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陆大祥

月刊

1000-4718

obsbjb@jnu.edu.cn

020-85220269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化氢通过激活Akt抑制铁死亡减轻ox-H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王燕霞吴泽凡易琪龙刘宁雅...
    961-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氧化高密度脂蛋白(ox-H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铁死亡及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用200 mg/L ox-HDL、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蛋白激酶B(PKB/Akt)激动剂SC79、Akt抑制剂MK-2206 2HCl(MK)和/或H2S处理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铁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铁离子含量,单核细胞黏附实验检测单核细胞黏附到内皮细胞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HDL组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蛋白表达升高1.45倍(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降低29.79%(P<0.05),ROS水平和铁离子含量分别升高4.81倍和1.40倍(P<0.01),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45.65%和41.68%(P<0.01),内皮细胞功能相关蛋白IL-6、ICAM-1和TNF-α表达分别升高1.18倍、1.24倍和1.41倍(P<0.05),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下降35.24%(P<0.01),与单核细胞的黏附作用升高3.43倍(P<0.01).与ox-HDL组相比,ox-HDL+H2S组内皮细胞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降低22.32%(P<0.05),GPX4增加1.27倍(P<0.01),p-Akt/Akt比值增加1.52倍(P<0.01);荧光显微镜结果表明ROS表达降低50.35%(P<0.01);IL-6、ICAM-1和TNF-α蛋白表达分别降低13.34%、9.83%和13.46%(P<0.05),eNOS升高1.22倍(P<0.01),单核细胞黏附数量降低59.05%(P<0.01).与ox-HDL组相比,ox-HDL+SC79组GPX4蛋白表达升高1.49倍(P<0.01),ACSL4表达降低20.72%,ROS和铁离子含量分别降低59.31%和23.85%(P<0.05).与ox-HDL+H2S组相比,ox-HDL+H2S+MK组GPX4蛋白表达降低21.28%,ACSL4蛋白表达增加1.16倍(P<0.05).结论:H2S通过激活Akt抑制ox-HDL诱导的HUVECs铁死亡,从而减轻其功能损伤.

    硫化氢氧化高密度脂蛋白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铁死亡PI3K/Akt信号通路

    PCK1对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

    张黎王嘉方世正张钟健...
    971-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CK1)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30 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小鼠VSMCs增殖和迁移,将小鼠VSMCs分为溶剂对照(vehicle)组和PDGF-BB组,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CK1表达水平的变化.使用小鼠Pck1 siRNA(si Pck1)转染小鼠VSMCs沉默PCK1表达,将VSMCs分为vehicle组、si Pck1+vehicle组、PDGF-BB组和si Pck1+PDGF-BB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变化.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rp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lenti-Drp1)转染VSMCs使DRP1过表达,将小鼠VSMCs分为PDGF-BB组、si Pck1+PDGF-BB组、lenti-Drp1+PDGF-BB组和lenti-Drp1+si Pck1+PDGF-BB组,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PDGF-BB使VSMCs中PCK1和DRP1表达增加,细胞活力升高,Ki-67阳性细胞率增加,划痕愈合率升高,线粒体分裂增加;沉默PCK1表达后以上过程均受到抑制.过表达DRP1后,沉默PCK1表达对VSMCs细胞活力、Ki-67阳性细胞率、划痕愈合率和线粒体分裂的抑制作用明显削弱.结论:PCK1通过调控DRP1表达促进小鼠VSMCs线粒体分裂、细胞增殖和迁移.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线粒体动力学

    组氨酸三联体核苷酸结合蛋白2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焦亡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高慧张昕怡郭玉莉冯睿婷...
    980-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组氨酸三联体核苷酸结合蛋白2(HINT2)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胸痛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中HINT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检测细胞上清液炎症因子的水平及细胞死亡情况.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AS模型,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形成及巨噬细胞的脂质代谢和泡沫化程度.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AW264.7细胞和apoE-/-小鼠主动脉内焦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BMCs源性巨噬细胞中HINT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与血清中促炎因子水平呈负相关,与抗炎因子水平呈正相关,提示HINT2可能抑制AS的炎症反应.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HINT2基因能够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巨噬细胞的脂质积累和泡沫化,降低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细胞死亡和焦亡相关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HINT2基因能够减轻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的斑块负荷,降低巨噬细胞的泡沫化程度,抑制焦亡相关因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ase-1、消皮素D(GSDMD)、IL-1β和IL-18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HINT2可以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焦亡,减轻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减缓AS的发生与发展.

