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郑健超

旬刊

0258-8013

csee@epri.sgcc.com.cn

010-82812535

100192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CSE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旬刊)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流学术期刊,国家一级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64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科院协办。主要报道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电及动力工程、电工电机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在动力与电力工程类期刊中,其总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等各项指标连续多年来位列第一。2007年学报由半月刊改成旬刊,分电力系统、发电和电工电机三册,每月5、15、25日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委会由专家63人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外籍院士2人,外籍编委7人,主编是中国工程院郑健超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被8种国内检索系统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被5种国外检索系统收录: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M);日本科学技术社(JST);哥白尼索引。在广大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多年来在动力与电力学科及期刊界享有盛誉:自2002年获得第一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以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一直保持此称号,是国内6000种科技期刊中为数不多的连续多年获此殊荣的期刊之一;《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2006年来连续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期刊;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1996、1992年均获全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2年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3年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7—2008年学报共有3篇文章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有4篇论文入选“200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03—2005年每年1篇文章获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6年、2007年分别有2篇、3篇文章获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8年有6篇文章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获得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力系统摇摆方程的近似解析解及分析

    李京甘德强李振垚刘新元...
    4589-4600,中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开展大扰动背景下电力系统摇摆方程的近似解研究。首先,在摇摆方程自身正弦耦合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泰勒展开公式,给出其摄动形式的一般化多项式型矩阵描述;其次,考虑电力系统稳定过程中的多阶段特性,分别采用线性系统理论和正则摄动技术给出摇摆方程在故障中、故障切除后的近似解析解;然后,分析近似解的结构,揭示电网稳定运动形态特征的数学基础,并论证受扰系统功角摆幅的单调性规律;最后,IEEE 3机9节点系统、IEEE 10机39节点系统的算例验证所提方法及分析的有效性。

    摇摆方程近似解析解正则摄动暂态稳定

    大扰动下电力系统惯性时空分布特性的表征形式初探

    李卫东丁奇力
    4601-4614,中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有关于系统惯性时空分布(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ystem inertia,SDSI)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惯量估计,而对其概念的表征并不统一,也缺乏对其性质的深入剖析与相关概念的系统梳理与辨析。该文试图探索大扰动下系统惯性时空分布特性的表征形式。基于频率动态过程分析剖析了惯性时空分布特性,提出系统节点惯量概念并给出该参量的性质描述参量,基于惯性物理机理提出了这些参量的量化分析方法并推导了相关系数的差分计算公式。仿真算例验证了对系统惯性时空分布特性所做的分析与判断,利用所提出的表征形式可全面而规范地表征系统惯性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可为电力系统惯性时空分布特性表征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电力系统系统惯性时空分布特性表征形式系统节点惯量

    动态安全智能评估中故障位置特征表达的电气坐标距离保持

    齐航任喆李常刚刘玉田...
    4615-4625,中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系统动态安全性与故障位置密切相关,故障位置特征的准确表达是构建数据驱动动态安全评估模型的关键。该文基于电气坐标形式的故障位置特征表达方法,提出故障位置特征严格距离保持概念,构建计及故障位置特征距离保持的动态安全评估模型。首先,证明全维电气坐标在切比雪夫距离度量下满足严格距离保持要求。然后,分析切比雪夫距离度量下电气坐标的距离保持能力与电气坐标维数间的关系。最后,基于 K 近邻算法构建计及电气坐标距离保持能力的暂态稳定极限切除时间评估模型。以某省级电网为例,验证故障位置电气坐标距离保持能力对动态安全评估精度的贡献。

    故障位置特征表达数据驱动的动态安全评估电气坐标距离保持切比雪夫距离

    基于两阶段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多智能体自由合谋竞价机理研究

    刘飞宇王吉文王正风王蓓蓓...
    4626-4638,中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市场建设初期,不完善的监管机制为发电商提供了暗中交流,联合竞价的机会。然而,如何找到潜在的发电商合谋组合是相对困难的事情。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建立一种允许发电商自由联合的竞价模型,并提出全新的两阶段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来求解由离散的合谋对象选择和连续的报价系数确定组合形成的离散、连续动作混合决策问题。在不同阻塞情况下,对发电商联合策略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并在大算例中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对市场主体的自由联合行为进行有效模拟,发现潜在的合谋组合。

    两阶段深度强化学习自由联合多智能体仿真合谋竞价

    电气化铁路分区所多功能潮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王翼云胡海涛黄毅葛银波...
    4639-4651,中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既有电气化铁路分段、分相式供电结构导致的列车过分相速度损失、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分区所多功能潮流控制系统(multi-functional power flow control system for section post,SP-MPFC)及其控制策略,旨在充分利用变流设备容量,兼顾实现分区所处列车柔性过分相、牵引网末端电压稳定与再生制动能量转移利用。首先,介绍分区所多功能潮流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然后,详细分析了柔性过分相、牵引网末端电压稳定与再生制动能量转移利用3种功能的实现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所多功能潮流控制系统分层控制策略,其中能量管理层计算系统内各个变流器的有功/无功输出功率参考值,设备层协同控制多个变流器快速跟踪各自功率参考值。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系统结构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电气化铁路分区所柔性过分相网压稳定再生制动能量

