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草地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地学报

侯向阳

双月刊

1673-5021

zgcdxb@126.com

0471-4928361

010010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120号

中国草地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国家级草地科学学术期刊,内容以我国草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兼纳开发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主要包括草地与牧草资源,牧草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草地改良建设与培育利用、草地生态与保护、饲草料生产与调制加工、草业发展战略、草坪与环保、草学基础理论研究等,立足全国,面向世界,适于科研、教学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羊草种质资源研究历程及启示

    刘公社王德利石凤翎武自念...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羊草广布于欧亚大陆东部,是我国优势的禾本科多年生优质牧草,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本文全面回顾了我国羊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历程,将其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951~1987年,开始羊草种质资源调查研究和省级项目立项;1988~2000年,培育出第一批国审羊草品种,干草出口日本;2001~2013年,早期品种扩繁推广,羊草有关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立项;2014~2021年,羊草种质资源研发体系初步建立,第二批5个国审羊草品种育成,种子规模化繁殖面积扩大,生态建设广泛应用.羊草种质资源研发历史、启示、问题及展望的探讨,对促进我国羊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加速草原生态修复、发展草牧业及国土绿化具有参考价值.

    羊草种质资源育种品种成果历史启示

    未来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地理分布预测

    董瑞楚彬花蕊蔡斌...
    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利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数据共170个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分布点和10个变量进行建模,明晰限制瑞香狼毒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并预测了当前及未来4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7.0、RCP8.5)下2021~2040年、2041~2060年、2061~2080年、2081~2100年瑞香狼毒在青藏高原的潜在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限制瑞香狼毒生长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分别为:海拔(Altitude)、最干季降水量(Bio17)、温度年较差(Bio7)、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平均气温日较差(Bio2),其累计贡献率达到94.2%.(2)当前气候下瑞香狼毒在青藏高原潜在分布面积达137.06×104km2,约占青藏高原面积的37.34%,主要集中分布于甘肃省南部、青海省东部、四川省西北部、云南省西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等地.(3)在未来4种气候情景下,在2021~2080年,青藏高原瑞香狼毒的高适宜生境、适宜生境和低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减少趋势,不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在2081~2100年,高适宜生境和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低适宜生境和不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减少趋势.综上所述,明确天然草地有毒植物在景观尺度上的潜在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毒草危害预警和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瑞香狼毒气候变化最大熵模型青藏高原

    降水量对荒漠草原凋落物—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许艺馨康扬眉韩翠余海龙...
    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4年在宁夏荒漠草原设置的野外降水量控制试验(减少50%、减少30%、自然、增加30%、增加50%)为研究平台,采用为期480d的原位分解袋法,研究不同降水量处理下凋落物分解特征(碳、氮、磷释放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以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480d的分解过程中,各处理下凋落物碳释放速率较为平缓,氮和磷先快速释放后缓慢释放(前60d释放最快),因而碳氮比和碳磷比先快速降低后趋于稳定.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未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与自然降水量相比,减少和增加30%降水量对凋落物分解和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影响较小,但增加50%降水量显著降低了凋落物全氮和全磷浓度,提高了凋落物碳氮比和碳磷比,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碳磷比(P<0.05);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凋落物氮释放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全磷含量和碳氮比与凋落物氮、磷释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氮磷比与凋落物氮、磷释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小幅度的降水量变化对凋落物元素释放过程影响较小,降水量的大幅度增加会促进凋落物氮和磷释放,从而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磷供给,缓解土壤磷限制.

    降水格局改变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凋落物元素释放土壤养分归还

    不同恢复措施对黄帚橐吾及毒害草型退化草地群落的影响

    王宏生宋梅玲王玉琴卡着才让...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帚橐吾是高寒草甸分布广泛的毒害草,由于自身生物特性和不合理放牧,造成优良草地退化,形成以黄帚橐吾为优势种的毒害草型退化草地.以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放牧样地作为对照,开展了禁牧、施肥、防除3种处理下的草地恢复试验,以探索不同恢复措施对毒害草型退化草地中黄帚橐吾种群及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和施肥处理实施翌年对黄帚橐吾的密度和盖度影响不显著,防除措施显著降低了黄帚橐吾的密度和盖度(P<0.05),3种处理对黄帚橐吾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防除>禁牧>施肥;防除措施显著降低了黄帚橐吾在草地群落中的重要值,同时增加了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值(P<0.05);施肥和禁牧措施均提高了草地的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防除措施降低了草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禁牧后草地生物量和多样性变化不显著;3种措施实施1年后对草地总地上生物量、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植物地上生物量以及群落地下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但防除措施显著提高了禾本科牧草地上生物量(P<0.05).该结果对以黄帚橐吾为优势种的毒害草型退化草地的恢复以及青藏高原天然草地毒害草的控制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黄帚橐吾防除施肥禁牧高寒草甸群落特征

    内蒙古草甸草原植物叶片光合色素对极端干旱的响应

    付佳琳蔡江平刘贺永姜勇...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草原植物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组成如何响应极端干旱,研究了内蒙古草甸草原5种常见物种(羊草、贝加尔针茅、寸草苔、披针叶黄华和冷蒿)以及群落水平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比值在两种极端干旱模式(生长季为期4个月减雨66%和为期2个月减雨100%)下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为期4个月减雨66%显著增加了 5种物种及群落叶片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为期2个月减雨100%显著降低羊草和冷蒿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贝加尔针茅和披针叶黄华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但群落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草甸草原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以适应中度干旱;通过合成更多的类胡萝卜素、增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来抵抗重度干旱.研究结果可为预测内蒙古草原植物光合能力与初级生产力应对极端干旱气候提供理论依据.

