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测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测试
中国测试

高洁

双月刊

1674-5124

zgcsjs@163.com

028-84404872;84403072

610021

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10号

中国测试/Journal CHINA MEASUREMENT & TESTING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测试》创刊于1975年,是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期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担任主编,毛二可等30多位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担任期刊的特邀编委和编委。 《中国测试》以追踪测试领域学科发展前沿,阐释测试理论方法和测试实践应用之精髓为宗旨,是集国民经济多行业、多领域、多学科测试技术特色为一体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期刊先后被收录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 ·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综述与研究报告、国家基标准研究、 计量检定与校准测试、产品质检与标准研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仪器仪表与传感技术、化学分析与生物技术、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辉光放电质谱法测定合金钢中各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

    汤云腾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辉光放电质谱法(GDMS)分析合金钢中元素相对灵敏度因子(RSF),优化放电电流、气体流量和预溅射时间等条件,排除质谱干扰并选定合适同位素.研究不同放电条件对元素RSF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基体下RSF的差异.通过合金钢标准样品建立回归曲线,获得校正后的相对灵敏度因子(RSFsteel),用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放电气体流量是元素RSF的主要影响因素,轻元素RSF随放电气体流量增加而减小,重元素RSF随放电气体流量增加而增大.合金钢基体下的大部分元素RSF小于其标准RSF,经RSFsteel校正的测量值与参考值间的相对偏差低于 1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

    辉光放电质谱法合金钢相对灵敏度因子

    水流速装置比对传递标准的评价方法研究

    周书恺刘源胡鹤鸣刘铁军...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流速装置是各式流速仪的检定校准装置,为考察各实验室装置量值复现的准确性,可实施装置间的计量比对.拟选用两台测速原理不同的流速仪作传递标准,针对仪器的测量重复性、长期稳定性和安装条件等在传递过程中会对比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开展实验,并完成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在规定的考察时间和流速范围内,两台新流速仪做相同流速点测试实验.LS1206B转子式流速仪在测试中测量重复性保持在 0.1%以下,稳定性在 0.5%范围内,较之于Vector性能表现更好;LS1206B的水力螺距测量不确定度在高流速下更小,其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有标准装置引入的流速不确定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和仪器安装偏角引入的不确定度;若实际安装时偏角较大,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进而影响比对结果.另一台Vector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在良好的信噪比环境下,重复性和稳定性都在1%以内,其不确定度来源有装置引入的流速不确定度和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水流速装置计量比对传递标准不确定度评价

    管道中激发L(0,2)导波的EMAT结构设计及优化

    赵云伟王悦民汤槟晖许鉴鉴...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声导波在管道中传播时具有多模态特性,导致超声导波检测的回波信号复杂难以分辨.依据EMAT激发机理和纵向超声导波的波结构特性,设计一种周期性永磁铁组以增大洛伦兹力轴向分量、减小径向分量,激励纯净的L(0,2)模态导波.研究永磁铁宽度对L(0,1)模态抑制效果的影响规律,得到控制效果较好的永磁铁宽度.结果表明:相比传统EMAT,新型EMAT对L(0,1)模态抑制效果显著,L(0,2)模态与L(0,1)模态峰值之比是传统EMAT的7.62倍.

    非铁磁性管道纵向导波洛伦兹力模态控制

    头部血压连续检测算法研究与系统设计

    苏文鹏庞宇
    103-11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压参数是医学中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在病理分析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头部的血压变化不仅反映了头部血液供给是否充足,还体现着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因此对于头部血压的实时检测十分必要.针对头部血压测量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的可穿戴头部血压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法.通过光环境传感器获取额头处的脉搏波信号.采用数字滤波器滤除额头处脉搏波信号的高频噪声、小波滤波法去除基线漂移、差分阈值法提取脉搏波波形特征,最终逐步回归拟合得出血压的计算模型.该系统采用可穿戴设计,经测试比较,与血压测量金标准的水银血压计听诊法测量血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特征参数测定法血压测量基线漂移差分阈值

    应用脉冲回波的避雷线断线检测系统研究

    王金明刘磊张飞李忠虎...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高效率、低成本地检测风力发电机组桨叶避雷线断线位置,设计基于脉冲回波的避雷线断线检测系统.该系统以单端行波法为原理,由信号发生模块,传感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四部分构成.信号发生模块负责产生行波脉冲信号,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回波信号,信号采集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回波信号处理转化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负责分析回波信号,判断故障类型和故障点位置.该文对各个模块的电路和性能参数进行设计,搭建整体的检测系统.经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精准的实现断线判断,并获得断线位置,测量误差精确到0.5 m以内.