    基于增强精英保留遗传算法的虚拟微网群动态划分及能量局域自治

    华昊辰翟家祥陈星莺王博...
    4652-4665,中插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的多微网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有效形式之一,随着"双碳"工作的推进越发受到重视。该文旨在研究基于海量可控设备的优化调节方法,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充分就地消纳,提高多微网系统运行经济性。然而,对海量可控设备的全局控制将面临"维数灾难"的挑战。现有研究中基于地理分布的分区优化能够实现"降维控制",但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与负荷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迁移,都会导致固定分区的方法难以适用于多微网系统态势变迁下的能量动态管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建立微电网动态模型;进而提出通过增强精英保留遗传算法(strengthen elitist genetic algorithm,SEGA)将互联多微网场景划分为多个边界可动态调整的虚拟微网群,并进行能量"局域自治"优化;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123节点模型进行仿真,结果显示1 h内动态边界虚拟微网群的总运行成本比固定边界虚拟微网群的总运行成本降低了13。6%,且所采用的SEGA的求解时间比传统遗传算法减少了7。09%。

    多微网系统虚拟微网群动态分区增强精英保留遗传算法(SEGA)

    基于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边界特性分析的35kV配网输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方案及其整定

    吴宇奇黎钊肖澍昱黄梓欣...
    4666-4681,中插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配电网,传统三段式电流保护方案的性能严重劣化。单端暂态量边界保护由于具备不依赖电源特性等突出优势,有望成为改善主动配电网保护配置性能的有效方案,但其需依附于线路边界强健的滤波作用。为此,该文研究发现,可利用智能变电站和智能开闭所中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其余设备杂散电容共同作为线路边界,其优异的高频滤波作用能够为暂态量保护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其次,利用区内外故障时电压行波高频频带能量差异构造保护判据,并基于整定门槛与动作时序的合理配合形成单端暂态量阶段式保护方案;最后,基于PSCAD仿真平台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灵敏性与可靠性,其可与电流保护方案协同互济以强化主动配电网继电保护方案的动作性能。

    配电线路单端暂态量保护线路边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智能变电站

    高铁过电压对车载牵引供电系统的影响机理及抑制方法:系统性综述

    肖嵩曹野吴广宁高国强...
    4682-4701,中插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追求更高的牵引速度及更强的运载能力,高铁车载牵引供电系统功率容量不断提升,现有牵引供电系统及关键设备需要应对更高频次、更大幅值的过电压冲击,如何保障列车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牵引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是如今高速列车设计面临的重要技术挑战。详细调研了过电压导致牵引供电系统出现的典型故障,归纳了高速列车中过电压的种类及相关特性,目前主流的牵引供电方式包括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与自耦变压器(automatic transformer,AT)供电方式,均是单相交流供电制式。为了保障三相负荷平衡,防止系统中负序电流的产生,传输异相电流的相邻供电臂间通过绝缘分相区进行隔离。列车在驶过分相区时需要操作车载真空断路器(vacuum circuit breaker,VCB),分合闸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过电压冲击;此外,"弓-网"离线电弧及"轮-轨"滚动电弧频发,也伴随着过电压。通过调研目前已构建的牵引供电系统过电压特性仿真模型,探究了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及传播规律;梳理了影响过电压特性的关键因素及抑制措施;明确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即"弓-网"及"轮-轨"燃弧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多车共臂"及"多车重联"工况下过电压的传播规律;展望了"源头-路径-终端"三位一体的过电压抑制方法。

    高速列车过电压真空断路器电弧弓网离线电弧"轮-轨"滚动电弧

    计及可变流量调节模式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条件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杨畅李正烁
    4702-4714,中插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热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ity and heat system,IEHS)可以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构建区域供热系统精细化模型与合理的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出力模型是调度IEHS的两个难点。该文首先提出计及可变流量调节模式的IEHS条件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主要有两点改进:通过构建基于修正模糊集的条件分布鲁棒模型建模可再生能源预测误差与其预测出力信息之间的内在依赖性,提升调度结果安全性与最优性;基于流体能量守恒方程与一阶隐式迎风格式建立可变流量调节模式下的IEHS调度模型,以期充分挖掘区域供热系统的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所构建的IEHS调度模型为含有大量非线性约束的条件分布鲁棒模型,难以直接求解。对此,通过对偶理论与条件风险价值近似方法将条件分布鲁棒模型转化为含非线性约束的确定性模型,并提出自适应 McCormick 算法用以求解非线性约束。通过不同规模案例仿真表明,所提模型能够降低IEHS的调度成本,所提算法在保证可行性的条件下快速求出问题的近似最优解,最优间隙小于千分之一。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优化可变流量调节模式McCormick松弛联合机会约束

    计及网络动态特性的电-热互联系统仿射优化法

    陈飞雄蔡明杰郭奕鑫邵振国...
    4715-4731,中插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网动态特性带来能量传输延时的同时,使得空间上的源荷不确定性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存在时序上的先后差异,导致电-热互联系统日前调度转变为复杂的时空耦合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计及网络动态特性的仿射优化法。首先,利用流量分段法与节点网络模型,构建计及能量传输延时且适用于环网的热网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仿射算法与牛顿-拉夫逊能流计算原理,通过线性化建模方式与模型凸化方法,构建仿射凸优化模型。其次,利用仿射优化法解决电-热互联系统不确定性优化调度问题,实现对源荷不确定性传播轨迹的跟踪及其影响的量化分析。最后,33节点电-热互联系统仿真算例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揭示网络动态特性下源荷不确定性影响机理,并获得具有低保守性、高经济性的调度方案。

    电-热互联系统热网动态特性不确定源跟踪仿射算法日前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