    极端干旱草甸草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光合色素

    铜镍复合胁迫下不同植物形态和生理响应差异

    李景峰郭全恩魏少萍梁鹏飞...
    4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甘肃金昌主栽的7种植物为材料,采用砂培法,设置不同浓度铜镍处理(0、200、400、800和1600mg/kg),研究其对铜镍胁迫的生理生长响应及耐铜镍性差异.结果表明,随铜镍浓度增加,各植物的株高、地上和地下鲜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尖数均降低,以紫花苜蓿的株高、鹰嘴紫云英的地上鲜重和根尖数、黑麦草的地下鲜重和根直径、早熟禾的根体积和根长、草木樨的根表面积下降最小;叶、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S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且在铜镍浓度为400或800 mg/kg增至最大,叶、根丙二醛、脯氨酸、Ni2+和Cu2+含量逐渐增加,叶和根丙二醛含量以鹰嘴紫云英和早熟禾增量最低,鹰嘴紫云英的地上Ni2+、地上和地下Cu2+含量增加最多.主成分分析显示地下鲜重、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根体积、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作为大范围内筛选抗铜镍植物的参考指标;基于生长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种植物耐铜镍性强弱顺序为草地早熟禾>鹰嘴紫云英>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草木樨>红豆草>白三叶.

    铜镍胁迫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

    黄土丘陵区不同种植行距对柳枝稷生产力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瑾徐伟洲高志娟安勤勤...
    60-6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种植行距对黄土丘陵区引种草本植物生理、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以引种禾草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为对象,比较研究了 2009~2016年间3个种植行距(20cm、40cm和60cm)下其叶片光合生理月变化、年度地上生物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柳枝稷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在8月最大,各行距下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柳枝稷生物量与降水量、生育期降水量和年耗水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3个行距下柳枝稷年度生物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明显的年际变化,均以20cm行距的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最高(P<0.05).因此,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应采用20cm窄行距种植柳枝稷,以达到高生产力和高水分利用效率.

    柳枝稷行距土壤水分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

    宁夏荒漠草原乡土植物的抗旱性评价

    马子元钱志豪马红彬伏兵哲...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宁夏荒漠草原乡土植物的抗旱性,以野生沙芦草、人工沙芦草、新品系沙芦草、牛枝子和草木樨状黄耆为对象,测定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5%、65%、55%、45%、35%梯度下各乡土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综合评价各乡土植物的抗旱性,以期为干旱区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加剧,5个乡土植物材料的生长速度呈下降趋势,3个沙芦草材料生物量累积整体高于2种豆科牧草;干旱胁迫下5个乡土植物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于根部,使得根冠比上升.(2)总体来看,随干旱胁迫加剧,5个乡土草叶绿素含量下降,3个禾本科材料丙二醛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2个豆科植物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5个乡土草材料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3)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5个乡土植物材料的抗旱性为:野生沙芦草>新品系沙芦草>人工沙芦草>牛枝子>草木樨状黄耆,其中野生沙芦草的隶属函数值为0.64,抗旱能力最强,可作为荒漠草原生态建设中的优先选择.

    荒漠草原乡土植物干旱胁迫抗旱性评价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多花黑麦草产量、饲用和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张文洁马冉冉袁洁许能祥...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施氮水平下,不同比例的有机肥(Or-ganic fertilizer,OF)与无机肥(Inorganic fertilizer,IF)配施对多花黑麦草产量、饲用和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多花黑麦草高效生产提供依据.试验设置6个处理,即100%IF、75%IF+25%OF、50%IF+50%OF、25%IF+75%OF、100OF%和对照(CK,不施肥).结果表明,与100%IF处理相比,75%IF+25%OF处理显著提高多花黑麦草产量,其中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分别提高11.02%和9.13%;50%IF+50%OF与100%IF处理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均显著低于100%IF处理.75%IF+25%OF处理下头茬草的饲用品质最好,其次是100%IF和50%IF+50%OF处理.有机肥配施处理显著提高再生草的饲用品质,其中粗蛋白含量、干物质及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与100%IF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100%IF处理.100%IF、75%IF+25%OF和50%IF+50%OF处理均得到优质的青贮料,与100%IF处理相比,75%IF+25%OF和50%IF+50%OF处理下头茬草和再生草的干物质回收率、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均增加,而氨态氮/总氮和pH值均降低.综合分析,在南京市地区,在常规氮量投入下,不超过50%的有机肥配施比例更适宜多花黑麦草的生产.

    多花黑麦草有机无机肥配施产量饲用品质青贮发酵品质

    水肥添加对辽西北农牧交错带羊草人工草地牧草品质的影响

    赵京东宋彦涛徐鑫磊乌云娜...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适合辽西北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种植的水肥配比,以羊草为对象,系统地分析了水分添加(0和400mm)和氮磷肥(氮素:0、5、10和20g/m2/a;磷素:0和10g/m2/a)配施对羊草营养价值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水处理显著降低了羊草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适口性降低;(2)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羊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钙以及镁元素含量,极显著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可有效提升羊草品质,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指标对氮肥的响应幅度增大;(3)增施磷肥对羊草12项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4)羊草粗灰分、粗脂肪、木质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钙、镁元素与粗蛋白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水肥配比为水分0mm+磷素10g/m2/a+氮素20g/m2/a时羊草品质较高.综上,虽然磷素对羊草品质无显著正效应,但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推荐生产者采用磷素10g/m2/a+氮素20g/m2/a的肥料配比,且不推荐加倍增水处理.在辽西北农牧交错带羊草人工草地,氮素仍然是最主要限制因子,可适度增施磷肥,但仍需考虑施肥方式,以获得较高的羊草品质.

    人工草地水肥耦合羊草牧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