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力
中国电力

胡兆光

月刊

1004-9649

epte@sgeri.sgcc.com.cn

010-63415148

100052

北京市西城区南横东街8号都城大厦1836室

中国电力/Journal Electric Pow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电力技术》,创刊于1956年1月,1993年1月,1993年1月更名为现名,是具有指导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科技类月刊。主要报道全国发电厂、电力网、供用电等有关电力生产运行、设计施工、科学研究及电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加强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刊登电力工业技术政策、技术规程标准及电力统计数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高压交直流并行输电线路混合电场分布

    方书博冯智慧张广洲姚德贵...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交直流并行线路混合电场在输电走廊附近民房及金属支架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影响,在交直流线路并行区域民房平台上搭建平行于线路的屏蔽线,分别测量了平行线路方向的工频电场和直流合成场分布,分析了屏蔽线架设高度、根数等对线路混合电场的屏蔽效果.在并行区域地面搭建了葡萄架模型,测量了不同网架结构的感应电压分布.结果表明,架设屏蔽线能够有效改善导线下方空间混合电场且存在最佳屏蔽方式,葡萄架感应电压受架设方式和长度的影响较大,最大感应电压对人体无电击刺痛感.

    并行线路混合电场静电感应屏蔽线屏蔽效果

    中压配电网的高可靠性接线模式综合评估方法

    韩俊谢珍建耿路秦华...
    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可靠性地区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在规划设计时评价指标多样、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针对中压配电网的高可靠性接线模式综合评估方法展开研究.首先,从可靠性、经济性、技术性和适应性4个方面构建了高可靠性接线模式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DEMATEL-ANP-反熵权法和改进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评估因素的权重;接着,采用多项式差值法构成高可靠性接线模式的指标评分函数;最后,结合江苏某A类区域高可靠性改造工程,对单环网接线、双环网接线、花瓣形接线和含柔直合环的三路同供接线模式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柔直合环的三路同供接线模式的可靠性、适用性较高,最终综合评分较高,符合工程实际,验证了综合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高可靠性地区接线模式DEMATEL-ANP-反熵权法改进灰色关联度法柔直合环

    基于分层马尔可夫的可修复稳定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

    郄朝辉李威崔晓丹刘福锁...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稳定控制系统(简称稳控系统)的可靠性建模分析尚属空白.为健全和完善稳控系统的设计、架构和运维,建立稳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十分必要.通过功能结构分析,稳控系统具备多串联系统冗余配置和多系统表决的结构特点.稳控系统结构复杂、装置数目多,因此马尔可夫建模方法状态空间数量较大,无法直接建模计算求解.结合稳控系统结构特点,通过分层马尔可夫的概率映射方法,大大降低了状态空间数量和计算量,实现了稳控系统可靠性的分析计算.根据稳控系统的可靠性建模计算方法,对某典型稳控系统建立了详细的状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稳控系统装置的自检、检修、隐形故障和冗余配置等因素.根据稳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设备检修安排不合理可能降低系统可靠性,突破了检修提高系统可靠性的认知.

    稳控系统可靠性分析分层马尔可夫可修系统隐形故障

    锁相环的动态性能及对线路保护的影响分析

    汪冬辉方芳吕文韬罗华峰...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规模并网的可再生能源网侧变流器多采用恒功率控制,控制系统中的锁相环决定了端口电压频率.锁相环基于正常运行工况设计,一般不考虑电网故障时的特性.针对锁相环的动态性能,研究了锁相环的结构,分析了电网不平衡、电压信号频率变化以及多阶信号输入条件下的特性,构建了一个40台风机的风电场等效模型,分析了锁相环性能对线路保护的影响.结果发现风电场规模增大后,差动保护和距离保护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而90°功率方向元件性能可靠.分析结果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送出线及附近联络线的线路保护的选型及整定提供参考.

