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稻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稻米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稻米

中国水稻研究所

李西明

双月刊

1006-8082

zgdm@163.com

0571-63370271,63370368

310006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

中国稻米/Journal China Ri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稻米》是中国水稻研究所1994年开始创办的旨在为我国水稻与米业生产、科技发展和消费服务的全国性水稻科学技术期刊,现为双月刊。为更好地适应报道的需要,从2007年起将更注重前沿性的学科动态和创新性文章的刊登,编排上更多体现创新性学术期刊的规范。主要刊登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专论与综述、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成果、综合信息等。设有“专论与综述”,“育种与品种”,“稻作技术”, “各地稻米”,“综合信息”等栏目,兼具学术性、技术性、知识性、信息性特点。2005年被列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6年的影响因子,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为0.210,据清华大学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为0.559。本刊在出版纸质期刊的同时,在“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刊载。本刊适合水稻产区的各级技术人员(包括县、乡、村等的农业技术人员和米厂的技术人员)及农业与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科研教学人员和稻农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质稻适宜收获期筛选研究

    严鹏曾晴虹罗海伟陈龙周...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适期收获是实现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一个技术措施.以 6 个优质稻品种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不同时期收获处理[成熟度(籽粒黄熟率)达到 80%时收获、成熟度达到 90%时收获、成熟度 100%时收获、成熟度 100%后 5d收获、成熟度 100%后 10d收获]的水稻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产量均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成熟度 100%后 10d收获的最高.参试品种的整精米率在成熟度达 100%时趋向稳定;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不同收获期处理间变化不大;在成熟度为 90%~100%时收获,参试品种表现出适中的崩解值和消减值,食味品质相对较好;大部分品种在成熟度 100%时收获糙米游离脂肪酸含量稳定,且为较低水平;3 个香稻品种在成熟度 90%~100%时收获,其香味物质含量最高.选择产量、整精米率、游离脂肪酸含量、崩解值和消减值等 5 个参数对优质稻的适宜收获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认为,优质稻成熟度(籽粒黄熟率)100%时为其适宜收获期,考虑到品种间差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优质稻适宜在成熟度 90%~100%时收获.

    优质稻收获期产量稻米品质

    龙粳31大面积推广原因分析及其对黑龙江粳稻育种的启示

    商全玉姜树坤刘安晋王松...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地域广阔,气候环境复杂多样,各地域间积温差异显著,给水稻品种选育和大规模推广带来了挑战.龙粳 31 是 21 世纪以来我国年推广面积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该品种以其高产稳产、抗病耐冷、生态广适、米优耐储等优点,打破了空育 131 在黑龙江长达 10 年之久的主导地位.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粳稻育种现状,深入分析龙粳 31 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以供今后育种开展.

    粳稻龙粳31大面积推广品种选育黑龙江

    气候变化对川渝地区再生稻产业的影响与建议——以富顺县为例

    罗伟梅岫峰李强李钰春...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2023 年以田间调查、电话访谈、文献查阅和专家座谈等方式对川渝地区再生稻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统计分析了气候变化下川渝再生稻种植区生产格局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富顺县为例,剖析了川渝地区再生稻产业发展的潜力和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提升再生稻气候韧性提出 5 条建议.调研显示,在气候变暖情况下,川渝地区秋季热量资源更加丰富,再生稻种植呈现适生区、优生区面积不断增加、产量稳步提高等有利变化;但气象灾害呈重发趋势,再生稻生产气候风险增高.富顺县为再生稻种植优生区,具有自然条件、技术、品种、历史、品牌、需求和政策等优势.随着再生稻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极端天气频发重发,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再生稻气候韧性建设,对加快推进川渝地区再生稻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生稻气候变化气候韧性川渝地区

    浙江省种粮大户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许剑锋应伟杰陈叶平谢余涛...
    75-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浙江省以种粮大户为代表的粮食规模化经营主体加快成长,逐步发展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在促进粮食生产扩面提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浙江省种粮大户发展及其生产经营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推进粮食规模化经营健康发展,笔者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发现,浙江省种粮大户呈现"一降四提高"发展态势(种粮大户数量下降,种粮大户经营规模、生产水平、获利能力和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文章指出了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年龄大、模式旧、期限短、效益低"等 6 个方面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依托"两进两回",培育高素质种粮大户;依托农业"标准地"改革,优化种粮大户土地经营条件;依托农业"双强行动",提升种粮大户生产水平;依托"农事服务中心",解决种粮大户后顾之忧;依托"政策扶持",提高种粮大户积极性;依托"数字化改革",推进种粮大户数字化应用能力.

