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视
中国电视

洪眉

月刊

1002-4751

chinatv@vip.sina.com

010-68086328

100866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电视/Journal China Televis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艺术理论月刊,为进一步加强对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联系与宣传,本刊仍以“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学术品位、贴近创作实际、面向节目市场、增强服务意识、架设沟通桥梁”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三十而已》看国产女主剧中独立女性形象的塑造得失

    黄金华石天悦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独立是电视剧经久不衰的话题之一,但其中真正独立的女性角色塑造往往不尽如人意.《三十而已》集中塑造了家庭主妇、职场"傻白甜"、精英女性三个极具典型性的女性形象,再次聚焦独立女性如何定义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问题.本文从剧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出发,剖析其各自对以往同类型女性形象的继承与创新,进而反思当下国内电视剧作品中独立女性形象塑造的得与失,探索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由经济独立到精神独立的创作前景.

    《三十而已》独立女性精神独立创作得失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刘首兵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非营利性质的广告形式,公益广告在弘扬爱国精神、保护民族文化、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把控舆论导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现状的分析,剖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基于我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提出电视公益广告行业未来发展的应对之策.

    电视公益广告公益传播对策

    浅析文博类电视节目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郑纯子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研究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形成文化认同、建构自身身份的重要资源.博物馆和电视节目的合作,使得博物馆可以与观众进行"对话",有了更多的交互体验,变得更加个性化、公众化.媒体融合不仅将文博类电视节目推向更广阔的观众视野,更助力博物馆在特殊时期进行宣传和科普.

    博物馆文博类电视节目文化认同融媒体

    图像实践:竖屏短视频的文本特质与日常介入方式

    王立新喻遥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升级,竖屏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影像创作形式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形成不同以往视觉经验的图像挑战.本文以抖音等在线平台新兴竖屏短视频应用为例,探讨近年来竖屏短视频在图像形式、视听特征及其实践功能上的呈现,考察其生产消费的日常介入方式与社会实践功能,进一步探讨当代视觉文化的发展演变趋势.

    竖屏短视频图像表征文本特征日常实践

    短视频对中国文化海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赵晖李旷怡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短视频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李子柒、丁真等为代表的网络达人的短视频在海外传播引发关注.中国短视频不仅在全球话语体系中塑造了中国形象,传播了中国声音,甚至引发越南、韩国等域外网络达人的模仿.短视频在塑造中国海外形象,讲述中国故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短视频出海的现状与问题,探讨短视频对中国文化海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作用.

    短视频文化出海海外形象

    破圈融合:中国电视深度融合中的内容创新

    陈虹杨启飞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5G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加速了电视媒体在元素、主体和渠道等层面的深度融合,也为电视媒体的内容创新提供了动力.而电视媒体放下姿态,打破形态、语态的既有边界,下放内容生产权力、扩大内容关联场景、提高内容接受程度,是实现"破圈融合"的重要路径.未来,电视媒体应进一步平衡艺术性与媒介性的关系.

    破圈融合内容创新5G技术

    虚拟现实纪录片的移情策略

    孙斌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认知移情与情绪移情为理论基础,从观众作为见证人以及具有具身感两个方面探讨虚拟现实纪录片的移情策略.当观众作为见证人时,创作者要更加注重主体视角与典型场景的选择,采用第一人称内聚焦的方式讲述,关注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两种空间的处理对于情感的影响;在观众的具身感方面,应注重具身交互(有虚拟化身、无虚拟化身),以及观众与角色的情感培养.

    虚拟现实纪录片移情策略

    浅谈家庭题材电视剧中角色亲密关系的希望感塑造

    张杰勇闫心澄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亲密关系的希望感为切入口,分析了家庭题材电视剧中亲密关系从无望感到希望感的转向,论述了家庭剧中亲密关系希望感在依恋、掌控和幸存三个方面的角色塑造主旨,并从建构性风格、建设性思维与多样性形式三个层面对家庭题材电视剧中亲密关系希望感的角色台词特征做了相应的思考.

    家庭题材电视剧亲密关系希望感

    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奇正"观

    储钰琦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一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赢得了高收视率和良好口碑的双丰收,其最主要的创作精髓就是坚守"奇正"观,即"执正驭奇"的美学创作法则.这些剧在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和影像奇观上的突破,呈现出事信义直、情深风清、体约文丽的艺术特征;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亦较好把握了"守正"与"创新"之道.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执正驭奇"爱国信仰崇高精神

    走在"她经济"与女性主义的夹缝之间——当代女性题材剧的类型学分析

    赵聪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她剧集"作为一个新兴创作现象,与近年世界范围内的女性平权思潮相关;国内流媒体平台对女性观众的定位与用户画像,也助推了其批量创作."她剧集"区别于以往国产电视剧的女性书写,呈现出性别叙事与类型创作的高度融合,值得深入剖析.警惕文化与美学的陷阱,女性题材剧才能实现进一步深耕.

    "她剧集"女性题材剧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