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传媒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半月刊

1671-0134

cmkj@xinhua.org;hanzg@xinhua.org

010-63071478/4927

100031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97号

中国传媒科技/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查看更多>>《中国传媒科技》月刊,原名《中国新闻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的一本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报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资料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出版发行及其设备的现代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突出新科技、新产品、新工程、新应用的传媒,加强媒体决策人、编辑记者、技术工作者、设备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企业与用户之间交流信息、加深了解的桥梁。《中国传媒科技》诞生于1993年。自创刊之日起,她就以专业服务中国百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科技杂志。从信息技术推动传媒行业全面进步这个角度切入,十余年来《中国传媒科技》秉承“立意严肃、观点前瞻、通俗易懂、先进实用”的一贯风格,致力于对当代中国传媒科技发展问题的独立判断以及深刻剖析,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媒体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是一份真正能够在中国传媒发展过程中起到引导与参谋作用的权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时代智能排版软件应用下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路径探析

    武玥彤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出版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同时排版软件也随之更新升级.智能排版软件通过功能的不断优化升级以达到更加丰富的编排效果,有效保证印刷效果的准确性,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全、更好、更及时的精神食粮.为了能够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融合,更好地适应期刊发展步伐,对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列举法与分析对比法相结合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数据和案例,以期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结果]智能排版软件的优化升级,为出版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顺应形势变化,提高自身工作素质,提升工作能力.[结论]文化数字化时代智能排版软件的应用下,各编辑在提高编校质量的同时,更应提高创新性思维,加强数字营销能力,更好地向读者呈现科技期刊文化成果,为加快科技期刊媒体融合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数字化智能排版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提升路径

    建设API网关对广电的必要性

    马小林
    135-138,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媒体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广电领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安全挑战,本文强调了建设API网关在应对这些挑战中的必要性,从促进系统集成、提升业务效率、增强系统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广电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首先建立API网关系统,其次建立采用标准化的多种协议和数据格式,让其多种系统对此标准能够达到完美适配,最终扩容系统可无缝衔接,减少定制化对接成本.[结果]API网关允许不同的软件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和交互,统筹采用标准化的协议和格式以及自定义,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在广电领域中,API被广泛应用各种设备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通过广电API,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集成不同的服务和应用,实现数据的快速交换和处理.[结论]本文主要探讨了媒体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此外,还提到了建立融媒中心,并引入API网关系统来实现不同平台、不同业务、不同设备之间的互通互联.媒体深度融合是未来的趋势,通过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和融媒中心,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API网关节约成本安全隐患数字化转型

    进化与递归:虚拟主播的演替与主体性

    王天一彭冬雪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探索虚拟主播的演化进路,分析在虚拟主播技术框架下人与媒介的主体间关系,为类人智能媒介的发展应用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梳理虚拟主播的演进路径,运用媒介研究的多重视角探讨虚拟主播主体性的特征、来源与发展趋势.[结果]虚拟主播在发展历程中显示出玩具的主体性、融合的主体性与机器的主体性,以人格化、具身性和情感性为主要的媒介特征."人性化趋势"与"自反性递归"是虚拟主播媒介演进的一体两面,反映了人的主体性与媒介主体性的互构.[结论]虚拟主播具有超越传统音视频媒介的能力,以及在新尺度下形构社会的可能性,是从人类从"视听域"进入下一个媒介域的中间环节.

    虚拟主播智能主播媒介进化虚拟数字人

    基于ChatGPT的出版知识服务系统建设思考

    哈爽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ChatGPT是一种基于NLP技术的大型语言模型,其能力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搜索引擎和问答系统,本文结合ChatGPT及其相关技术对如何构建出版领域知识服务系统进行思考.[方法]本文将探讨利用ChatGPT技术构建出版知识服务系统的核心,并对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结果]为融合出版发展提供思路.[结论]出版社天然具备优质的知识服务基础,如今大模型如ChatGPT等的发展,将会成为融合出版的加速剂.

    ChatGPT编辑出版知识服务数据挖掘大模型

    5G技术促进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的实现

    焦旸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中 5G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本文分别探讨 5G技术对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的影响,分析5G技术促进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的价值体现,并从抗干扰措施的应用、研究技术投入、整合传媒资源、开发新的媒体产品和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探究 5G技术促进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的路径.[结果/结论]经过分析发现,通过采取提高抗干扰措施的应用、加大更多研究技术投入、整合传媒资源和及时更新 5G移动通信技术、开发基于 5G技术的媒体产品和服务、建设专业的 5G技术人才队伍等措施,有助于5G技术优化与升级,推动移动通信与广播电视领域创新发展.

    5G技术移动通信广播电视融合

    报业媒体数字资产管理技术与构建

    段贵金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媒体数字资产管理技术可以实现报业历史报纸、图片及视频的数字阅读和智能化的检索服务.[方法]使用扫描、修图、文字识别、校对、PDF制作、信息提取、智能关键词标注、XML文件制作、人工智能等工艺方法,最终生成可编辑、检索的用于数字阅读系统的规范化数据.[结果]通过媒体数字资产管理平台向社会应用,提升了报业的内容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了报业新闻事业和对外宣传事业的发展.[结论]建设媒体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流程、实现媒体资源的统一管理.通过对媒体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存储,进而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资源共享和协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协同作业能力.实现对各类媒体资源的全面管理和维护,保障媒体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数字化媒体数字资产管理存储检索

    AI作为策划者:ChatGPT新闻生产应用研究——以凤凰卫视电视新闻为例

    宋启明赵艳明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究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闻机器人作为新的技术工具如何深度嵌入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实践并产生影响.[方法]本文基于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角,以凤凰卫视电视新闻节目《新闻鉴证组》的新闻生产为案例,结合深度访谈的方法.[结果]厘清凤凰卫视电视新闻生产流程,以及ChatGPT介入这一流程带来的新变化.[结论]认为ChatGPT以更深入、更多样化的形式参与到新闻节目的采编流程当中,"人工智能+媒体"已经成为当下新闻生产的新语境.新闻生产者需要破除技术神话,把控技术使用尺度,以人类主导技术实践,从而形成人机结合、人机协同的有效路径.

    ChatGPT人工智能机器人新闻凤凰卫视《新闻鉴证组》

    解蔽、连接与嵌合:乡村振兴语境下青年媒介实践的三重逻辑

    赵红勋王佳慧
    159-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