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传媒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半月刊

1671-0134

cmkj@xinhua.org;hanzg@xinhua.org

010-63071478/4927

100031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97号

中国传媒科技/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查看更多>>《中国传媒科技》月刊,原名《中国新闻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的一本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报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资料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出版发行及其设备的现代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突出新科技、新产品、新工程、新应用的传媒,加强媒体决策人、编辑记者、技术工作者、设备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企业与用户之间交流信息、加深了解的桥梁。《中国传媒科技》诞生于1993年。自创刊之日起,她就以专业服务中国百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科技杂志。从信息技术推动传媒行业全面进步这个角度切入,十余年来《中国传媒科技》秉承“立意严肃、观点前瞻、通俗易懂、先进实用”的一贯风格,致力于对当代中国传媒科技发展问题的独立判断以及深刻剖析,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媒体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是一份真正能够在中国传媒发展过程中起到引导与参谋作用的权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服务架构下新华社两级监控系统设计与实践

    张煜东张飞飞孙玉哲康洁...
    134-137,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解决微服务架构下,统一监控国产基础软硬件产品种类多、数量大而导致的监控运维工作难度大的问题。[方法]本文基于Prometheus和金蝶运维监控平台,设计并实现一套企业级的信创平台两级监控系统技术方案。[结果]从而在系统或者服务不可用时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并通知运维人员进行处理。[结论]两级监控系统实现了信创环境软硬件的监控,并将监控项接入新华社统一运维监控系统提升运维效率,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监控系统信创金蝶Prometheus运维

    数字时代新闻报道的技术融合与传播效果

    常欣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标]希望通过研究报道技术在数字时代的融合以及对新闻传播成效的影响,剖析新闻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应用技术达到提高信息传达质量与效率的目标。[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案例深度分析、对比数据等方法,深度研究数字科技(如大数据、AI、VR等)如何在新闻提供中得以应用,并详细讨论这些科技是如何影响新闻内容创作、处理、发布和接受等过程的。[结果]研究发现,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也增强了新闻传播效率与受众参与感。然而技术的应用同时提高了新闻的质量,也引起了关于信息的准确性和新闻伦理的热烈讨论。[结论]数字科技的融合明显提升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也对新闻业提出了挑战。未来,新闻行业需要更注重科技应用与新闻伦理,以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数字时代新闻报道技术融合传播效果人工智能

    浅谈融媒体平台技术应用——以草原云为例

    段贵金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融媒体平台技术可以实现采编人员协同、高效、快速、精准的"策、采、编、译、转(转写)、发、播、评、享、管"的全流程媒体生产发布监测管控等功能。[方法]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构建"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次制作、多元发布、科学评价"的融媒体平台。[结果]应用融媒体平台技术建设"草原云"融媒体平台,实现了全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媒体融合业务平台、覆盖全区媒体的统一指挥监管平台、全区最全面的用户大数据平台。[结论]融媒体平台将会更加注重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并结合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以提供更加全方位的内容体验。

    融媒体云平台媒体发布检索

    虚拟制作技术对影视美术创作的影响分析

    方思远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虚拟制作"技术在当今影视美术中的应用,探讨此技术的出现给影视美术创作者带来的影响,为今后的影视美术创作总结相关经验。[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和实例分析的方法,通过介绍虚拟制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结合具体的影视项目案例以及笔者本人的原创案例,展示了虚拟制作技术在影视美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和影响。[结果]这种技术的出现为影视美术创作者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视效解决方案,它的非线性视效流程和虚幻引擎实时技术,突破了动态视觉艺术的创作边界,在工作效率和效果上都得到了更好提升。然而,虚拟制作技术仍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需要持续创新与发展。[结论]虚拟制作技术通过后期视效前置,改变了传统的影视美术创作工作流程,提高了效率并拓展了创作空间。此外,它也解决了资源和成本问题,促进了全球美术团队的协同合作。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虚拟制作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将更加深入地影响影视美术创作的各个方面,并为影视艺术作品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意义。

    影视美术虚拟制作实时渲染电影技术场景设计

    新媒体技术对报纸杂志传播模式的创新与影响研究

    张玲丽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探究新媒体技术如何创新报纸杂志的传播模式,并评估其对行业的影响。[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重点研究 2023 年杭州亚运会期间传统报业媒体的融合与创新。[结果]新媒体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互动性,丰富内容呈现方式,促进媒体品牌形象的更新。[结论]新媒体技术对报纸杂志的传播模式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为传统媒体提供了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新媒体技术传统报纸杂志数字化转型

    AI虚拟主播在新闻内容编辑中的创新应用——以萧山日报AI虚拟主播"小韵"为例

    周婷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数字技术下的AI虚拟主播新闻应用与融合新闻报道的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萧山日报新媒体矩阵利用AI技术打造了虚拟主播"小韵"。在新闻内容编辑环节和流程上,以及重大主题报道中,虚拟主播技术的运用不断在融合媒体产品中进行创新应用,服务新闻报道。[方法]综合应用文献调查法、观察法、内容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本课题进行论述和阐释。[结果]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催化了"技术+内容"融合质变,推动了媒体内容生产流程的重塑,为编辑记者提供了内容生产智能化流程,推动了跨媒介和跨平台的信息聚合。[结论]AI技术赋能媒体融合,不仅实现了全媒体探索与实践的持续深化,也起到了助推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传媒和科技领域互相结合的全新尝试。

    虚拟主播技术赋能萧山日报融合发展传播价值

    大模型发展回顾与展望

    郭全中杨元昭
    159-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