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

姜军

半月刊

1002-4166

010-87320413 87319679

100023

北京市朝阳区2350信箱

中国出版/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世界文明史上的中国出版及其当代发展

    柳斌杰
    3-8页

    感官化与公共性:基于数字新闻经验的共识结构

    黄雅兰徐静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文社科领域"感官转向"的背景下,数字新闻体现出感官化趋势,并在联觉机制下借由感官在用户中制造共享的新闻经验.在共享的具身经验的基础上,感官新闻能够重构公共审美,重塑地方感以及重建感觉共同体,这呼应了中国传统的共识形成机制,有助于激发公民意识,提升公共生活质量,符合我国媒体广泛凝聚共识、增强发展合力的社会建设功能.

    感官新闻公共性联觉/通感具地体现仪式观

    从泛连接到部落化:共识在新闻流通中的形成与演变

    黄文森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是社会共识形成中重要的建构性力量.数字化的泛连接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惯例,但群体区隔、部落化的趋势日渐明显,有序的数字新闻及其文化的生产和流通或许是凝聚社会共识的一剂"良药".通过探讨在数字新闻生态下社会共识及其生成情境的基本特征,厘清解释与阐释新闻共识过程的"关系—情感—文化"认知路径,以期阐发新闻建构与流通机制对"凝聚共识、规范秩序"的建设性意义,探索以"共识/秩序"为价值旨归和实践规范的新闻理念重塑的可能性.

    数字新闻共识部落化流通共享现实

    从数字区隔到共享体验:共同体视野下主流媒体情感传播实践

    田浩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数字媒体文化面临着向浅表化、琐碎化滑落的风险,这为用户生成机构信任、共造身份认同设置了障碍.以共同体理论为基本出发点,构建由共同的生活议题、情感结构和实践目标所组成的情感共同体,是消除这一风险的可行方案.新闻机构可通过为用户设置共享的情感体验、明确的自我定位和建设性的参与感来构建情感共同体.研究者应当以搭建"共享的意义框架"和"以实践为导向的用户观念"为锚点进一步探索数字新闻业参与构建情感共同体的实践潜力.

    情感共同体数字新闻数字区隔情感团结

    走出"视觉迷途":老年群体短视频沉迷及治理路径

    袁冬琪郭锦涛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技术的深度嵌入下,老年群体迈过了"数字鸿沟",却又陷入短视频沉迷的"视觉迷途"之中.老年群体的短视频沉迷主要表现为时空沉浸、视觉迷失和戒断冲突,环境触发、技术诱导以及自我失控是导致老年群体短视频沉迷的主要原因;需通过顶层设计规划、主流媒体引导、算法技术规制、媒介素养教育等路径,有效纾解老年群体的短视频沉迷问题,从而推动老年人健康快乐地融入数字化社会进程.

    老年群体短视频沉迷数字社会舆论引导

    社交媒体环境下中国生态形象塑造与对外话语实践

    韩韶君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塑造中国生态形象,须系统把握形象自塑中主体的叙事逻辑和形象合塑中的交往逻辑,观照包含媒体递归生产和用户群聚消费的国家形象塑造机制,进而在对外话语的实践路径上,探索基于互文结构形成的趣缘话语,尝试置于文本空间内的具身话语,为塑造中国作为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国家生态形象,提供结构模式和叙事空间上的实践性动力.

    社交媒体中国生态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对外话语

    教育出版社青少年主题出版创新策略探究

    陈兵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主题出版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目标,肩负着为新时代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的神圣职责.教育出版社应立足自身特有资源和品牌优势,做好青少年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编辑队伍建设、内容呈现、装帧设计和宣传推广工作.基于教育出版社现状,青少年主题出版的提升应充分认识青少年主题出版在教育出版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青少年主题出版的研究,积极创新青少年主题出版形式.

    主题出版教育出版课本红色印记

    "八联动"赋能科普出版社会化协同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周海鹰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正在拓宽科普出版的传播渠道,多元主体的协同则重塑了科普出版的业态.建立社会化协同模式、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高效整合各类资源,是科普出版积极融入"大科普"时代的必然选择.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分析各级党委政府、科协、行业主管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媒体、科技工作者及公民八大主体的职能归属、现状成效,探讨如何撬动主体"八联动"的社会化协同模式,从而赋能科普出版事业发展.

    "八联动"社会化协同科普出版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主流媒体传播力重构与提升

    江苏佳郑立波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流媒体作为公共传播的重要力量,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社会共识构建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分析主流媒体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探讨其传播力的内涵并提出提升策略,以增强主流媒体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传播效能与服务功能.

    主流媒体传播力国家治理现代化传播效能

    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编辑角色转型

    王宁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分析,在提高出版效率和内容质量的同时,也在扩展出版编辑的职能.传统出版编辑不仅需要掌握新技术,还需具备跨学科知识.在分析人工智能对出版业影响与挑战的基础上,探讨出版编辑的角色定位,有助于明确出版编辑转型方向及其与新质生产力融合进路.

    人工智能出版编辑角色转型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