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力
中国电力

胡兆光

月刊

1004-9649

epte@sgeri.sgcc.com.cn

010-63415148

100052

北京市西城区南横东街8号都城大厦1836室

中国电力/Journal Electric Pow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电力技术》,创刊于1956年1月,1993年1月,1993年1月更名为现名,是具有指导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科技类月刊。主要报道全国发电厂、电力网、供用电等有关电力生产运行、设计施工、科学研究及电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加强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刊登电力工业技术政策、技术规程标准及电力统计数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机器学习的集群式风光一体短期功率预测技术

    崔杨陈正洪许沛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区域风、光电站群的功率预测,由于各站建站时间不同、单站预报精度残次不齐,导致传统的单站功率累加法预测精度和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二分K均值聚类算法分别对区域内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群进行合理划分,结合区域内各电站历史功率数据及区域总历史功率数据的相关性,选取出各区域的代表电站.在对数值预报要素进行优化订正后,采用BP神经网络法建立基于风电场和光伏电站集群划分的短期功率预测框架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集群式风电和光伏短期功率预测准确率高于或接近于传统单站累加的预测精度,且该方法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建模效率.

    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划分短期功率预测二分K均值聚类

    含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周优化运行策略

    赵书强陈佳君李志伟董凌...
    8-1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协调各机组月度合约电量的完成,研究并建立包含风、光、梯级水电和火电的多源混合电力系统周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含月合约电量分解、周优化调度和日前优化调度的滚动协调调度模式,分析影响周优化调度的来水因素和滚动模式因素.算例结果表明,在蓄水期来水较丰时,引入周优化调度可以合理分配梯级水电站的水资源,提高梯级水电站综合运行效益,协调各机组月度合约电量的完成.

    多源混合系统可再生能源周优化运行电力电量平衡混合整数规划

    基于混合型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杨春波王晶晶康鹏曾琳枫...
    18-2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两级光伏发电系统在电网电压跌落时,易出现并网逆变器直流侧过电压和交流侧过电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型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控制策略.首先,该策略通过模型电流预测控制,使逆变器并网电流在对称与不对称故障情况下均可快速跟随参考指令,且输出设定的对称电流,解决交流侧过电流问题.其次,基于并网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的跌落程度及自适应非最大功率跟踪(non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Non-MPPT)算法,调节前级Boost变换器占空比,进而降低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抑制故障过程中并网逆变器交、直两侧功率失衡而导致的直流侧母线过电压,并通过引入直流电压反馈项,消除不对称故障时直流电压二次谐波分量.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系统,验证所提控制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两级光伏发电系统混合型算法模型电流预测控制Non-MPPT算法低电压穿越

    特高压近区风电汇集地区次同步振荡特征及防控措施

    王胜利许刚
    28-3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高压近区的新能源汇集区域中,广泛使用的电力电子设备容易产生大量次同步谐波,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现象.以新疆哈密±800 kV特高压近区的风电集中接入地区次同步案例为切入点,开展振荡特征和振荡关联因素分析,提出次同步振荡监测、控制、抑制3项措施.经实际应用表明,监测及控制系统可有效监控振荡发生,并抑制直流近区风电汇集区域的次同步振荡发生,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

    风电特高压次同步振荡监测系统安全控制装置

    输电通道移动巡视管控系统构建

    张磊姜志博王海涛陶汉涛...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电线路所处地理环境错综复杂,维护难度大.为有效利用巡线资源、统一工作方式、规范管理模式,通过收集电力系统输电通道日常巡视需求,整理了输电通道巡视内容,研究了一套安全可靠的输电通道巡视管控方案,并依据此方案构建了输电通道移动巡视管控系统平台,利用移动终端及互联网技术实现巡视数据的有效整合及实时展示,依托广阔的巡线资源为电力系统各运维管理单位提供输电通道巡视管控服务.该系统平台已部署在位于武汉南瑞的国网雷电监测预警中心,并成功服务于三大直流巡视管控业务,积累了大量有效巡视数据,为输电通道巡视管理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输电通道巡视管控平台智能运维

