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力
中国电力

胡兆光

月刊

1004-9649

epte@sgeri.sgcc.com.cn

010-63415148

100052

北京市西城区南横东街8号都城大厦1836室

中国电力/Journal Electric Pow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电力技术》,创刊于1956年1月,1993年1月,1993年1月更名为现名,是具有指导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科技类月刊。主要报道全国发电厂、电力网、供用电等有关电力生产运行、设计施工、科学研究及电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加强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刊登电力工业技术政策、技术规程标准及电力统计数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典型区县综合能源服务实施路径比较分析

    孙强陈倩潘杭萍雍维桢...
    92-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环境问题的凸显、用户用能需求的变化以及"互联网+"、储能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目前,鲜有针对区县级综合能源服务实施路径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TOPSIS模型的区县分类方法,形成6类典型区县,针对每一类型区县制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实施路径.以江苏省96区县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宝应县、江阴市、扬中市、玄武区、吴中区、铜山区6个区县作为代表区县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对不同类型区县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具有指导意义.

    区县级综合能源服务实施路径农业特色型耗能工业型低碳产业型商业服务型休闲宜居型一般综合型

    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全可再生能源系统日前经济调度

    余帆牛洪海李兵赵阳...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一种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一次能源,并满足电、热、冷负荷需求的全可再生能源系统模型.充分考虑全可再生能源系统源荷双侧不确定性,建立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的日前经济调度模型,并采用列约束生成(C&CG)算法求解.仿真算例分析表明:通过发挥可再生能源系统多能互补的特性,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完全消纳,同时,通过调整不确定性调节参数,可以有效改善鲁棒优化的保守性,从而在保障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升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

    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鲁棒优化经济调度不确定性

    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技术

    华光辉胡伟荆江平吴奕...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能源的主要承载形式,是新一轮能源转型和能源变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系统作为电网调度系统的延伸和拓展,对区域内相关能源设备进行多能流的精益化泛在调度控制.结合综合能源系统的三层架构,分析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系统的拓扑关系及硬件和软件结构,研究系统平台服务、基础应用和高级应用功能设计需求,开发区域综合能源协调控制系统软件,在苏州同里新能源小镇综合能源示范区开展试验验证和示范运行,并将进一步推广应用.

    综合能源泛在调控系统拓扑电网互动

    考虑综合需求响应不确定性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

    罗金满赵善龙封祐钧刘卓贤...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分析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不确定性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以电-气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ity-gas system,IEGS)为例,提出一种考虑IDR不确定性的IEGS优化运行模型.首先,根据基于能源价格的IDR项目实施特点,分析出IDR中的模糊性和概率性变量,建立相应的IDR不确定性模型;然后,以点估计法计算系统概率能量流,并将其计算结果作为机会约束,使在最小化IEGS运行成本的同时,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最后,以改进的IEEE-33节点电力系统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构成的IEGS为例,验证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并评估不确定性环境下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综合需求响应优化运行概率能量流

    面向弃风消纳的电储能-热电分级协调优化方法

    杨玉龙李湃黄越辉王桂林...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北方地区存在高比例的热电联产机组,受冬季采暖负荷制约,调节能力有限,引发冬季弃风问题,增加电储能和储热设备是提高热电联产机组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研究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环境下的热电联产机组与电储能、储热设备的协调优化运行方法,分别建立以电储能设备和热电联产机组调峰效益最大和蓄热效益最大为目标,考虑弃风最大化消纳、系统供热需求以及热电联产机组、电储能和储热设备运行约束的分级协调优化模型.系统仿真测试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协调优化电储能和储热装置的运行,充分利用储热设备的多日调节能力,提高系统在电力市场中的运行收益,有效减少弃风.研究结果对解决当前电力市场环境下北方地区的冬季弃风问题具有一定价值.

    热电联产储能蓄热调峰多日弃风

    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下的新能源合理弃电率研究

    高雷苏辛一刘世宇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比例的逐步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全面趋紧,若要实现新能源的全额消纳,不但要占用大量的调峰资源,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还将阻碍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从全社会综合用电成本的角度出发,结合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目标的实现,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新能源开发成本和系统消纳成本的新能源合理弃电率计算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研究各省区目标配额要求下的新能源合理弃电率,系统研究合理弃电率的影响因素,为各地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规划运行提供参考.

    新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合理弃电率新能源开发成本系统消纳成本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风-光电站中储能系统混合最优配置及其经济性研究

    刘永前梁超阎洁张静...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能是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高、运维损耗大,且不同类型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参数存在差异.因此,研究不同类型储能系统的混合优化配置及其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风光电站内容量型和功率型储能系统混合配置优化方法,以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净收益最大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张家口地区风光电站实际运行数据和当前3种主流储能电池实际参数为例,分析不同敏感性因素对储能系统选型及容量配置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容量型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对电池价格变化更为敏感;液流电池及超级电容混合配置的经济性最佳.

    储能系统混合配置最优容量遗传算法经济性风光电站

    特高压交流GIL出厂试验技术综述

    陈双刘焱卞超张鹏飞...
    1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在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介绍特高压GIL的结构特点,分析特高压GIL的主要技术参数、型式试验及出厂试验性能要求,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提升特高压GIL气体密封试验效率的局部扣罩动态真空正压氦检漏法.此外,介绍一种四工位绝缘试验倒换工装及一种满足特高压GIL标准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要求的SF6气体绝缘罐式冲击电压发生器,配合SF6气体绝缘罐式变压器,特高压GIL出厂绝缘试验时间减少到传统方式的1/4,为GIL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特高压GIL苏通工程动态真空氦检漏四工位绝缘试验倒换工装标准雷电冲击

    灰度纹理与油气特征融合的油纸绝缘老化状态评估

    刘东超林语原辉王帅...
    159-16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单一局部放电特征辨析老化信息量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放电灰度纹理特征与油气特征的D-S证据融合识别方法,对油纸绝缘老化状态进行分析.首先,通过试验构造人工油纸绝缘内部气隙模型,模拟变压器内部实际运行环境,采集油纸绝缘7个老化层级的局部放电信号及油中气体含量,提取各老化层级的灰度纹理特征、统计特征及油气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识别.将灰度纹理特征和油气特征的识别结果输入到D-S证据融合框架中进一步识别分析,识别结果与单一特征及其他两两特征融合结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灰度纹理特征与油气特征的D-S证据融合方法对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识别效果更佳.

    局部放电灰度纹理特征油气特征D-S证据融合

    高压电缆早期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识别方法

    周正雄夏向阳朱鹏李明德...
    16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缆绝缘在不断地局部放电下加速老化,其绝缘缺陷点完全击穿之前会产生瞬时间歇性的接地电弧.针对此类电缆早期故障,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序列下结合变点检测与改进自适应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首先利用非参数化双边累积和算法(CUSUM)监测三相电流正负向偏移的累积和值来确定异常相,再以改进的自适应线性单元(ADAline)权重算式来表示暂态异常相的谐波含量,利用谐波含量曲线的幅值变化规律和其超过所设阈值的暂态时长可识别出电缆半周波、多周波早期故障.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恒阻故障或其他过流扰动,该策略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最后以在运电缆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故障识别率和抗干扰性.

    高压电缆故障识别早期故障变点检测双边累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