    组氨酸三联体核苷酸结合蛋白2巨噬细胞细胞焦亡动脉粥样硬化

    心痛泰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ox-LDL、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

    曾清华尹紫薇黄爱思陈景怡...
    989-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痛泰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ApoE-/-小鼠72只,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进行造模,另设SPF级健康雄性C57BL/6J野生小鼠12只为对照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各组相应药物给药8周后,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及一般情况,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ox-LDL及主动脉组织中ICAM-1和VCAM-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NADPH氧化酶4(NOX4)、NOX亚单位p22phox、核因子抑制蛋白激酶α(IKK-α)、IKK-β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且毛发晦暗无光泽、局部脱落,抓起反应迟钝;血清TC、TG和LDL-C上升,HDL-C下降(P<0.05),血清ox-LDL水平上升(P<0.05),主动脉ICAM-1和VCAM-1水平升高(P<0.05),主动脉NOX4、p22phox、IKK-α、IKK-β和NF-κB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小鼠体质量下降(P<0.05),且毛发脱落及反应灵活程度亦有所改善;血清TC、TG和LDL-C降低,HDL-C升高(P<0.05),血清ox-LDL水平下降(P<0.05),主动脉ICAM-1和VCAM-1水平降低(P<0.05),主动脉NOX4、p22phox、IKK-α、IKK-β和NF-κB蛋白表达减少(P<0.05).HE及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血管内可见典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红染区域分布广泛;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以上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心痛泰颗粒可减少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下调血清TC、TG和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减少血清ox-LDL水平,下调主动脉ICAM-1和VCAM-1水平,抑制主动脉NOX4、p22phox、IKK-α、IKK-β和NF-κB蛋白的表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心痛泰颗粒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基于胶质细胞GR/CX3CR1双信号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含药血清减轻体外抑郁模型大鼠ACC神经元突触损伤的机制

    刘检杨蕙赵洪庆孟盼...
    997-1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胶质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 chemokine receptor 1,CX3CR1)双信号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CJJY)含药血清对体外抑郁模型中大鼠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神经元突触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ACC脑区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并分别进行鉴定;采用200 μmol/L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联合1 mg/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模拟抑郁环境的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CORT+LPS)、GR阻断剂(GR-)组(CORT+LPS+RU486)、GR激动剂(GR+)组(CORT+LPS+dexamethasone)、CX3CR1阻断剂(CX3-)组(CORT+LPS+AZD8797)、CX3CR1激动剂(CX3+)组(CORT+LPS+fractalkine)、CJJY组(CORT+LPS+CJJY含药血清)、CJJY联合GR激动剂(CJJY/GR+)组(CORT+LPS+CJJY含药血清+dexamethasone)组和CJJY联合CX3CR1激动剂(CJJY/CX3+)组(CORT+LPS+CJJY含药血清+fractalkine);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技术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ACC神经元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COR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谷氨酸(glutamate,Glu)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GR和囊泡谷氨酸转运体1(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1,VGluT1)表达水平,以及小胶质细胞中CX3CR1和腺苷A2A受体(adenosine A2A receptor,A2AR)表达水平;Nissl染色和β-tubulin染色观察神经元突触损伤情况.结果:CJJY含药血清能减轻体外抑郁模型中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同时抑制细胞上清液中ACTH、CRH、CORT、TNF-α、IL-1β、IL-6和Glu水平异常增高(P<0.05或P<0.01),有效调控GR、VGluT1、CX3CR1和A2AR表达异常(P<0.05或P<0.01),并减轻大鼠ACC神经元树突和树突棘损伤.结论:CJJY含药血清通过调控胶质细胞GR/CX3CR1双信号而减轻体外抑郁模型中大鼠ACC神经元突触损伤.

