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院PIVAS抗肿瘤免疫调节用药医嘱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

    张丹穆殿平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免疫调节药物医嘱情况,探讨其不合理性和药师对不合理医嘱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院PIVAS 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抗肿瘤免疫调节剂静脉用药的医嘱进行统计,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指南分析不合理医嘱原因与占比、干预医嘱占比,并分析药师干预前、后的变化,整理调配和输注要点.结果 某院现有抗肿瘤免疫调节药物品种稳定,其中替雷利珠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用药频度较多.不合理医嘱数共54份,其中占比最高的类型为用法用量错误;药师对不合理医嘱的干预成功率达96.3%.结论 PIVAS药师对不合理医嘱的干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抗肿瘤免疫调节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同时为该类药物后续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

    免疫调节剂合理性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

    利伐沙班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分析

    陆莹严佳栋许蔡艳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某院住院患者利伐沙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7月~9月应用利伐沙班的住院患者资料,通过统计分析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联合用药、药物转换等情况,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共纳入198例应用利伐沙班的患者,平均年龄(69.82±13.08)岁,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占54.04%.其中,利伐沙班的应用与临床指南相符率仅为26.77%,住院期间出血发生率为3.54%.结论 利伐沙班实际临床应用与指南仍存在一定差距,而需要抗凝的患者病情及用药均较为复杂,需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以促进临床合理、规范使用.

    利伐沙班合理性评价

    卒中后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分析

    丑晓华姜道利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布情况,为指导卒中后癫痫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2月在徐州某三甲医院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的7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及不同因素对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 7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共进行117例次血药浓度监测,66例次(56.1%)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卒中类型、药物剂型、用药剂量及合并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合并使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后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标率偏低,用药方案要考虑卒中类型、年龄、药物剂型、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

    卒中后癫痫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心血管外科临床药师开展抗凝监护的成效探索

    李宇扬黄珈雯金伟军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外科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住院病例,旨在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145例,分为对照组和监护组.其中对照组67例患者由医生实施抗凝治疗方案.监护组7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临床药师抗凝监护.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情况、预警值发生率与及时处理率、患者出血或栓塞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监护组预警值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21%vs.52.24%),且预警值的及时处理率也高于对照组(100.00%vs.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出院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64.10%vs.5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院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现2例小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监护组(2.99%vs.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的抗凝监护服务可有效提高心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药师华法林抗凝监护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复发性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

    刘岩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复发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某院精神科收治的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3年,采用问卷调查表搜集对象的基线资料,根据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分为依从性良好组和依从性较差组,并根据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调查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的形式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69例患者中用药依从性良好30例(43.48%),复发患者46例(66.67%).性别、文化水平、病程、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是否有医疗保险、既往复发史、患者认为吃药是否有效、家属是否刻意隐瞒病情、照顾者的态度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P<0.05).性别、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饮酒习惯、监督者的监督角色、家庭或社会歧视是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问题比较普遍存在,疾病复发的潜在可能性也比较高,通过人口特征学资料予以干预,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关键.

    精神分裂症用药依从性复发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依从性因素及预防措施

    刘加云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依从性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17例COPD患者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依从性进行评价,比较不同依从性COPD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117例COPD患者中,依从性好82例(70.09%),依从性差35例(29.91%).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依从性差患者年龄≥75岁、小学以下文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0、未婚、COPD病程≥15年、[健康指数(体重指数、梗阻、呼吸困难、运动能力)](BODE指数)≥5、未随访、自费、经济较差比例高于依从性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依从性因素为:小学以下文化(OR=6.414,95%CI:1.014~21.654)、SDS评分≥50(OR=5.923,95%CI:1.125~23.562)、年龄≥75岁(OR=4.543,95%CI:1.643~12.765)、经济较差(OR=3.910,95%CI:2.018~13.675)、COPD病程≥15年(OR=3.246,95%CI:1.976~16.227).结论 COPD患者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依从性较低,影响因素复杂.临床应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依从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粉雾剂依从性影响因素

    河源市儿童用药风险因素调查研究及防范体系探讨

    李桥辉蓝雪容邱慧敏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用药情况,分析儿童用药风险因素并探讨河源市儿童用药防范体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结合文献调研的方式,以家长的视角回溯就医至服药的过程,收集和统计处理儿童及家长一般资料、 医师问诊、处方和医患沟通、用药指导、家长用药行为、隔代用药、自主用药、药品管理等资料,分析儿童用药风险因素的组成,对应各风险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并探讨风险防范体系.结果 河源市儿童用药风险因素主要由医师问诊和家长沟通过程、儿童用药指导和家长用药行为、隔代用药及药品保管等方面构成,导致儿童用药风险的原因可能是儿童用药监管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家长用药行为不规范等.结论 通过对儿童用药风险因素评估,提出相应防范体系,为儿童用药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以期达到降低儿童用药风险率以及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的目的.

    河源市儿童用药风险风险因素防范体系调查研究

    临床药师参与肾功能亢进儿童骨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张柳平高波苏克仁李秀云...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临床肾功能亢进儿童骨感染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某院收治肾功能亢进葡萄球菌引起的骨感染患儿抗感染治疗.病例1,年龄13岁,男,骨感染疾病类型为右胫骨近端骨髓炎,感染病原菌为猫葡萄球菌,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协助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先后给予注射用头孢唑林钠(1 g,bid)、注射用万古霉素(0.4 g,q6 h)、注射用万古霉素(0.5 g,q6 h)、注射用美罗培南(0.5 g,q8 h)、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0.6 g,q12 h)、米诺环素胶囊(米诺环素胶囊)+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0.6 g,q12 h,每次泵入8 h)、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0.6 g,q12 h,每次泵入8 h)对症治疗.病例2,12岁,男,髋关节滑膜炎,给予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 g,q8 h),血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给予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0.6 g,q12 h,每次泵入8 h)对症治疗,并密切监测患儿治疗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儿治疗后好转,且住院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出院后随访,患儿无疾病复发症状.结论 临床一旦发现类似感染应结合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特征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以有效控制病情.本文可为类似肾功能亢进葡萄球菌骨感染患儿提供治疗参考.

    肾功能亢进骨髓炎滑膜炎儿童利奈唑胺

    某院阿托西班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分析

    杨淋邓涛杨广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阿托西班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调取该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使用阿托西班注射液的全部病历160例,回顾分析其使用情况及用药合理性.结果 使用阿托西班注射液的160例患者中,88例(55.0%)用药符合药品说明书适应证,22例用药超出了说明书明确规定的孕周(24周~33+6周)(13.75%),44例(27.50%)用药属于说明书禁忌证用药;123例(76.87%)阿托西班的用法用量不符合说明书给药.结论 该院在使用阿托西班注射液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加强用药监管,促进合理用药.

    阿托西班注射液使用情况合理性分析

    826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吴静郑琨潘海涛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8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情况和特点,完善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预警机制,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8月连云港市东方医院主动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826例ADR报告中患者的基本情况、药物品种、给药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时间、ADR临床表现、累及器官或系统、ADR报告类型和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26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最易发生ADR(占55.21%);年龄<18岁的未成年患者(占31.84%)和≥60岁的老年患者(占25.79%)易发生ADR;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最易发生ADR(占84.38%);注射液给药剂型最易发生ADR(占71.07%);给药30 min内最易发生ADR(占59.8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ADR报告中最易累及的器官-系统(占47.70%).结论 患者年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给药剂型、给药时间均会导致ADR的发生,医务人员应尽早发现药物警戒信号,加强用药监护和药物ADR的监测,保障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药物警戒用药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