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力
中国电力

胡兆光

月刊

1004-9649

epte@sgeri.sgcc.com.cn

010-63415148

100052

北京市西城区南横东街8号都城大厦1836室

中国电力/Journal Electric Pow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电力技术》,创刊于1956年1月,1993年1月,1993年1月更名为现名,是具有指导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科技类月刊。主要报道全国发电厂、电力网、供用电等有关电力生产运行、设计施工、科学研究及电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加强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刊登电力工业技术政策、技术规程标准及电力统计数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带有冷凝微结构的间歇式膜蒸馏组件传热传质过程机理研究

    马韬杜小泽吴江波刘姝君...
    176-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蒸馏技术因具有可低温操作和回收水质好等特点,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回收处理中极具应用前景.对一种带有冷凝微结构的新型间歇式膜蒸馏组件的传热传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考虑了膜热侧的传热传质以及膜中加入冷凝微结构后的传热情况,着重分析了微孔膜内的跨膜传质机理,以及在不同孔径及温度下的传质模型选择依据,并通过实验说明了温度及孔径对跨膜传质模型选择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冷凝微结构间歇式膜蒸馏膜组件传热传质机理数学模型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热法零排放技术热成本分析

    赵舒然韩小渠张丹刘继平...
    184-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热源驱动多效蒸馏(MED)或多级闪蒸(MSF)系统,对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工艺废水进行处理,有望实现废水的低成本零排放.针对"预处理—浓缩—蒸发脱盐"工艺中已经过预处理的脱硫废水,提出5种不同的集成方案以实现"浓缩—深度脱盐".分别建立了各方案的热经济性分析模型,定量研究了造水比和热成本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热源角度分析,厂用汽热源成本较高,烟气成本低廉而泵功成为主要成本;从提浓与脱盐工艺角度,采用M E D-T V C(multi-effect distillation-thermal vapor compressor)方案可提高造水比10%~100%,降低热成本10%~50%,但是降膜蒸发结构的MED对废水盐浓度的波动比较敏感,且不适合处理高浓度废水,强制循环蒸发结构可改善该问题;MSF工艺对盐浓度具有更强的适应性,采用烟气供热的成本为0.3~1.2元/t.

    脱硫废水零排放MEDMSF热成本经济性

    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与梯级利用系统特性分析

    滕达李铁林李昂安连锁...
    18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煤电站锅炉实际运行排烟温度一般在130~150℃,进一步回收烟气余热有利于降低发电煤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针对电站锅炉尾部不同位置烟气参数不同的情况,设计了安装在空气预热器后及湿法脱硫装置后的两级热交换器余热回收系统,并结合330 MW燃煤电站锅炉,分析了不同负荷下,两级热交换器的换热量、冷凝水量、两侧介质静压差及发电标准煤耗降低值的变化情况,同时监测了二级热交换器前后烟气中固体颗粒物含量.结果表明:一级热交换器的换热量明显高于二级热交换器,烟气中水分主要在二级热交换器冷凝;标准煤耗降低值高达3.09 g/(kW·h);同时烟气经过二级热交换器后固体颗粒物含量明显降低.为燃煤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提供了参考.

    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梯级利用热交换器发电煤耗

    脱硫废水处理前后喷射Cl析出特性

    张千倪黎豆朝宗肖海平...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硫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氯盐,影响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采用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来模拟单一氯盐溶液和处理前后脱硫废水经过尾部烟道喷射后Cl析出特性.结果表明:CaCl2,MgCl2和NH4Cl溶液喷射过程析出Cl主要以含Cl气体形式析出;喷射NaCl溶液时,Cl全部以NaCl(s)形式析出,而无气体析出.未处理的脱硫废水烟道喷射蒸发过程,75% 以上的Cl以NaCl(s)的形式析出.除去Ca2+,Mg2+、NH4+等离子后,脱硫废水烟道喷射蒸发过程不会析出HCl气体,产物NaCl(s)会被电除尘除去.因此脱硫废水的预处理减少了含Cl气体的析出,减轻了对尾部烟道的腐蚀.

    脱硫废水预处理热力学平衡Cl析出

    亚临界汽包炉深度调峰安全性评估及控制优化技术

    张顺闫培飞姚洪宇李生鹏...
    203-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过程中电力系统调频、调峰的困难,作为常规电源的燃煤机组必须进行深度、快速、频繁的负荷调整,以消除风、光电间歇性和随机性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以某330 MW亚临界汽包炉机组为例,探索深度变负荷过程中稳定运行的边界条件,评估合理的调峰下限,并通过先进的控制策略优化设计,提升各系统调节品质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机组在未进行系统及设备改造的基础上能实现27% 额定负荷的深度调峰能力.

    燃煤机组深度变负荷安全边界条件调峰下限评估协调策略优化

    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的影响分析与试验

    何国安胡相余杨铖安仕江...
    21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的耦合影响,分析了轴承振动的运动机理,建立了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影响的动力学方程,指出轴承振动将改变润滑油膜的边界条件,对润滑流场产生扰动,这一方面可能加剧油膜涡动,产生明显的半频振动波动;另一方面还可能改变油膜厚度,使油膜刚度发生变化,引起基频振动波动.随后在现场实际机组上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小型、轻载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影响明显,会激发剧烈的基频和半频振动波动;但大型、重载轴承振动对油膜涡动的影响不大,只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基频振动波动.

    汽轮机轴承油膜涡动油膜厚度油膜刚度基频振动半频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