    锁相环线路保护可再生能源变流器PSCAD/EMTDC

    大型发电机及其机端外接元件单相接地故障定位

    赵思腾桂林张琦雪王祥珩...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区分大型发电机及其机端外接元件的单相接地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方向判别原理的定位方案,将发电机及其机端外接元件划分为发电机本体、励磁变高压绕组、高厂变高压绕组和剩余外接元件4个区域,采用排除法依次排查并确定故障位置.该定位方案的关键在于机端零序电流和励磁变/高厂变高压侧零序电流的测量,需要结合故障区域选择不同的电流互感器.采用现场故障案例对所提定位方案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发电机及其外接元件接地故障的准确定位,缩短了故障检修时间,保证了发电机及时恢复供电.该故障定位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发电机机端外接元件接地故障定位零序方向判别原理排除法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过热汽温自抗扰控制

    牛海明于佼丁常富汪朝晖...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火电机组过热汽温存在大惯性、大时滞和非线性的动态特性,以及扰动因素作用下参数不易整定的问题,提出自抗扰控制–线性自抗扰控制(ADRC-LADRC)串级控制策略,即外回路应用非线性自抗扰减小超调量,内回路应用线性自抗扰对扰动快速响应并加以抑制,同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自抗扰串级回路中的参数进行整定.测试与工程应用表明: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整定参数的ADRC-LADRC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能够快速响应扰动并跟踪设定值,维持过热汽温的稳定.

    自抗扰控制过热汽温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串级控制系统

    螺旋管式换热器吹扫阻力计算与试验研究

    刘俊峰马晓珑李康陈光建...
    134-138,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传热管束直径较小、结构较复杂的螺旋管式换热器,使用常规方法清洁其内部管束效果较差.基于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的清洁问题,建立了螺旋管式换热器吹扫阻力计算模型,对蒸汽和压缩空气2种吹扫介质的吹扫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选择压缩空气作为吹扫介质并对其吹扫过程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压缩空气吹扫清洁度符合相关标准,采用蒸汽吹扫可能会引起管子膨胀不均,推荐首选压缩空气吹扫方式.

    螺旋管式换热器蒸汽发生器蒸汽吹扫压缩空气吹扫吹扫系数

    燃煤发电厂用水水平现状与展望

    陆骏超陶雷行岳春妹陈睿...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典型燃煤发电厂水平衡测试数据和高效节水工艺汇总,分析单位发电量取水量等用水经济性指标,评估发电厂用水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取水量较低的电厂具有设计理念先进、管理水平高效、废水回用合理等特点.根据推算,燃煤发电厂(直流冷却)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可以达到0.20 m3/(MW·h)以下.在冬季,采用烟气冷凝技术的1000 MW等级机组的发电厂满负荷情况下能够产生80~90 m3/h的冷凝水量,这部分水在满足脱硫自身使用后还可回用至工业水系统.当全厂用水系统改造趋于合理时,"工业水零补水"技术指日可待.

    燃煤发电厂水平衡测试单位发电量取水量节水技术零补水废水零排放

    催化氧化法脱除燃煤烟气中的单质汞

    齐萌赵毅
    147-15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超价金属化合物二过碘酸合铜(DPC)与过渡金属离子Ni(II)共建的液相催化氧化体系,可将烟气中难溶于水的气态单质汞(Hg0)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氧化态汞(Hg2+),之后利用湿式吸收设备去除.对影响脱汞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i(II)对脱汞效率有较大促进作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DPC为0.18 mmol/L,Ni(II)为4×10–5 mmol/L,反应温度为45℃,溶液pH为8.5),稳定的平均脱汞效率达到93.3%.烟气中的SO2–尤其是在高浓度下,对脱汞效率影响较大,而NO对脱汞影响微弱.此外,通过对反应产物的分析,推测了反应体系中的活性支配物种及Ni(II)存在下的反应机理.此工作可为研发新型烟煤烟气脱汞技术,尤其是液相催化氧化脱汞技术提供参考.

    超价金属燃煤烟气单质汞液相催化氧化

    欧盟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质量保证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王霂晗朱林张晶杰杨帆...
    154-158,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法规标准、数据质量要求、质量保证等方面总结梳理欧盟对火电厂在线监测二氧化碳的质量控制要求,对比分析中国现阶段在二氧化碳监测方法及法规标准方面的情况,对中国火电厂下一阶段利用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开展二氧化碳实测法及建立完整的标准与监管体系提出了建议.

    欧盟二氧化碳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质量控制火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