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表面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表面工程
中国表面工程

刘世参 

双月刊

1007-9289

cse1988@263.net

010-66719584

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杜家坎21号

中国表面工程/Journal China Surface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1988年创刊的《表面工程》杂志,1997年由国家科委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表面工程》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表面工程》杂志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其编委会由58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它主要内容有:热喷涂、电镀、电刷镀、化学镀、离子渗镀和浸没、高能束表面改性、喷丸强化、表面工程技术设计以及纳米表面工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艺试验、工程应用及前瞻综述等。主要技术和工艺:热处理、热喷涂、电镀、电刷镀、离子渗扩(PVD、CVD)、高能束(激光束、电子束)熔覆、喷丸强化等。《中国表面工程》已经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同时被五大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如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Technology))、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Natural Scienc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且于2008年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使用电子回旋波共振等离子体源辅助中频磁控溅射沉积氧化铌薄膜

    殷冀平吕少波蔺增巴德纯...
    273-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频磁控溅射虽相较于电子束蒸发成膜质量更好,但不可避免仍然存在一部分颗粒物,将严重影响光学薄膜的质量和光学特性.研究了使用电子回旋波共振(ECWR)等离子体源作为辅助设备与中频磁控溅射相配合沉积的氧化铌薄膜,进行了等离子体诊断和薄膜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ECWR等离子体放电的氧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放电.ECWR等离子体源能够在较低压强的纯氧环境下稳定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无须通过氩气作"引子"来激发维持氧气的稳定放电,展示了电子回旋波共振放电结构的优越性.沉积得到的非晶氧化铌薄膜光滑均匀且透射率达91%,能有效消除中频磁控溅射产生的颗粒物问题.通过透射率波峰位置对比发现纯氧ECWR放电样片出现红移,原因是其放电得到的薄膜均匀而致密,使光学禁带宽度向低能方向漂移出现带隙窄化.研究结果还揭示了离子源高密度、低能量特性与薄膜表面和光学特性之间的关系,为精密光学薄膜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电子回旋波共振等离子体中频磁控溅射等离子体诊断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氧化铌薄膜

    空气和水下环境304L不锈钢密封堆焊工艺对比

    赵友亮朱加雷赵晓鑫张仁祥...
    280-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电站乏燃料池长时间服役后因腐蚀产生裂纹、孔洞等缺陷,影响安全运行,但对水下环境焊接修复的研究较少.采用ER-2209双相不锈钢实心焊丝完成空气环境和水下环境304不锈钢密封堆焊层的制备.结果表明:堆焊层表面成形连续均匀,无裂纹、夹渣、焊瘤和咬边等缺陷.堆焊层内的微观组织包含双相不锈钢组织以及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且两者之间呈区域性分布.堆焊层横向拉伸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抗拉强度高于母材,变形过程中诱发马氏体相变,使得母材的应力应变曲线后段的强度提高,总体伸长率高于堆焊层.在焊道间熔合处,奥氏体晶粒的结晶取向发生偏转,焊道的织构强度增强,两种环境中顶部横向拉伸试件呈现出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较低的伸长率.由于水下环境的快冷作用促使双相不锈钢组织中的δ晶粒向γ的转变受到抑制,存在晶粒度较大的δ晶粒,δ铁素体的层错能较高,堆焊层硬度提高;快冷作用促使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中生成大量沿奥氏体晶界分布的板条状铁素体,板条状铁素体区域性分布,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的硬度.堆焊层的极化曲线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钝化区间,堆焊层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分别在空气环境和水下环境制备了 304L不锈钢堆焊层,研究了堆焊层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分析了堆焊层的力学性能、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对304L不锈钢浅表裂纹修复工程有重要作用.

    熔深微观组织拉伸强度织构强度耐腐蚀性

    斯特林机活塞杆帽式密封泄漏率预测及其优化设计

    杨东亚王锋王学霖张海龙...
    29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斯特林机活塞杆帽式密封处总有微量气体泄漏,但目前大多数研究是通过分析密封面接触载荷而开展的.为探究干摩擦状态下帽式密封泄漏问题,基于分形理论从微观角度对密封面形貌进行表征,结合环形轴向缝隙流体流动模型建立帽式密封泄漏分形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泄漏模型的准确性.根据己验证模型对泄漏率影响因素进行交互分析,获取工况条件对不同粗糙度密封面泄漏率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使用遗传算法对特定工况下的C型环密封表面形貌与O型圈的预压缩率进行最优匹配.结果表明:泄漏率随着O型圈的预压缩率增大而下降,随着工质压力及活塞杆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密封面越粗糙时泄漏率变化幅度越大;当密封表面粗糙度增大时泄漏率增大,但密封面形貌越粗糙时,增大接触载荷泄漏率更易减小;最终确定当斯特林机的工质压力P1=5 MPa,活塞杆运动速度V=1 m/s时,应匹配密封面粗糙度Ra=0.27 μm的改性聚四氟乙烯C型环,并设定O型圈的预压缩率W=23.13%,帽式密封泄漏率将会达到最低.所建泄漏模型可提前为密封件的选择做出决策,而优化设计方法可为后续密封件表面粗糙度的确定和加工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斯特林机杆密封表面粗糙度泄漏模型优化设计

    切向位移对Cr涂层Zr-1Nb合金包壳微动磨损的影响

    李加玲沈火明廖业宏王宇星...
    303-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核电技术更新迭代,由于传统Zr合金包壳存在安全性能缺陷,核燃料组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探索开发新型核燃料包壳管成为核电安全防护领域的重点研究.以Cr涂层Zr-1Nb合金包壳管(改良型ATF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究切向位移对Cr涂层Zr-1Nb合金包壳管微动磨损行为及磨损机理的影响.采用白光干涉仪表征出Cr涂层Zr-1Nb合金包壳管表面磨痕的三维形貌,对Cr涂层Zr-1Nb合金包壳管表面磨痕的截面轮廓以及磨损深度进行测算.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表面磨痕的微观形貌以及元素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切向位移增加最大磨损深度随之增加,微动运行状态由部分滑移逐渐转变为完全滑移,Cr涂层Zr-1Nb合金包壳管表面的磨屑黏着现象逐渐减弱,磨损机理由黏着磨损转变为剥层磨损.所有试验中Cr涂层Zr-1Nb合金包壳管存在明显的氧化磨损.从微观角度探索了接触模型为GTR构型的改良型ATF包壳材料微动磨损机理以及微动磨损行为,制备的Cr涂层能够提高Zr-1Nb合金包壳管的微动磨损性能,有效延长包壳管的服役寿命.

    Cr涂层Zr-1Nb合金包壳管黏着磨损剥层磨损完全滑移

    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经济性评价建模与应用

    郑汉东陈意刘渤海魏敏...
    313-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是一种基于再制造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的商业整合系统,现有研究分析产品服务系统对企业实施再制造的促进作用,但是缺乏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研究企业实施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经济可行性.针对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经济性评价问题,首先分析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的运行体系及成本分解结构,然后构建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的经济性评价模型,最后以发动机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案例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企业实施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不仅可以成为企业的盈利增长点,还能够降低用户成本,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治理和资源消耗成本.所提出的分析模型可以为企业制定再制造实施策略,选择再制造技术和服务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管理启示.

    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生命周期成本经济性分析

    中文摘要

    前插1-前插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