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

姜军

半月刊

1002-4166

010-87320413 87319679

100023

北京市朝阳区2350信箱

中国出版/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有出版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基本逻辑、实践要求与路径探索

    章朝阳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有出版集团要以忠诚之心、奋进之行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及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部署,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将有关理念、方法贯彻落实到集团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出版智慧和力量.国有出版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逻辑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具体实践上需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国企改革.基于行业特点,国有出版集团可以积极探索出版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赋能:一方面,凸显出版功能价值,通过主题出版、专业出版及大众出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朝向新质生产力,在产业链、整体流程、内容生产和生产关系上分别开辟新赛道、应用新技术、打造新平台、建立新机制.

    国有出版集团新质生产力基本逻辑实践要求路径双向赋能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出版物新型生产要素构成分析

    李沄沨李悦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型生产要素中,知识、数据、管理要素,作为出版行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行深入讨论.出版物供给的内容知识形成的知识要素具有高价值性和意识性,是出版物供给的核心;出版物蕴含的高质量数据形成数据要素具有标准性和丰富性,是出版业发展的基础;出版创新管理要素在宏观、中观、微观的变革性推动着出版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生态的跃迁,是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业发展的关键.

    新质生产力融合出版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数据出版生产要素

    智慧出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吴瑞琳覃周亚杨海平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智慧出版内涵和核心理念,在初步构建的智慧出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多轮专家征询,结合评议结果修改和完善各级指标,并通过赋权计算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终从智慧出版流程、服务、生态、保障和成效维度出发,形成完整的智慧出版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 5 个一级指标、16 个二级指标和 66 个三级指标,以期为评估出版机构智慧化水平提供系统性的评价标准和量化测度工具.

    智慧出版评价指标体系出版机构德尔菲法

    出版业数智化转型痛点及破解策略

    盛铭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化转型是出版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经之路.当前,出版业数智化转型呈现出内容形态立体化、出版流程智能化、传播渠道多元化、读者互动社交化等特点,并存在顶层设计不足、缺乏数据底座、应用转化薄弱等问题,文章提出强化政策引导、建立数据底座、改进与创新算法应用等应对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动出版业实现健康良性的数智化转型.

    数智化转型数字建设出版融合发展

    "在场"的隐退: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对媒介真实观的重塑

    战迪潘越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真实是维系社会价值体系、平衡社会文化生态的重要机制.文章基于传统媒介真实观和经典符号学理论,对人工智能生成图像的真实性问题展开思辨.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图像与传统纪实影像之间的区别不能被简单视为"真"与"假"的二元对立;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介真实是一种超越"在场性"的体验性真实;这种新的媒介真实观具有维系共同文化、追求崇高情感仪式、提升社会凝聚力的行动主义价值.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对人工智能生成图像的伦理考量,为相关实践建立普遍性的规范框架,为监管和规制活动确立基本原则.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仿真媒介真实科技伦理摄影本体

    地域儿童文学的出版与发展

    洪妍娜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文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地域文化的书写不仅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而且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了独特的途径.地域儿童文学的出版在传承地方文化、体现"中国式童年"以及促进文化多样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深化地域儿童文学的发展,出版业应秉持以童年精神为核心的出版理念,实行理论与创作并行的途径,专注于高质量的原创作品出版.通过这些综合性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地域儿童文学的艺术水准和影响力,而且能够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助力其全面成长与发展.

    儿童文学地域文化出版童年精神

    话语·形态·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年轻化传播

    王雪梅刘海琨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年轻化的传播策略实现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以适应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和消费习惯.这种传播方式不仅包括了传统文化内容的数字化转型,还涉及通过具身性、故事性和解构性话语来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同时,利用数字媒体平台的互动特性,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和有趣的形式呈现,从而在年轻群体中产生共鸣.

    中华传统文化年轻化传播全球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

    期刊出版融合发展现状、挑战与路径——基于50家刊社的调研观察

    章萌张忠月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融合发展进程持续推进,期刊出版业取得了一定进展,正在努力打造数字化期刊出版全流程,形成期刊新媒体平台立体化传播格局等,同时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如数字化期刊产品与服务难以可持续运营等.基于期刊出版融合发展现状与困境,研究提出期刊出版融合发展路径,包括适配线上渠道与用户需求,构建以需定品、以销定产的精准营销模式等,为期刊社突破自身限制、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

    期刊出版融合发展立体化传播精准营销核心竞争力

    科学数据出版过程法律问题与对策

    咸晨旭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科学数据出版的时代价值凸显,但科学数据出版的效能释放不足.究其根源,我国科学数据出版过程中存在着诉诸著作权法保护效用有限、数据权益归属不明、隐私侵犯风险防范不足、数据共享利用受阻的法律问题.对此,立足科学数据出版实践,宜明确科学数据保护立法、合理设定科学数据的权益归属、建立科学数据出版隐私侵犯风险防范机制、设置科学数据出版的开放许可规则,以更好地为科学数据出版产业的长远发展护航.

    科学数据数据出版权益归属

    刑民交叉视域下深度链接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

    锁福涛薛东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司法实践中对于深度链接行为的性质界定存在刑民冲突的现象,在刑事案件中将深度链接行为界定为侵犯著作权罪的正犯行为,而在民事裁判中大多将其界定为不侵犯著作权的合法行为.造成上述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刑民脱节.刑民交叉视域下,深度链接行为不构成《著作权法》上的"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等行为,但可构成"避开或破坏技术措施"行为.当实施深度链接的行为人满足以营利为目的、规避有效技术措施、达到法定严重后果三个要件,即可构成《刑法修正案(十一)》中"侵犯著作权罪"新增的"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正犯.

    深度链接刑民衔接技术措施侵犯著作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