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草地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地学报

侯向阳

双月刊

1673-5021

zgcdxb@126.com

0471-4928361

010010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120号

中国草地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国家级草地科学学术期刊,内容以我国草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兼纳开发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主要包括草地与牧草资源,牧草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草地改良建设与培育利用、草地生态与保护、饲草料生产与调制加工、草业发展战略、草坪与环保、草学基础理论研究等,立足全国,面向世界,适于科研、教学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干旱胁迫下蒙农杂种冰草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王晓宇刘秉毅詹圆伏兵哲...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蒙农杂种冰草基因表达分析研究的最适内参基因,基于前期蒙农杂种冰草转录组数据(NCBI临时登录号:PRJNA777813),以不同干旱胁迫下蒙农杂种冰草茎和叶2个器官为材料,用RT-qPCR技术分析6个候选内参基因(CYP、GAPDH、G6PD、UBQ11、ACT11和TUB4)的表达情况,并利用Ct值和3个软件分析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Ct值分析结果表明,6个候选内参基因在干旱胁迫下蒙农杂种冰草茎和叶中的Ct值为24~35,表达丰度适中,适合进行下一步筛选.geNorm、NormFinder及ReFinder综合分析后结果表明,GAPDH是干旱胁迫下蒙农杂种冰草不同器官基因表达分析的最佳内参基因,TUB4次之,CYP最差.为了提高准确性,干旱胁迫下蒙农杂种冰草也可同时使用两个内参基因组合,GAPDH和G6PD是最稳定的内参基因组合.

    蒙农杂种冰草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短期封育对蒿类荒漠草地碳库有机碳储量及组成比例的影响

    周凌波孙宗玖刘慧霞崔雨萱...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短期封育(4~7年)对荒漠草地碳库固碳能力及其组成的影响,采用成对试验设计,通过对天山北坡不同区域蒿类荒漠草地地上植被、凋落物、地下生物量、0~50cm土壤4个有机碳库碳含量及其储量的测算,明确各碳库储量及其组成比例对短期封育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短期封育促进了蒿类荒漠草地地上植被、凋落物、地下生物量有机碳的积累,依次较对照增加109.41%、81.88%、26.91%,不利于0~5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的积累,依次较对照降低19.60%、16.30%.(2)短期封育改变了蒿类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的组成比例,植被有机碳库比例显著上升,土壤有机碳库比例显著下降,但土壤有机碳库仍居于主导地位,所占比例为84.00%~96.31%.总之,短期封育促进了蒿类荒漠草地植被的固碳能力,降低了土壤碳库有机碳储量,最终导致生态系统总有机碳储量的降低.

    短期封育蒿类荒漠草地四大有机碳库有机碳储量碳库组成比例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地群落多样性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许世洋李雪萍李敏权漆永红...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地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特性的影响,通过调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夏河县和合作市3个地区不同退化程度(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高寒草地的植被情况,分析其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全氮、全磷、全钾、土壤pH值、全盐、容重、孔隙度、粒径等理化性质,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等4种酶活性,以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深,碌曲县、夏河县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呈降低趋势,而合作市轻、中度退化草地的多样性较高,重度退化草地最低,同时,植被的高度、盖度及草产量降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孔隙度及粉粒总体呈降低趋势,土壤pH值、全盐、容重、黏粒及砂粒呈升高趋势;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降低;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升高.

    高寒草甸草地退化植被多样性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

    西藏高原不同草地类型牧草干鲜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海聪刘杰李菁李少伟...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西藏自治区7地市14个草地类型416个天然草地样地的气候特征(年均温、年降水、生长季温度和生长季降水)、土壤养分(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和植物群落特征(地上生物量、冠层高度、冠层盖度和物种丰富度)进行测定,通过双变量回归、相关分析和一般线性模型识别并剖析了气候、土壤和植被因素对西藏不同天然草地类型的牧草含水量和牧草干鲜比的影响.结果显示:西藏天然草地牧草含水量介于32.22%~72.33%之间,干鲜比介于0.28~0.68之间.温性荒漠草原牧草干鲜比最大,暖性灌草丛干鲜比最小.牧草干鲜比随牧草冠层高度、物种丰富度和土壤总磷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植被冠层盖度、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年降水、生长季降水的增加而直线下降;牧草含水量对气候、土壤和植被特征因素的响应趋势与干鲜比相反.牧草干鲜比和牧草含水量与年均温、生长季温度之间均没有明显关系.总之,牧草干鲜比受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养分和降水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生长季降水量对牧草干鲜比和牧草含水量的空间变异解释度最高.

    草地类型气候梯度干鲜比牧草含水量土壤养分

    宁南山区雨养苜蓿地土壤水分、养分及根系分布特征

    王雁超吕雯汪星王永强...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雨养苜蓿地土壤水分、养分及根系分布特征,采用野外取样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对宁南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18a的苜蓿地0~720cm土壤剖面根系垂直分布、0~1000cm土壤剖面含水量、全氮、全磷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地200~1000cm范围土壤干化(Dried soil layer,DSL),平均含水量为7.11%,在0~1000cm范围土壤储水量(Soil water storage,SWS)较相近的旱作农田减少895.47mm;种植18a的苜蓿地根系和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一致,主要集中在0~120cm土层;表层0~120cm范围内土壤平均全氮含量为0.53g/kg、平均全磷含量为0.51g/kg,是0~1000 cm深度范围全氮含量平均值的1.9倍、接近全磷含量平均值.18a老龄苜蓿地0~1000cm土壤剖面含水量显著低于对照(农田);120~480cm土层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全磷含量在0~200cm土层显著低于对照.总体上看,与农田对比,苜蓿地干层厚度与根系分布深度更大,对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显著影响,这一特征对今后深入揭示半干旱黄土区草地深层土壤水分、养分、根系的协同关系,及实施人工草地科学经营发展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黄土丘陵苜蓿土壤水分土壤养分根系分布