    水稻种粮大户规模化经营浙江省

    浙江省新垦耕地土壤培肥和覆膜节水栽培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沈菁张莉赵洪阳沈量...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垦耕地存在土壤肥力差、生产力低等突出问题.本研究通过多年多点田间试验,探究了适宜浙江省新垦耕地改造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受新垦农田肥力影响,参加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的 8 个品种中,旱优 73较适合在新垦耕地种植,产量较高;在新垦耕地施用有机物料可以有效提升土壤地力水平,增加水稻产量;在新垦农田采用覆膜节水栽培并施用有机物料明显提升水稻产量,其中,覆膜+施用巴贝蚕沙(11.25 t/hm2)处理下,旱优 73 的产量比不施肥+不覆膜处理显著增加 36.76%.可见,在新垦耕地上种植水稻,通过施用有机物料培肥和覆膜节水栽培,能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目的.

    水稻新垦耕地有机肥覆膜节水栽培技术产量

    广谱抗性基因Pi9导入改良水稻"大粒香"稻瘟病抗性的研究

    张习春李祖军唐会会王倩...
    86-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品种大粒香以米质优、香味浓郁连续 5 次获"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金奖",但因高感稻瘟病,严重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本研究以含有广谱抗性基因Pi9 的空育 131 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连续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Pi9 导入大粒香中,创制株叶形态、千粒重、米质及香味等重要性状上与大粒香基本一致的改良株系.大粒香改良株系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其稻瘟病抗性与大粒香相比显著提升,达到品种生产应用的抗性标准,实现对大粒香稻瘟病抗性的定向改良.

    水稻大粒香MASPi9抗性鉴定定向改良

    节水抗旱稻不育系沪旱7A及所配组合特征特性分析及育种展望

    黎佳佳高欢张剑锋刘毅...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水抗旱稻是同时具有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的栽培稻类型.沪旱 7A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武香B/内香B//沪旱 1B为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抗旱性强、米质优良、配合力好等特点.以沪旱 7A为亲本选配的节水抗旱稻组合旱优 73、旱优3015 等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本文介绍了沪旱 7A的特征特性,分析评价了其所配组合的生育期、抗性、产量等指标,提出了使用沪旱 7A配组新组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改良的方向,为沪旱 7A作为节水抗旱稻核心亲本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水稻节水抗旱稻沪旱7A育种展望

    基于GGE双标图分析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粳优27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

    侯凡陈佑源林建荣吴明国...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充分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丰产稳产广适性新品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籼粳杂交稻浙粳优 27 的生产特性并有效挖掘其生产潜力,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采用GGE双标图对其区试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浙粳优 27 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均较好,品质较优(部标优质 2 级),是一个理想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

    水稻浙粳优27GGE双标图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

    单季稻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特征及防控对策

    方文英陈佳麒楚岱蔚丁梦佳...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长江流域稻区单季稻开花结实期高温频发重发.本文分析了高温年水稻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特征及高温对结实率的影响.高温年日最高温度高,持续时间延长;高温年 7 月上旬至 8 月上旬日最高温度较常温年高 4.3℃~4.8℃;水稻开花结实期遇到高温热害结实率下降 28.2~43.4 个百分点;品种间耐高温热害特性差异较大.根据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特征及高温引起结实率下降的特点,提出高温预警及播期调整、耐热品种选择、高温期间田间灌水、喷施生长调节物质等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防控对策.

    单季稻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长江流域

    20%环丙氟虫胺悬浮剂飞防早稻二化螟技术要素探析

    陈红吴家乐叶徐豪方辉...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析 20%环丙氟虫胺悬浮剂飞防早稻二化螟的效果,笔者于 2023 年选用极飞P100PRO型植保无人机,设定了作业参数,开展了不同单位面积药液用量和商品制剂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单位面积喷施额定商品制剂用量的前提下,对二化螟的防效并不随着药液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最佳药液用量为 39.00 L/hm2;在单位面积喷施额定药液用量的前提下,对二化螟的防效随着单位面积商品制剂用量的增加而上升,其单位面积最优商品制剂用量为 378.69 mL/hm2,施用 1 次后的持效期在 15d左右.

    早稻二化螟环丙氟虫胺植保无人机技术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