    抑郁症柴金解郁安神片前扣带皮层神经元突触损伤糖皮质激素受体CX3C趋化因子受体1

    运动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树突棘重塑的影响及MARK1/MAP1A/PSD-95通路的作用

    凃耿红封纪伟廖八根
    1008-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游泳结合转轮跑步运动干预对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诱导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树突棘结构重塑的影响,以及微管亲和力调节激酶1(microtubule affinity regulating kinase 1,MARK1)、微管相关蛋白1A(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A,MAP1A)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的作用.方法:通过妊娠期VPA或生理盐水暴露的方法收集雄性子代制备ASD模型大鼠及对照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静置组,每组9~11只.采用三箱社交实验评价运动对ASD大鼠社交行为的影响,荧光示踪病毒局部感染观察内侧前额叶皮层亚区边缘前皮层(prelimbic cortex,PrL)和边缘下皮层(infralimbic cortex,IL)树突棘密度和形态,Western blot检测PSD-95和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Syn)蛋白表达,RNA原位杂交检测MARK1、MAP1A和PSD-95阳性颗粒数及共定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D模型组大鼠社交行为存在缺陷,表现为在陌生大鼠箱体的活动时间、嗅探陌生大鼠的时间和频率均显著减少(P<0.05);经过运动干预后ASD大鼠的社交行为显著改善.树突棘形态观察发现ASD大鼠PrL区而不是IL区总树突棘密度显著增加,主要表现为蘑菇型和短粗型树突棘密度增加(P<0.05);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树突棘异常重塑.Western blot发现运动干预能有效逆转ASD大鼠PrL区的PSD-95蛋白表达上升的趋势;而PrL区的Syn及IL区的PSD-95和Syn蛋白表达在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RNA原位杂交发现运动干预能有效降低ASD大鼠PrL区异常增多的MARK1、MAP1A和PSD-95的RNA阳性颗粒数,降低MARK1+MAP1A、MARK1+PSD-95和MAP1A+PSD-95的共定位.结论:运动干预可能通过PrL区MARK1/MAP1A/PSD-95分子通路改善ASD大鼠树突棘结构重塑,从而改善社交相关行为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树突棘结构重塑MARK1/MAP1A/PSD-95信号通路

    不同强度运动改善PTSD小鼠恐惧记忆泛化及促海马神经再生效应研究

    金硕张晓晓吉宸萱孙丽娜...
    1017-1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恐惧记忆泛化的作用及促海马神经再生中枢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雄性C57 BL/6J小鼠分为对照(control)组、PTSD建模(PTSD)组、建模后高强度运动(PTSD-High)组和建模后低强度运动(PTSD-Low)组.采用条件性足部电击(CF)和单次-持续应激(SPS)相结合的方法,构建PTSD复合应激模型.利用条件性恐惧实验测试小鼠对恐惧记忆相似情境的辨别能力,评估小鼠恐惧记忆泛化程度,通过免疫荧光双标实验观察并量化小鼠海马DG区新生的未成熟神经元,使用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的分泌水平.结果:(1)在条件性恐惧实验三个类似情境中,control组与PTSD-High组的不动时间均明显低于PTSD组.(2)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图片显示,PTSD组小鼠海马DG区的新生神经元与未成熟神经元荧光信号降低,新生未成熟神经元纤维短而少.统计表明,与PTSD组相比,control、PTSD-High和PTSD-Low组小鼠新生未成熟神经元的细胞密度和树突分支点及长度均明显升高.(3)ELISA结果显示,control和PTSD-High组小鼠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均明显高于PTSD组和PTSD-Low组.结论:PTSD小鼠恐惧记忆泛化与海马神经再生水平下降有关.运动可能通过促进脂联素的分泌、促进海马神经再生改善恐惧记忆泛化.不同强度运动对比发现高强度运动改善效果更好.

    运动强度脂联素海马神经再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惧记忆泛化

    Aβ42寡聚体对突触内外谷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陈秋旋贺娅旎刘玉香冯一...
    1025-1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关键发病分子β-淀粉样蛋白42寡聚体(Aβ42Os)作用下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NR2A、NR2B和NR1)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在突触内外的表达分布变化.方法:(1)用不同浓度的Aβ42Os处理乳小鼠原代神经元,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原代神经元中mGluR5和NMDAR的表达和分布情况.(2)在C57BL/6小鼠侧脑室立体定位注射不同浓度的Aβ42Os,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mGluR5和NMDAR在突触内外的蛋白水平,以及mGluR5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钙信号下游通路相关蛋白和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高浓度Aβ42Os处理原代小鼠神经元增加mGluR5表达(P<0.01),减少NR2A、NR2B和NR1表达(P<0.01);引起mGluR5膜表面聚集,而使NR2A、NR2B和NR1膜表面表达分布减少.(2)高浓度Aβ42Os引起小鼠海马组织中突触mGluR5表达增加(P<0.01),NR2A(P<0.05)和NR2B(P<0.01)表达减少,突触外NR2B表达增加(P<0.01);抑制PI3K表达及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过度激活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α(CaMKIIα);引起突触后致密蛋白95、亲棘蛋白(spinophilin)、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和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减少(P<0.01).结论:(1)高浓度Aβ42Os引起神经元突触mGluR5过度聚集,NR2A、NR2B和NR1表达减少,而突触外NR2B表达增加.(2)高浓度Aβ42Os抑制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CaMKIIα通路,损伤突触结构.