    叶片避雷线行波法罗氏线圈回波断线位置

    面向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承力系统安全检测的力传感器设计

    刘源熊鹏文曾云飞龚文凯...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输电线路铁塔组立工艺在承力系统吊装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主要依赖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人工监测以及视频监控等方式,严重缺乏直观可视的保障手段;在针对施工过程受力检测方案中,缺少适配范围广,安装简便,与现有工艺结合性强的设备.为解决上述问题,在铁塔组立吊装过程中,选择抱杆、钢丝绳和卸扣主要承力部件作为检测对象,检测包括抱杆姿态、钢丝绳张力和姿态、卸扣所受拉力和姿态等数据;与传统串联型力传感器相比,该文在不改变钢丝绳外在结构的情况下,依靠绳索端固定的卸扣实现准确的力感知;针对D型卸扣设计可包覆、可拆卸专用的触感单元支架,然后通过受力分析与仿真,得到施力下的力敏感区域,并将应变片贴置于力敏感区域.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证明该文设计的力传感器能够实现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承力检测.

    铁塔组立抱杆钢丝绳力传感器

    面向深部位移监测的无线数传系统研制

    姚龙尹相力刘兴赵炜...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地质体内深部位移监测系统广泛使用的RS485总线等有线通信方式存在的线缆易老化、易拉断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磁感应(magnetic induction,MI)和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LoRa)的面向深部位移监测的无线数传节点.系统基于STM32低功耗控制器和AS3933磁感应唤醒接收芯片以及E22-400T22S通信模组,采用链式拓扑网络与星型拓扑网络组合方式,实现高稳定性、远距离、低功耗的透地通信链路,以解决深部位移监测中的数据传输问题.测试结果表明,该数传系统可实现无线透地通信(单一通信节点至少 2.6 m),通信节点功耗低(电压 3.6 V,休眠状态工作电流 0.13 mA,正常工作状态 20.50 mA,连续发射状态 372.03 mA).能够有效解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数据传输问题.

    深部位移监测透地通信磁感应通信低功耗

    单侧热绝缘热流计校准装置的研制

    王海涛文萌董亮孙云飞...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流计是量化热能转移的仪器.为解决非对称平面热流计、热流传感器校准的难题,基于绝对法原理,对保护板法进行改进,建立一种单侧热绝缘的热流计校准装置,由主加热器、绝热层、保护加热器、功率输出系统、温度反馈调节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装置可溯源至标准功率计.在 400~1000 W/m2 范围内对装置进行验证,测试结果与传统保护板法热流计校准装置标定结果基本一致.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电流源偏差、背向和侧向热损失、蓄热损失、测量重复性、面积不一致、装载方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经过实验和分析,该装置的不确定度可以达到3%以内.

    计量热流计校准装置单侧热绝缘

    架空地线电磁脉冲除冰装置参数优化

    黄欢杨旗吴建蓉蒋兴良...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2008年南方大面积冰灾之后,我国针对输电线路除冰开展广泛研究.由于地线电气参数和接地性质,无法对其实施短路融冰,因此地线除冰是输电线路覆冰中的一个难题.针对架空地线覆冰问题,该文设计并研制电磁脉冲除冰装置和电磁脉冲力冲量测量装置,绕制同心单层饼式结构线圈,分析各种参数变化对脉冲效应的影响,并计算除冰装置的能耗.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脉冲线圈匝数下,可以通过增加除冰目标物的厚度、提高脉冲电容器组电压、减小除冰目标物与脉冲线圈之间的间隙等方法,使电磁脉冲力冲量增加;随着电磁脉冲效应的增强,能够有效去除目标物的覆冰从而降低功耗.

    电磁脉冲除冰线圈

    变电站内SF6分解物检测追踪系统设计

    王建邦喇元
    14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六氟化硫(SF6)气体分解与泄漏现象日趋严重,给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对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为快速有效地对SF6 气体的分解物(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等)进行检测并定位泄露源,该研究基于高级精简指令集计算机(advanced RISC machine,ARM)控制器设计了可以检测以上两种主要有毒气体的电子鼻系统.接着以模拟退火算法为基础,提出气体烟羽追踪方法,旨在解决气体泄露源定位问题.气体浓度检测实验表明,相比MX6商业电子鼻,该文自制的电子鼻系统的气体浓度检测相对误差在0.7×10-6 以内,可以有效地检测以上两种有毒气体.此外,考虑到以上气体具有毒性,以乙醇气体为气味源进行了气体烟羽追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实时性较好,平均定位误差只有 0.63 m.以上实验证明该设计的电子鼻及模拟退火算法能够满足移动机器人进行SF6 分解气体泄漏检测的应用需求.

    SF6分解气体烟羽追踪电子鼻模拟退火算法泄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