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

姜军

半月刊

1002-4166

010-87320413 87319679

100023

北京市朝阳区2350信箱

中国出版/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免签政策背景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际传播与认同新路径

    聂书江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免签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和优化,国际传播方式正从传统媒介告知模式转向"体验+直播"新形式,国际社会也逐渐发现一个与西方媒体描绘的截然不同的中国式现代文明形象.为进一步增进国际受众的理解与认同,国际传播首先要寻找共有话语,利用双方共有的知识素材提升熟悉度.其次,紧紧围绕受众需求,切实传播他们关心的内容来加强情感上的共鸣.再次,应充分利用免签红利,支持国外民众来华旅游与交流,提升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最后,鼓励国际体验式直播,让国际受众通过直播来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风情与魅力.

    国际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现代化展示文明交流互鉴

    "研究中国""讲好中国":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构

    彭翠刘洋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研究中国""讲好中国"已然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核心议题.话语与叙事也成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确保传播效能的一体两翼.本文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研究中国、讲好中国的战略意义,梳理了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挑战,并试图从交流与对话的角度提出汲取建党百年经验为话语体系建构奠定文化底色,巧借他者分享式传播为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赋能,注重感性认知借助民间力量触发国际共情,依托全球秩序想象为话语体系建构凝聚共识的实践逻辑,旨在破除西方话语霸权,增强我国国际传播效能.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交流与对话实践逻辑

    数字平台进阶式出海:中国国际传播新场景

    邱凌穆静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数字平台出海步伐加快,在类型、模式、生态等方面呈现进阶式出海,打破了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平台垄断格局,也为我国国际传播带来新的场景.平台出海使得国际传播呈现新的传播特性,带来我国国际传播信息链条各要素的"破圈"与"重塑",在叙述主体、传播渠道、信息呈现、信息感知等方面呈现迭代.以数字平台为媒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能,可从可供性、价值共创、文化逻辑等方面着力,寻求中国底色与全球价值的共融共进.

    数字平台国际传播内容出海平台出海

    精品融合 聚势赋能:出版企业系统优化与重构

    王泳波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众多出版企业坚持系统观念,依托新技术、新模式、新平台等,不断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文章以少儿出版的实践与创新为观察,从精品生产体系建设、差异化竞争、运营机制优化、跨界融合等方面对出版企业的系统优化与重构进行探讨,认为应通过精品融合、创新驱动、整合资源、跨界融合等,进一步夯实专业化的内容生产,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重构企业整体运营框架,塑造出版新质动能,形成聚变式发展.

    系统观念精品化差异化跨界融合

    技术浪潮中的人文规束:生成式AI背景下出版业角色转变

    邓香莲步凌霄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AI时代的挑战,出版业如何拥抱新技术成为一个问题.AI的出现加剧了数据资源管理和确权的紧迫性,迫使出版业进行变革,行业亟须寻找新的出路.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成为重要资源,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隐患,建立"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各行业共同参与.产业转型和技术变革共同要求出版业充分抓住机会,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新资源的开发者、新技术的参与者和新价值的建构者的角色,为数据资产化管理与运营、专业性大模型开发建设以及社会价值体系重建作出贡献.

    生成式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智能出版数据出版出版深度融合

    地域文化类图书出版深度融合研究——以敦煌文化图书为例

    张玉霞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如何推进地方出版社深度融合发展的问题,文章从地域文化类图书出版入手,以甘肃省的敦煌文化类图书出版为例,探讨了其文化、经济、产业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了内容、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挑战,给出了加强内容建设、应用先进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路径方向.

    出版深度融合地域文化敦煌文化数字化升级

    重温书香与纸上观影:中国电影连环画媒介实践

    李小华朱胜杰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连环画作为再现影片文本的纸质媒介,以其价格低廉、携带便捷等特性,在改革开放前,弥补了影视媒介的缺位,建构了流动的观影空间.作为一种"替代性媒介",电影连环画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也担负了知识启蒙、思想教化、娱乐审美的部分职能.电影连环画有其社会生命周期,在淡出媒介主流舞台后,21 世纪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成为怀旧的对象和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收藏品.再媒介化的电影连环画不是原有形式的简单复刻,而是在既定时代背景下嵌入新的社会文化意涵,建构了丰富的社会记忆.可见,媒介不仅是个体记忆的载体,也是集体记忆的平台、社会记忆的中介,更是历史记忆的过滤器.

    电影连环画纸上观影物质性再媒介化媒介记忆

    基于熵权TOPSIS的出版业融合发展测度

    王梓薇黄超兰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必然趋势,是赋能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为科学评价出版业融合发展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出版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 年,中国出版业融合水平不断提高,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出版融合水平呈现"W"型波动的显著性特征;但仍存在出版耦合协调度等级较低、融合广度不够,融合稳定性较弱、一体化程度不高、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

    出版融合融合发展测度熵权TOPSIS

    算法治理下平台版权分级过滤义务探析

    王磊单墨涵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的发展带来版权规则的不断演进,厘清平台"必要措施"司法适用的认定规则和"必要措施"适用的考量因素,都成为新的治理要求的体现.考虑到技术实施的可行性、用户权益的保护以及与现有法律体系的衔接,有必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版权过滤义务机制,明确适用主体、对象和方式,确保既能有效预防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平台在算法推荐和版权过滤方面的责任认定,要综合考虑平台的性质、算法适用的场景以及平台对内容的控制能力等因素,应当在享受技术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要防范技术可能引发的侵权风险,通过优化算法、采取必要措施等方式,积极履行其在版权保护方面的义务.

    版权过滤"避风港"规则算法治理

    NFT数字出版发展隐忧与治理策略

    张琪江高岸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的NFT在版权确权、保护创作者利益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也因此被视为解决数字出版行业痛点的关键技术.然而发展至今,一系列案件暴露出NFT适用过程中存在的版权侵权、金融犯罪、数据泄露等风险,使数字出版产业在发展新业态的过程中再次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为了实现NFT的真正价值,应从"数字藏品"的浪潮中回归,以理性的目光聚焦于数字出版的自身需求和NFT技术的本质功能.面对相关法律规定缺乏、行政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则需要多元主体共同构建NFT数字出版的治理格局,最终实现NFT赋能数字出版的目标.

    NFT数字出版版权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