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视
中国电视

洪眉

月刊

1002-4751

chinatv@vip.sina.com

010-68086328

100866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电视/Journal China Televis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艺术理论月刊,为进一步加强对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联系与宣传,本刊仍以“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学术品位、贴近创作实际、面向节目市场、增强服务意识、架设沟通桥梁”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探析

    张璐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介传播技术与网络生态环境的不断更迭、艺术与技术的深入融合,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不断创新探索。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音乐类综艺节目大致经历了起源与发展、改革与繁荣、创新与突破等三个阶段。音乐类综艺节目的时代特征包括以音乐为媒,打造文化交流新范式;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强化音乐美育功能,引发观众共情。

    音乐类综艺节目发展历程时代特征

    论近年来国产儿童动画作品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张翼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平衡"教"与"乐"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儿童动画创作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创作者在将道德教育、学科知识、生活常识等内容融入儿童动画作品的同时,也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生态环保、科技发展等领域新的故事和表达方式。与此同时,这种题材拓展和形式探索又与动画本身的游戏精神有着内在的联系:有辨识度的动画形象、丰富多彩的想象连同线下衍生品的不断开发,都为促进儿童成长开辟了具有趣味性的路径。

    国产动画教育功能游戏精神

    纪录片表述从真实到"非虚构"研究三题

    倪祥保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录片的真实曾经被认为是与生俱来且不可置疑的,提出用"非虚构"来表述纪录片则是新近的流行说法,这是一种深层观念的更新。"非虚构"这一表述并不是对纪录片真实的否定之否定,也不是对其简单直接的替代,它体现了对纪录片本质属性及蒙太奇艺术精神经典认知的与时俱进。"主张虚构的纪录片"认可以一定的虚构策略更好地讲述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真实。从强调纪录片的真实到倡导纪录片的"非虚构",是对纪录片内涵泛化及外延拓展的坦然接受,更是对纪录片创作理念及方法创新的积极肯定。

    纪录片非虚构书写真实蒙太奇

    呈现与表达:论现实题材剧集的空间叙事之道

    程樯王攸宁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视剧叙事有两个重要维度,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出于书面叙事的悠久传统,早期的叙事研究大多重时间而轻空间。直至20世纪下半叶,哲学、社会学、现象学研究中的"空间转向"不仅为叙事性作品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让研究者越发注意到影视剧独特的空间呈现,以及与其空间特征密切相关的叙事丰富性和深刻性。近年来,国产现实题材剧集的空间叙事既丰富了物理空间的视觉呈现,又注重心理空间的情感建构,还兼顾隐喻空间的主题表达,不仅映射出剧集独特的魅力,还从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事策略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做出了新的开拓。

    空间叙事现实题材剧集真实感

    多维展演与共情实践:城市地标短视频的记忆书写

    岳璐许婧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短视频时代,城市地标记忆的影像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主体参与创作、互动传播的海量短视频建构了多维且独特的地方感,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城市地标记忆图景。具体来看,社交平台的城市地标短视频以唤醒个体记忆的竖屏瞬时记录为起点,并基于共同空间经验与文化体验逐步将个体记忆凝结为集体记忆。在这一记忆书写机制的作用下,城市地标短视频的地方展演与文化仪式激发了人地连接、恋地情结等共情效应,从而构筑了崭新的城市记忆实践通道与城市形象传播路径。

    短视频城市地标影像记忆人地关系

    无形的力量:短视频传播中的声音实践

    刘嘉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大众文化的传播实践中,声音的作用越发凸显。短视频的广泛流行造就了与传统视听艺术截然不同的声音景观,表现出"去中心化""迷因属性""交互式"等特征。这些变化要求创作者在进行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时,要做出一定程度的调适与革新,如灵活运用音乐来调度情感、建立多维声音之间的"协作"叙事、重塑语言文本的可听性与传播力等。围绕短视频声音展开研究,也有助于揭示短视频的听觉文化属性,启发创作者利用声音改善传播效果。

    声音研究短视频听觉传播

    《梅花红桃》:文学与影视"联姻"的谍战故事

    倪学礼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梅花红桃》的创作过程,是将视野投向历史深处,拨开过往的迷雾书写人物鲜活人生故事的一次尝试。无论是回望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过程、总结冲突与悬念设计的种种技巧,还是还原"带着煸炒葱姜过后浓郁香气"的世俗生活,探索轻喜剧艺术的审美创造路径,创作者始终面对的都是人的生活及其自身对生活的理解。

    《梅花红桃》谍战剧轻喜剧创作经历

    《众神之地》: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阐释

    朱贤亮曾海若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拍摄缘起和命名原因为切入点,《众神之地》的主创回溯了这部自然纪录片从无到有的过程。聚焦野牦牛、中华白海豚、东北虎、亚洲象四种处于食物链顶端动物的特性,是《众神之地》观照自然生态环境,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策略。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运用有助于更精准地呈现自然世界,但也需警惕空有"视觉奇观"而内容空泛浅白。此外,故事化的讲述方式为人类从情感上感受动物的处境提供了新的可能,对中国特色的着力表达也构成了《众神之地》的独特之处。

    众神之地自然纪录片中国特色

    AI合成视频版权治理的日本经验

    陈俊良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AI合成视频引发的未知风险亟须法律做出回应。对此,日本关于AI创作的版权治理经验可资借鉴:在数据获取环节,其以著作权法、防止不正当竞争法的协同规定,赋予了AI为合成视频而收集、交易数据的权利;在产出发布环节,其通过作品交流平台的一系列自治措施,对AI视频设置了使用授权素材、标注AI标签、与人类作品区分管理的义务。

    AIGC合成视频深度学习数据解析版权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创作座谈会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