    紫羊茅空间诱变SP1代单株材料田间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胡洁石凤翎高翠萍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代载人飞船搭载紫羊茅种子,返回舱在轨飞行67h,于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观测紫羊茅空间搭载材料回到地面后SP1代苗期及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变化,以筛选有益突变体.结果表明:(1)空间搭载紫羊茅SP1代当年的相对出苗率增加,第1片真叶生长速度加快,但相对成苗率和叶长均较对照低,生长受到明显抑制;(2)系统聚类分析表明,紫羊茅SP1代次年成熟期约10.1%的单株表现出明显变异,变异类型包括:株高和冠幅变大;生长减慢、株高变低、冠幅减小;小穗数、生殖枝数增多;单株种子产量增高等.由此可见,空间诱变导致紫羊茅SP1代出现了产量增加、植株矮化等一系列性状,有望筛选获得优异育种新材料.

    空间诱变紫羊茅SP1代表型性状

    甘南高寒牧区复种单播和禾豆混播草地光合性能的差异

    张文轩裴亚斌田新会杜文华...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秋播小黑麦为前茬作物,收获小黑麦后复种不同一年生植物(小黑麦单播,黑麦单播,燕麦单播,箭筈豌豆单播,禾豆混播:50%小黑麦+50%箭筈豌豆,40%黑麦混播+60%箭筈豌豆,50%燕麦+50%箭筈豌豆),研究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的差异,以明确复种单播和禾豆混播草地光合性能的差异,为筛选一年两季饲草生产技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复种混播50%小黑麦+50%箭筈豌豆和50%燕麦+50%箭筈豌豆草地的光合性能无显著差异,二者Pn、Tr和WUE均较高.50%燕麦+50%箭筈豌豆处理的水分利用率高于其余6个处理.因此,秋播小黑麦复种50%燕麦+50%箭筈豌豆草地的光合性能最佳.

    甘南高寒牧区单播禾豆混播光合性能

    刈割频率、混播比例和混播组合对盐碱地混播草地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刘启宇云岚陈逸凡郭宏宇...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内蒙古中西部轻度盐碱地,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分别与新麦草、缘毛雀麦、长穗偃麦草不同混播比例(豆禾比1:1、1:2、1:3)建植3年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设3个刈割频率(年刈割1次、年刈割2次、年刈割3次)研究不同刈割频率、混播比例和混播组合对牧草产量以及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频率与混播组合的互作效应对混播草地的牧草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主效应刈割频率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以年刈割2次牧草产量表现均为最高.3个混播组合在不同刈割频率下的竞争指数表现一致,均为豆禾相对产量大于1,相对产量总值大于1,苜蓿种间竞争率大于1,禾草种间竞争率小于1.不同混播比例组合在各刈割频率下的相对产量和相对产量总值表现为大于1,在3种刈割频率下苜蓿种间竞争率均随着禾草比例的升高逐渐增大,年刈割3次时禾草种间竞争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且豆禾以1:2混播时禾草种间竞争率较高.综合考虑,苜蓿与新麦草以1:2、苜蓿与缘毛雀麦以1:3、苜蓿与长穗偃麦草以1:1进行混播建植,且每年刈割2次更有利于维持稳定、高产的混播草地.

    混播草地刈割频率混播比例牧草产量种间竞争关系

    生长调节剂绿比多和浦绿对狗牙根耐荫性和草坪质量的影响

    胡瑜申乔萍徐倩刘宁芳...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生长调节剂绿比多(Isabion)和浦绿(Primo)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耐荫性形态和草坪质量的影响,以杂交狗牙根品种'天堂328'(Cynodon dactylon×C.transvaalensis cv.Tifgreen)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模拟遮荫条件下(对照:自然光;遮荫处理:遮荫率60%),叶面喷施绿比多(0.75和1.5ml/m2)和浦绿(0.075ml/m2),共10个处理,探讨其对相关草坪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狗牙根草坪草的冠层高度、叶长和节间长增加,草坪草的叶宽和茎粗变窄,草坪绿色指数和草坪盖度降低;0.75ml/m2绿比多(喷施2次)和0.075ml/m2浦绿(喷施1次)的组合处理,不仅降低了遮荫条件下草坪草的冠层高度、叶长和节间长,也提高了草坪草的叶宽和茎粗,以及草坪绿色指数和草坪质量,表明绿比多和浦绿能增强草坪草的耐荫性.

    浦绿绿比多狗牙根耐荫性草坪质量

    毛苕子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王俊云岚李珍高志琦...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2份毛苕子为试验材料,采用0、50、100、150和200mmol/L NaCl溶液分别在萌发期和苗期处理,测定萌发期盐胁迫处理下12份材料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活力指数和相对发芽指数.苗期模拟盐胁迫环境,对生长15d后的幼苗进行处理,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MDA含量、POD、SOD和CAT活性6个生理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对毛苕子的萌发期和苗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下12份毛苕子种质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均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SOD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叶绿素含量、CAT活性则随着盐浓度增加而降低.

    毛苕子萌发期苗期盐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