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陈丽声

双月刊

1003-5052

cls.2006@163.com

022-23312219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148号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Rural Enterprise Hygiene
查看更多>>卫生科普刊物。主要登载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普及劳动卫生、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的专业知识,指导城乡企业搞好生产促进城乡企业的健康发展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心衰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影响

    魏绍震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的心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探究患者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衰合并营养不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再住院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ALB、TRF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NT-proBNP、LVEF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再住院率和1年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衰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能取得较好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以及死亡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肠内营养营养不良老年心力衰竭预后

    健康生活方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干预效果

    朱宝杰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为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干预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社区护理,研究组实施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优良率、血糖水平及血压水平.结果 研究组遵医行为优良率为95.0%,高于参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92,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3.6±6.7)分,高于参照组的(72.9±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2,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生活方式应用于社区慢性病患者中,能够督促患者严格遵照医嘱健康生活,防止对其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促进血糖以及血压的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社区医院慢性病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实施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田恬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市胸科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护理前后生理及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展开分析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2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0,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不仅有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还能促使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预见性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

    1例小儿脑血管畸形复合介入围术期护理效果

    焦琨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1例小儿脑血管畸形复合介入术配合和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充分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物品耗材的保障,术中高效的配合,全程动态管理手术间人员、合理的器材布局,掌握小儿脑血管畸形复合介入术护理干预方法,并进行娴熟操作,术中留意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术中严格肝素化,预防术中并发症;术后严密观察患儿意识状态、瞳孔及血压变化;加强穿刺部位的巡视观察,防止渗血及皮下血肿,掌握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 患儿在医护团队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高质量的手术配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问,提升手术效率及安全性,可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应激反应以及不良影响.结论 复合手术的开展需要临床科室、导管室与手术室相关医护技人员共同配合,应用多学科团队合作对手术患儿开展护理干预,利于提升患儿的医疗效率以及护理质量,围术期医护团队的密切配合和科学护理是脑血管畸形复合介入治疗成功的有效保证.

    小儿脑血管畸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合介入术护理配合护理质量

    2018-2022年天津市津南区宫颈癌筛查情况分析

    郑云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落实适龄女性的"两癌"免费筛查工作,对2018-2022年天津市津南区的宫颈癌筛查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2022年间对津南区35~64岁女性开展宫颈癌筛查,将筛查结果录入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妇女病查治管理系统,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2018-2022年津南区共有47 021例女性接受宫颈癌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为0.33%,宫颈癌检出率<0.01%,5年间癌前病变检出率有一定上升趋势;(2)筛查异常转诊患者中,阴道镜、组织病理学的平均实查率在92.35%、94.56%;(3)2018-2022年津南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平均早诊率为99.36%,各年份间的早诊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合并妇科炎症女性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津南区2018-2022年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有一定上升趋势,宫颈癌早诊取得了一定成绩,需继续加强适龄女性的宫颈癌筛查知识普及.

    宫颈癌筛查情况临床特征

    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梁燕珍梁宝珍周慧敏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实际影响,探究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躁狂状况、抑郁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在护理后的躁狂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情志功能、社会功能、心理评价、体质评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躁狂和抑郁现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双相情感障碍生活质量影响

    综合护理对ICU患者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利卓勋晏莹陈玉珍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综合护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消化系统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ICU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2,P<0.05).观察组消化道感染率为3.33%、切口感染率为0.00%、腹膜感染率为6.67%,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0.00%、13.33%、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43、4.286、4.32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5,P<0.05).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有效提高了 ICU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率得以提升,进而减少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提升,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综合护理护理满意率消化系统感染并发症

    肺康复训练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

    谢梦瑶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1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研究的顺序,将单号患者纳入对照组,双号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肺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康复训练有效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效果较为理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肺康复训练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科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

    苏璐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CNP)针对性护理在精神科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以提高精神科患者保护措施.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精神科常规约束管理干预,研究组采用CNP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约束结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约束结束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常规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1,P<0.01).研究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6,P<0.01).结论 实施CNP的针对性护理,患者实施约束时间缩短,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增加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能提高约束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精神科患者护理中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针对性护理精神科患者保护性约束

    心理护理对改善门诊换药患者疼痛程度的效果

    赵娜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门诊换药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对疼痛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1月天津市宁河区芦台医院门诊收治的换药患者100例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护理满意率、疼痛程度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0,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0,P<0.05).结论 于门诊换药患者中予以心理护理可发挥明显效果,对并发症具有良好预防作用,有利于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门诊换药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满意度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