹力加压包扎能够有效的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减少引流量和缩短拔管时间,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引流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下积液

    肺炎性假瘤——附16例临床与病理诊断

    万辉
    2513-2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熟悉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形态学特征,掌握诊断标准与分型,减少肺炎性假瘤的误诊.方法 选取我院2000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16例肺炎性假瘤手术标本,经固定、脱水、常规切片、HiE染色制片,光镜诊断.结果 16例肺炎性假瘤中,硬化性血管瘤型8例,浆细胞肉芽肿型4例,假性淋巴瘤型2例,组织细胞瘤型2例.结论 肺炎性假瘤为肺内局限性病变,非弥漫性病变,以炎性肉芽肿为本病的形态学基础,伴有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发病变形成的肿块,肺门淋巴结无肿大,分4个亚型.

    肺炎性假瘤肉芽肿鉴别诊断

    乳腺癌根治术全麻应用喉罩或气管插管的比较研究

    田晓涛张宪宦
    2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全麻应用喉罩或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数字表法将2010年4月——2013年4月行乳腺癌根治术全麻患者84例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观察组应用喉罩,比较两组应用气管插管或喉罩后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应用喉罩后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明显的少于应用气管插管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咽喉疼痛、呛咳和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全麻应用喉罩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具有较轻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且并发症少的优势,实用性和安全性高.

    乳腺癌根治术全麻喉罩气管插管

    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陈建彬肖志波
    2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共80例,观察患者入院6d后,有无发生ALI进行分组,对近期预后指标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80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中,观察组40例(急性期发生ALI),对照组40例(未发生ALI).无论是在急性期死亡率、CT中线移位例数、还是在植物状态例数以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较差,临床经过凶险.

    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临床经过

    纤维乳腺导管镜应用于乳头溢液诊治研究

    陈贵平陈军
    2515-2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乳头溢液利用纤维乳腺导管镜进行诊治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曾收治的40例乳头溢液患者,利用纤维乳腺导管镜对疾病的病因进行检查诊断,并且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在这40例患者中,8例患者为单纯乳管扩张,所占比例为20.0%,有10例患者为乳管炎,所占比例为25.0%,有12例患者为乳管内乳头状瘤,所占比例为30.0%,有7例患者为乳腺导管侵润癌,所占比例为17.5%,另外3例患者无异常表现,所占比例为7.5%.所有患者在完成检查之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经过治疗之后,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 乳头溢液患者,利用纤维乳腺导管镜进行检查,能够准确查明病因,具有直接、安全、有效等优点,能够早期发现乳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漏诊,在临床医学上有重要以及意义,能够为乳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纤维乳腺导管乳头溢液临床价值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震罗旭
    2516-2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腹腔镜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早期结肠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结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早期结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予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60例予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同时对患者随访观察,以死亡为终点,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和五年生存率差异.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5±13.8ml、162.4±18.7min、7.1±1.2d,而对照组对应值分别为103±22.1ml、154.0±16.9min、13.6±2.5d,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分析发现,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2.5%、75.8%,而对照组分别为10.4、77.2%;两组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五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结肠癌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且不影响总体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腹腔镜根治术开腹手术早期结肠癌

    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隔离防护研究

    王继斌
    2517-2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隔离防护措施.方法 将我中心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期间流行病个案调查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年龄7-78岁;男性45例、女性31例;输入性(县外感染或发病)病例22例、本地病例54例;潜伏期1-7d;首发症状以咳嗽、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头痛、肌肉痛较常见.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多数患者合并低钾血症.经隔离防护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未发生医护人员、院内其他患者感染及感染.结论 甲型H1N1流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男性略多于女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为主,疫情可能由早期输入病例转为本地病例流行,二级防护可有效预防传染.

    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隔离防护

    手屈指肌腱修复术后两种康复方案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刘明郑永超毛可玮
    2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手屈指肌腱修复术后两种康复方案的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康复的水平.方法 从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手屈指肌腱修复术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共74指,并且将患者病例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28例36指,观察组28例38指.所有的患者均采用物理和常规性的药物治疗,但观察组在手术后采用了Duran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的是Kleinert方案.术后8个星期后进行独立性和主动活动度的测定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TAM评分中优的占14例19指,良的占7例10指,中占5例6指,差的占2例3指,优秀率为76.32%.而对照组评分中优占12例17指,良占9例11指,中占4例5指,差占3例3指,优秀率占77.78%.两组患者病例的数据统计上无统计学研究价值(P>0.05).结论 对于手屈指肌腱损伤手术后必须要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避免出现粘连和再断裂等状况,采用Duran康复方案跟Kleinert康复方案都可以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手屈指肌腱Kleinert康复方案Duran康复方案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分析

    张红春
    2518-2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酚妥拉明和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54例,按1:1比例分成实验组27例(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地高辛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59.3%,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小儿重症肺炎心衰酚妥拉明多巴胺临床效果

    156例新生儿窒息临床治疗观察

    秦丽
    2519-2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156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处理,实验组同时接受二磷酸果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 二磷酸果糖用于治疗新生儿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今后可将其在临床推广应用.

    新生儿窒息二磷酸果糖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