    同步调相机对分层接入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过电压抑制作用研究

    乔丽王航谢剑郭春义...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已有特高压直流工程采用分层接入方式,同时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高,送端电网面临着暂态过电压的问题,同步调相机可以抑制过电压,有必要深入研究同步调相机对分层接入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暂态过电压的抑制效果.建立了含同步调相机的分层接入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理论分析了同步调相机对暂态过电压的抑制机理,针对降功率运行、双极运行双极闭锁、双极运行单极闭锁和高低端换流器同时换相失败4种不同工况,研究了不同台数同步调相机对暂态过电压的作用效果,最后提出了基于暂态过电压的短路比增量指标,定量评估了同步调相机对暂态过电压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指标可有效定量评估同步调相机抑制暂态过电压的作用效果,当分层接入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交流系统短路比在3~8变化,投入1台同步调相机后整流侧交流系统基于暂态过电压的短路比增量为0.106~0.396,投入2台同步调相机后基于暂态过电压的短路比增量为0.251~0.788,因此,投入同步调相机可等效提高交流系统短路比,有效抑制送端暂态过电压.

    同步调相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分层接入暂态过电压

    配网三相不平衡调节的换相算法

    李永霞龚宇雷郭修宵赵燕燕...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压配电网存在的三相不平衡问题,目前比较得到认可的解决方案是采用自动换相系统来实现.这种系统由智能换相终端和换相开关单元组成.在换相开关中,选用磁保持继电器与双向晶闸管并联的复合开关作为换相开关的执行机构,在投入和切除的瞬间由晶闸管承担过零投切,然后由磁保持继电器接通运行.双向晶闸管的触发一般采用硬件监测电网线电压过零点的方式,易受电网谐波影响,不能准确检测电网自然换相点,不能实现特定相位触发晶闸管.通过采用软件监测电网电压相位的方法,选用合理的换相算法来实现三相不平衡的调节,有效地防止了对负载和电网的冲击,提高了晶闸管触发的可靠性.实验结果的验证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解决三相不平衡、提高电能质量方面具有可行性.

    三相不平衡自动换相系统磁保持继电器双向晶闸管换相算法

    基于冲击负荷注入的电力系统混合动态仿真方法

    张艳军刘佳琦高凯张建...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动态仿真是实现电力系统动态仿真验证的重要方法.提出的混合动态仿真方法将包含恒定功率与冲击功率的实测数据直接注入仿真子系统,实现子系统间解耦.该方法避免了对外部系统动态等值可能引入的仿真误差,依托商用软件PSASP提供的负荷模型及固有的冲击扰动模块,简单易实现,避免了采用用户程序接口/自定义接口(UPI/UD)语言编写接口程序,实用性较强.以IEEE 10机39节点测试系统和某省级电网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混合动态仿真冲击负荷恒定负荷实测信息误差溯源

    基于全成本电价的电网规划方案评估与优选

    何凯王剑晓王佳伟李强...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网企业在新电改形势下面临的实际挑战和迫切需求,基于传统节点电价机制,分别采用潮流追踪法和邮票法分摊电网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提出了一种计及电网建设成本与运维成本的全成本电价模型.基于全成本电价模型提出了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电网规划方案评估流程,并采用IEEE 14和IEEE 33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全成本电价模型能够在纵向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线路规划方案的评估,在横向实现不同配网投资项目的组合优选,可为电网公司在新电改背景下的投资规划提供量化分析方法和辅助决策工具.

    节点边际电价潮流追踪法全成本电价电网规划方案评估

    微地形环境下输电线路微气象分析与预测技术

    李隆基郗晓光李志坚王晓光...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微地形区域输电线路运行的气象情况,在小气候理论基础上,以华北地区处于典型微地形区域的3条输电线路、且历史上发生过由极端天气引发的输电线路事故为例,分析了山区微地形导致的微气象形成机理,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微地形气象因子与宏观大气参数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定量角度揭示微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微地形区域输电线路运行的微气象参数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为建立输电线路电气可靠性实时评估与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微地形输电线路微气象参数多元回归分析气象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