    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42寡聚体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突触

    罗汉果皂苷V对RSL3诱导的SH-SY5Y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刘艳夏荣松冉冬芝彭哲...
    1033-1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罗汉果皂苷V(MV)对铁死亡诱导剂RAS选择性致死分子3(RSL3)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RSL3诱导SH-SY5Y细胞建立铁死亡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亚铁离子荧光探针FerroFarRed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含量;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MitoTracker Red CMXRos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二氢乙啶和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MitoSoX Red分别检测细胞内和线粒体内活性氧(ROS).微板法检测细胞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脂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环加氧酶2(COX-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分子对接技术预测MV与ACSL4、COX-2、GPX4和SLC7A1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RSL3组SH-SY5Y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亚铁离子含量、细胞内和线粒体内ROS水平及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MMP和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ACSL4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提示成功建立了细胞铁死亡模型.MV处理使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细胞内亚铁离子含量、细胞内和线粒体内ROS水平及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MMP和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ACSL4和COX-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GPX4和SLC7A1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MV与铁死亡核心蛋白AC-SL4、COX-2、GPX4和SLC7A11存在结合位点.结论:MV可抑制RSL3诱导的SH-SY5Y细胞铁死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LC7A11/GPX4和抑制ACSL4/COX-2有关.

    罗汉果皂苷V神经母细胞瘤RSL3化合物铁死亡SLC7A11/GPX4信号通路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运载呼肠孤病毒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溶瘤作用的研究

    刘雨思贺晶杜娟靳小燕...
    1043-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运载3型呼肠孤病毒(Reo3)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溶瘤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Reo3易感受体——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情况,电镜观察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病毒包涵体分布.将不同(0、1、2和3)感染复数(MOI)的Reo3感染hUMSCs 24、48、72、96和120 h后利用CCK-8法筛选最适MOI.选择最适滴度的Reo3感染hUMSCs 24、48、72、96和120 h后收集上清液,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结合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法测定各组上清液中Reo3病毒滴度以确定最适感染时间.将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hUMSCs组、Reo3组和hUMSCs-Reo3组,hUMSCs组和hUMSCs-Reo3组设置hUMSCs与K562细胞作用的低、中、高比例(5∶1、10∶1和20∶1).CCK-8法分析hUMSCs-Reo3与K562细胞共培养24、48、72 h后K562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利用L929细胞确定抗Reo3单克隆抗体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验证在体外抗体存在条件下hUMSCs-Reo3对K562细胞溶瘤作用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运载体作用于K562细胞后胞内Bcl-2、Bax、survivin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构建K562细胞的BALB/c裸鼠皮下荷瘤模型(每组6只),分析hUMSCs-Reo3在体内对K562细胞的抑瘤效果.结果: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JAM-A分子表达量分别为11.0%和99.0%.电镜显示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出现大量病毒包涵体.在120 h范围内,与未感染组相比,MOI=1的Reo3对hUMSCs活力无显著影响,故最佳MOI为1;TCID50结果显示,MOI=1的Reo3感染hUMSCs 48 h后细胞裂解液中病毒滴度最高,故最适感染时间为48 h.hUMSCs-Reo3作用24、48和72 h后K562细胞活力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赖性抑制.抗Reo3单克隆抗体的EC50为1∶34;在体外不同浓度(1∶34、1∶300和1∶600)抗体存在条件下,hUMSCs仍能运载Reo3抑制K562细胞活力并诱导凋亡发生.与对照组相比,hUMSCs-Reo3作用48 h后K562细胞中Bcl-2和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在BALB/c裸鼠荷瘤模型中,荷瘤体积测定、肿瘤组织和主要脏器病理学分析及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组织蛋白酶B/L活性结果表明,运载体在体内对K562细胞具有溶瘤效应而对正常组织无不良影响.结论:hUMSCs可有效运载Reo3,该运载体系在体内、外实验中能够释放足量Reo3抑制K562细胞恶性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溶瘤效应.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呼肠孤病毒慢性髓系白血病溶瘤作用细胞凋亡荷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