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疼痛情况的影响

    吴梦丽田玲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9月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程度、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SF-36中各个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腹痛减缓时间、退热时间、腰骶胀痛减缓时间、盆腔包块变小时间、白带减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IL-6、CRP的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加快临床症状的改善,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炎症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盆腔炎乳酸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疼痛情况

    维格列汀联合恩格列净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吴琦王慧娟谭昊冯松青...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联合恩格列净对 2 型糖尿病(T2DM)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2021 年 9 月就诊于端州区人民医院的 82 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41)和观察组(n= 41).对照组采用维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 24 周.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 24 周后血糖波动情况[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 2 小时血糖(2 hPG)、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 1β(IL-1β)]、氧化应激指标[24 h尿游离 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HbA1c、2 hPG、TNF-α、MCP-1、IL-1β、8-isoPGF2α、MDA均降低,HOMA-β、SOD、GSH-Px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格列汀联合恩格列净可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维格列汀恩格列净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新活素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陈琴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 1 月~2022 年 7 月治疗的 72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6 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新活素治疗)和对照组(36 例,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sST2、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 97.22%(35/36)显著高于对照组 77.78%(28/3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3.89%(5/36)、11.11%(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新活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进展,提升疗效,安全性较高.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新活素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分别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和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黄建华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分别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和格列美脲片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将 2021 年 11月~2022 年 11 月门诊纳入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282 例进行分组,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 141)、观察组(n= 141).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两组的血糖水平、BMI、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6.45%,高于对照组的90.0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餐后 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格列美脲片比较,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血脂以及胰岛素抵抗,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更为安全可靠.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磷酸西格列汀片格列美脲片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

    丙泊酚注射液联合依托咪酯用于俯卧位脊柱手术全身麻醉的效果分析

    王建华张建永徐进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注射液联合依托咪酯用于俯卧位脊柱手术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在天津市天津医院行俯卧位全身麻醉脊柱手术治疗的 180 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 90 例)与对照组(n= 9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 0.3 mg/kg+罗库溴铵 0.6 mg/kg+舒芬太尼 0.5 μg/kg进行麻醉诱导,术中再持续泵注依托咪酯 0.6 mg/(kg·h)+瑞芬太尼 15 μg/(kg·h)进行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前 10~20 min结束泵注.观察组静脉注射丙泊酚 1.5 mg/kg+依托咪酯 0.15 mg/kg+罗库溴铵 0.6 mg/kg+舒芬太尼 0.5 μg/kg进行麻醉诱导,术中再持续泵注丙泊酚 3 mg/(kg·h)+依托咪酯 0.3 mg/(kg·h)+瑞芬太尼 15 μg/(kg·h)进行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前 10~20 min结束泵注.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指标、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T1、T2 时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2 d及术后3 d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躁动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为14.44%,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俯卧位脊柱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中,应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能有效控制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护认知功能.

    丙泊酚依托咪酯俯卧位脊柱手术全身麻醉认知功能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

    许雪丽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9 月~2022 年 12 月收集的 80 例肺炎继发腹泻患儿分组,对照组 40 例进行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 40 例在阿奇霉素基础上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后生长抑素、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 67.50%的临床有效率相比,观察组 92.50%的临床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抑素、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长抑素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脱水纠正时间、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结论 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降低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水平,促进其症状恢复.

    肺炎继发腹泻阿奇霉素醒脾养儿颗粒症状改善

    黄体酮凝胶与利托君片对先兆早产的治疗效果对比

    梁金燕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体酮凝胶与利托君片对先兆早产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9月收治70例先兆早产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黄体酮凝胶治疗,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托君片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显效时间、延长妊娠时间、新生儿体重、Apgar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6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显效时间(51.10±2.34)h,对照组的显效时间(51.36±2.47)h,两组显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延长妊娠时间(24.15±1.78)d、新生儿体重(2 542±148)g、新生儿Apgar评分(8.68±1.27)分均优于对照组延长妊娠时间(17.52±1.56)d、新生儿体重(2 213±137)g、新生儿Apgar评分(8.02±1.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7.14%(6/35)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42.86%(1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凝胶治疗先兆早产较利托君片而言,临床疗效更加显著,通过延长妊娠时间,更利于胎儿发育,从而有效改善临床指标,且用药安全.

    黄体酮凝胶利托君片先兆早产

    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单纯化疗联合放疗的疗效观察

    孙伟任栎冰李成奎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单纯化疗联合放疗对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符合条件的颅内恶性胶质瘤患者 76 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采用替莫唑胺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复发时间、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CBR、ORR及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1 年、2 年、3 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和中位复发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反应、粒细胞减少、贫血、骨髓抑制及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较单纯化疗用于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颅内恶性胶质瘤替莫唑胺单纯化疗放疗生存率

    罗米司亭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理作用

    崔浩张晓光程泽能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罗米司亭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附属医院 2022 年 1 月~12 月收治的 100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罗米司亭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外周血小板计数(PLT)、肌酐(Cr)水平、生活质量、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0.00%,高于对照组的 6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LT、Cr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1 周后两组患者PL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 21 周后两组患者C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 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00%与对照组的 8.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米司亭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PLT、Cr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相对较高,不易增加严重的不良事件.

    罗米司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小板生活质量不良事件

    甲硝唑、诺氟沙星、地塞米松三联用药与樟脑苯酚抑菌溶液治疗慢性根尖炎的疗效研究

    周航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硝唑、诺氟沙星、地塞米松三联用药与樟脑苯酚抑菌溶液治疗慢性根尖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口腔科 2020 年 6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 80 例慢性根尖炎(80 颗患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 40 例,40 颗患牙)和对照组(n= 40 例,40 颗患牙),其中观察组采用甲硝唑、诺氟沙星、地塞米松三者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樟脑苯酚抑菌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周指标水平、疼痛反应、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指标(PD、SBI、PL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痛或轻度疼痛占比为 32.50%(13/40)显著高于对照组 10.00%(4/40)(P<0.05);观察组重度疼痛占比 17.50%(7/40)显著低于对照组 45.00%(18/40)(P<0.05),两组中度疼痛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1β、TNF-α、PGE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2.50%(37/40)高于对照组 67.50%(27/40)(P<0.05).结论 甲硝唑、诺氟沙星、地塞米松三联用药相比樟脑苯酚治疗慢性根尖炎的临床总有效率更好,在改善牙周指标水平和炎症反应方面及减轻疼痛感方面优势更明显.

    甲硝唑诺氟沙星地塞米松樟脑苯酚抑菌溶液慢性根尖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