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南华大学

杨永宗

月刊

1007-3949

dmzzbjb@163.net

0734-8160765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rteriosclerosi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汉语世界中唯一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期刊,主要报道生物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它动脉硬化症等)和血管生物的学术研究论文、诊治经验和典型病例等。其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我国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未来,将国外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仁,不断提高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又普及防治知识,宣传科学饮食和合理营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主要读者对象是:中高等医药卫生院校师生、各级各类医院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曾静范建高
    553-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取代慢性乙型肝炎成为中国第一大慢性肝病.随着对该疾病流行病学和自然史的深入研究、更名、诊断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NAFLD的诊疗领域经历了显著发展.最近,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发布了《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2024年版指南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疾病更名与分类、筛查和监测、诊断和评估、治疗和随访等重要临床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该文旨在通过对该诊疗指南的重要更新点进行解读,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指南,并将其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南

    氧化型脂蛋白(a)通过抑制细胞色素b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焦亡

    曹子彤陈彦君谈世铭饶羽祝...
    558-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氧化型脂蛋白(a)[oxLp(a)]诱发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经100 mg/L oxLp(a)孵育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焦亡相关蛋白、促炎细胞因子、线粒体相关蛋白核呼吸因子1(NRF1)、核呼吸因子2(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及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b(CYTB)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扫描电镜检测细胞膜破裂,透射电镜检测线粒体形态,Hoechst33342/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MitoSOX探针检测线粒体活性氧(mtROS),Flou-4AM探针检测钙离子,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Calcein AM染色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向HUVEC转染CYTB过表达慢病毒,分析其对oxLp(a)诱发焦亡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经oxLp(a)处理后,焦亡相关分子NLRP3、pro-Caspase-1、Caspase-1、消皮素D(GSDMD)、GSDMD-N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CYTB、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L-18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膜上出现细小裂孔,PI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oxLp(a)抑制线粒体相关蛋白NRF1、NRF2、PGC-1α的表达及线粒体基因CYTB的表达,促使mtROS生成增加、钙离子超载、ATP水平下降、MMP下降、mPTP值升高、线粒体形态异常.pHelper 2.0慢病毒载体转染过表达CYTB后,oxLp(a)诱发HUVEC焦亡与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被过表达CYTB部分逆转.[结论]oxLp(a)通过下调CYTB促进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而诱发HUVEC焦亡.

    细胞焦亡氧化型脂蛋白(a)线粒体功能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色素b

    柚皮素通过调控平滑肌细胞TIMP-3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

    何慧董豆豆丁萌朱沅...
    567-572,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柚皮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胞外基质重构和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原代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不同剂量的柚皮素处理.对高脂诱导的ApoE-/-小鼠进行柚皮素灌胃16周,天狼星红-苏木精染色分析主动脉根部斑块坏死核面积、斑块内胶原含量和纤维帽厚度,Van Gieson染色检测弹力蛋白降解,明胶酶谱法和荧光标记明胶法检测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结果]柚皮素(50 μmol/L)促进平滑肌细胞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6(STAT6)磷酸化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的转录活性,TIMP-3的表达升高3.1倍(P<0.001).柚皮素(80 mg/kg)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主动脉根部斑块坏死核面积降低53%(P<0.01)、纤维帽厚度提高近50%(P<0.05),弹力纤维降解程度降低.同时,柚皮素促进斑块内TIMP-3的表达,斑块内MMP活性也相应降低.慢病毒介导的体内抑制TIMP-3表达可降低柚皮素对斑块稳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柚皮素通过提高平滑肌细胞内TIMP-3表达,改善细胞外基质成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

    柚皮素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6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串扰综合分析

    孟思雨倪天祎耿金葛培兵...
    573-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寻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共同转录特征,通过两种疾病的基因串扰分析,挖掘NAFLD相关As新的潜在机制和关键靶点,并进一步在动物组织和人血清样本中验证关键靶点的表达水平.[方法]GEO数据库下载NAFLD(数据集GSE89632)和As(数据集GSE43292)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两种疾病的共享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蛋白质互作分析和R软件等工具对共享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计算、外部数据集(GSE100927)验证及机器学习方法(LASSO回归)筛选出核心基因.最后,通过构建高脂饮食非酒精脂肪肝和As小鼠模型以及收集NAFLD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清,验证重要的核心基因.[结果]识别出两种疾病的75个共享基因,发现共享基因的主要富集通路,包括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IL-17信号通路、脂质和As、NF-κB信号通路等.综合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最终筛选出2个重要的核心基因(MMP-9和CCL3).动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高脂饮食组小鼠肝脏和主动脉窦组织的MMP-9和CCL3含量都明显升高,高脂饮食组小鼠肝脏组织的MMP-9和CCL3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43倍(P<0.001)和1.35倍(P<0.01),高脂饮食组小鼠主动脉窦组织的MMP-9和CCL3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0倍(P<0.001)和1.58倍(P<0.01).人血清样本验证结果表明,NAFLD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MMP-9和CCL3含量分别为单纯冠心病患者的1.21倍(P<0.01)和1.29倍(P<0.01).[结论]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MP-9和CCL3可能是NAFLD相关As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核心基因,为研究NAFLD相关As提供一定的靶点参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生物信息学分析机器学习核心基因

