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传媒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半月刊

1671-0134

cmkj@xinhua.org;hanzg@xinhua.org

010-63071478/4927

100031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97号

中国传媒科技/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查看更多>>《中国传媒科技》月刊,原名《中国新闻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的一本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报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资料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出版发行及其设备的现代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突出新科技、新产品、新工程、新应用的传媒,加强媒体决策人、编辑记者、技术工作者、设备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企业与用户之间交流信息、加深了解的桥梁。《中国传媒科技》诞生于1993年。自创刊之日起,她就以专业服务中国百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科技杂志。从信息技术推动传媒行业全面进步这个角度切入,十余年来《中国传媒科技》秉承“立意严肃、观点前瞻、通俗易懂、先进实用”的一贯风格,致力于对当代中国传媒科技发展问题的独立判断以及深刻剖析,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媒体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是一份真正能够在中国传媒发展过程中起到引导与参谋作用的权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汇聚行业智慧 推动深度融合——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综述

    《中国传媒科技》编辑部
    2-5页

    纪念回顾748工程50周年

    王豹臣
    6-7页

    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媒体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净陈旭管
    8页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传媒业:内涵、塑造与调适

    王佳航卢雪尧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传媒业发展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给传媒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方法]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入手,本文探讨何谓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给传媒业带来何种影响,发展传媒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方法等问题。[结果/结论]新质生产力是第四次技术革命背景下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不断创新变革,调适生产关系,完成传媒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

    新质生产力智能技术高质量发展数据传媒业

    主流媒体AI Agent——下一代智能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的锚点

    蔡津津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AI Agent成为突破人工智能应用瓶颈、赋能生产力并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其自主性特征让人工智能进一步掌握了内容话语权和传播主导权,主流媒体需要寻找智能时代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方式,明确智能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的形态与主流媒体着力点。[方法]通过剖析AI Agent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分析AI Agent的特征及整体技术生态,对比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的特征,形成对智能全媒体技术格局的构想,预测对主流媒体带来的冲击,结合人工智能的内生缺陷和初现苗头的风险挑战,定位主流媒体的机遇和新阵地。[结果]随着AI Agent贯穿"策采编发"与内容服务转化全流程,主流媒体受到与用户失联、对内容失控、在传播中失声、在主阵地中失位的冲击,但人工智能内生缺陷导致的风险,也为主流媒体带来了机遇和新阵地。[结论]主流媒体需要转变思路,锚定AI Agent供给侧,用主流价值引导人工智能,开辟可信内容秩序守护者、健康内容生态促进者、内容空间安全治理者、社会理性稳定舆论引导者、智能内容空间交流合作普惠者五大智能时代主阵地。

    AIAgent新质生产力主流媒体多模态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舆论引导

    以新质生产力为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引领力和创新驱动力

    戚雪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在各领域的快速渗透,研究分析广电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对精准把握未来趋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分析广电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梳理国内外视听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和竞争格局,提出我国广电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对策建议。[结果]广电行业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和内在动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加快形成广电新质生产力,已成为行业内外的战略共识与迫切需求。[结论]培育和发展广电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转型、以内容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以优化生态拓展发展空间、以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注入强劲动力。

    广电视听新质生产力主流媒体人工智能AIGC

    以"新"赋能 乘"效"而上——出版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回顾

    李广宇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的新质态,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为出版业发展带来全新动力与方向指引。出版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事关出版业的发展质量与未来走向。新质生产力赋能出版业的着力路径与高质量发展的状况是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方法]本文立足于近年来出版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业务实践,围绕出版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效率,通过阐释总结新质生产力赋能出版业的发展实绩进行探究。[结果]新质生产力从多角度、多层次赋能出版业,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结论]需要推进协同发展、建立培育新质生产力机制和把握好内容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出版业新质生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驱动下传媒新质生产力和盈利模式研究

    苏立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一代数字技术对构建传媒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推进创新盈利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方法]基于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理论归纳等方法,梳理传媒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关键要素及技术构架。[结果]构建传媒新质生产力,进而推动媒体转型升级,需要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变革创新、数据要素的创新配置,以及"媒体+产业"的深度融合。[结论]数字技术对构建传媒新质生产力具有关键作用,对推动盈利模式多元化、实现"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驱动数据要素传媒新质生产力盈利模式媒体+产业

    气象政务微博内容的破圈与融合研究

    刘轻扬杨兴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近十几年,包括气象行业在内的政务微博快速发展,然而气象行业存在一定专业壁垒,且服务融合度仍有不足,这让气象微博内容"破圈"传播存在诸多困境,本文旨在提升气象政务微博的影响力和服务质量。[方法]重点运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以政务微博近三年政务影响力均在前列的"中国天气""广东天气"为例。[结果][结论]研究气象政务微博内容的破圈与融合的现状以及问题。探索如何以用户思维聚拢受众,打破圈层和"信息茧房"并提出思考建议。

    气象政务微博传播破圈融合科普政务微博

    从《明日方舟》看国产手游的跨媒介叙事实践

    佘菁琦郑约翰
    37-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聚焦跨媒介叙事理论,以国产手游《明日方舟》为例,探究国产手游如何借助跨媒介叙事策略延续游戏生命力的创新路径。[方法]通过文献梳理、案例分析法围绕国产手游《明日方舟》的故事主体、媒介运用、用户层面以及故事世界性的延展探讨其具体的跨媒介叙事实践。[结果]《明日方舟》为玩家提供了立体、多元的故事体验,形成了跨媒介雪球生态。其中"集体智慧"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现,使故事能跨越不同媒介获得持久的生命之能,从而延续了游戏本身的生命力。[结论]如今,国产手游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休闲娱乐,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文本"叙事特征。跨媒介叙事策略为国产手游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或将为我国游戏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跨媒介叙事国产手游《明日方舟》游戏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