    中老年人群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与高血压的关联研究

    赵建勇郭春月宋翠
    583-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中老年人群中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择研究对象.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分析TyG指数与高血压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TyG指数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共9 987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平均年龄为(59.16±9.43)岁,其中男性4 707(47.13%)例.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随着TyG指数的升高,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呈线性关联(总体关联检验P<0.000 1,非线性关联检验P=0.201 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与Q1(TyG指数<8.23)相比,Q2(8.23≤TyG指数<8.59)、Q3(8.59≤TyG指数<9.04)和 Q4(TyG 指数≥9.04)时,高血压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 1.09(0.95~1.26)、1.53(1.33~1.76)、1.77(1.52~2.06).[结论]随着TyG指数的升高,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逐渐增加.TyG指数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高血压中老年人

    TyG指数和AIP与慢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牛镜磊张丽霞白明
    590-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患者血浆动脉硬化指数(AIP)和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23年5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CS的患者298例,收集临床指标,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比较不同Gensini积分组的临床资料,线性回归分析Gensini积分升高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AIP和TyG指数对C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该人群男性占77.9%,平均年龄(61.9±8.0)岁;Gensini高积分组的校正AIP(aAIP)和TyG指数高于低积分组和中积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AIP和TyG指数是Gensini积分升高的影响因素(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aAIP和TyG指数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与支架植入和支架植入数量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AIP阈值为1.924时预测Gensini积分≥41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83(95%CI 0.525~0.640),灵敏度为92.62%,特异度为25.50%,约登指数为0.181;TyG指数阈值为8.748时预测Gensini积分≥41分的AUC为0.768(95%CI 0.716~0.815),灵敏度为77.18%,特异度为67.11%,约登指数为0.443.[结论]aAIP和TyG指数与CCS患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两者升高均可预测C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但TyG指数预测能力优于aAIP.

    慢性冠脉综合征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血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益气活血降浊汤配合丁苯酞对TIA患者的疗效及机制

    刘振刘世梅王晓丽王颖...
    597-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降浊汤配合丁苯酞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和初步机制.[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对照1组予以丁苯酞,对照2组予以益气活血降浊汤,观察组予以益气活血降浊汤配合丁苯酞,治疗2个月.治疗2个月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2个月三组ABCD2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外周血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Keap1、Nrf2、ARE)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平均流速(Vm)、平均血流量(Qm)、脑血管阻力(R)].[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但两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较于治疗前,三组治疗1个月、2个月ABCD2评分和NIHSS评分呈显著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1组、对照2组大(P<0.05),但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较于治疗前,三组治疗1个月、2个月sCD40L、Lp-PLA2、hs-CRP呈显著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三组治疗1个月、2个月Keap1蛋白呈显著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1组、对照2组大(P<0.05),但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较于治疗前,三组治疗1个月、2个月Nrf2蛋白和ARE蛋白呈显著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1组、对照2组大(P<0.05),但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较于治疗前,三组治疗1个月、2个月Qm、Vm呈明显升高趋势,R呈显著下降趋势,且观察组Qm、Vm明显较对照1组、对照2组高,R显著较对照1组、对照2组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降浊汤配合丁苯酞较丁苯酞、益气活血降浊汤单独治疗TIA疗效更佳,它可改善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抑制炎症反应,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其作用机制与调节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益气活血降浊汤丁苯酞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治疗效果

    外周血衍生炎症标志物SII和SIR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唐锴刘磊谭震黄刚...
    606-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免疫指数(SI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5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二病区住院治疗的AMI患者,结合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入选246例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进行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将除外SII和SIRI的所有变量纳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MACE风险的因素,并将其作为显著性协变量进行校正,从而分别评估SII和SIRI与MACE风险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PCI、左心室射血分数、白蛋白水平及年龄是影响AMI 患者院内发生 MACE 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OR=0.432,95%CI:0.194~0.960,P=0.038;OR=0.930,95%CI:0.890~0.969,P=0.001;OR=0.730,95%CI:0.621~0.845,P<0.001;OR=1.143,95%CI:1.070~1.228,P<0.001),并以此建立基础模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将SII与SIRI校正上述显著性协变量后,两者都是AMI 患者院内发生 MACE 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4,95%CI:1.001~1.008,P=0.002;OR=4.467,95%CI:2.597~8.142,P<0.001).SII和SIR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和0.785,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34.83和1.03.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在校正显著性协变量后,SII(Nonlinear P=0.639)与SIRI(Nonlinear P=0.683)与MACE风险呈线性关系.阈值效应分析显示,当SIRI>0.93时,MACE风险开始增加.[结论]SII和SIRI水平升高是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全身炎症免疫指数全身炎症反应指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6A甲基化在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解长旭郭帅杰陈思琪张蕾...
    613-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梗死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心肌梗死后可发生心肌重构,从而促进心力衰竭的进程.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发生与m6A甲基化密切相关.m6A甲基化是一个可逆的高度动态变化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受m6A甲基化正负调控酶的介导,并通过细胞自噬等机制参与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的发生.该文主要围绕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首先对m6A甲基化作以简介,然后对m6A甲基化酶调控心肌重构的作用进行介绍,最后从自噬、炎症、细胞凋亡、钙离子稳态、细胞外基质重塑和铁死亡等方面对m6A甲基化调控心肌重构的机制作总结性分析,并讨论了m6A甲基化血清学检测作为诊断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的可行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m6A甲基化心肌梗死心肌重构心力衰竭

    HDAC3: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靶点

    夏子涵张和张紫琼李星仪...
    621-626,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寻找有效的HDAC3抑制剂对治疗As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HDAC3与As的关系、HDAC3抑制剂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中药通过抑制HDAC3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研发以HDAC3为靶点的抗As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动脉粥样硬化抑制剂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