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视
中国电视

洪眉

月刊

1002-4751

chinatv@vip.sina.com

010-68086328

100866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电视/Journal China Televis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艺术理论月刊,为进一步加强对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联系与宣传,本刊仍以“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学术品位、贴近创作实际、面向节目市场、增强服务意识、架设沟通桥梁”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视剧《山海情》的创作特色评析

    杨立平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山海情》以其宏大主题的落地表达,牵引观众走心入情、引发共鸣;戏剧冲突的合理化表达,牵引观众感悟大时代、关注小人物;人性光辉的立体式表达,牵引观众审视人物内心、共寻闪光点;剧情渲染的适情度表达,牵引观众正视生活苦涩却又不丧失追求美好的信念;艺术呈现的乡土情表达,牵引观众在跌宕起伏中体味西北高原的文化风貌;时代正剧的本色化表达,牵引观众关注国家、感恩时代.

    《山海情》创作特色评析

    论扶贫题材电视剧创作中的"大""小"之衡——以电视剧《山海情》为例

    武丹丹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在主体塑造、叙事构建、精神传达三个层面处理好了国家叙事之"大"与个体表达之"小"二者间的平衡关系,或为同类题材电视剧的精品化提供可参考的创作路径.

    《山海情》扶贫题材国家叙事现实主义

    2020年革命历史题材剧创作述评

    刘永昶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民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2020年,革命历史题材剧创作起到了凝心聚气的传播效果.以《跨过鸭绿江》《战火熔炉》等为代表的抗美援朝题材剧全景式反映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全景,书写了战争是为了和平的主题;《太行之脊》是本年度抗日题材剧的重要收获;《猎手》《绝地反击》等作品延续了民间叙事风格;《隐秘而伟大》《胜算》等谍战剧从时空叙事、戏剧化叙事等向度拓展了表现空间.

    2020年革命历史题材剧创作特征叙事拓展

    2020年历史题材剧创作述评

    朱婧雯欧阳宏生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的历史剧创作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呈现历史影像化认知"变焦"并推动历史剧创作内部分化;年代剧以差异化的人物身份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场域和民族精神,进一步丰富在历史背景与人物戏剧之外文化与艺术的审美层次;古装剧通过经典武侠小说改编和历史传奇演绎拓展历史的文化面向,古装网剧也出现了尊崇史实、弘扬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但仍有一些仙侠、玄幻类古装网剧依赖市场和资本主导.

    2020年历史题材剧创作类型变焦多元风格

    2020年现实题材剧创作述评

    林玉箫张金尧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我国现实题材剧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继续繁荣,在思想的深入性、内容的丰富性、制播的即时性、艺术的创新性上均有较大提升.从整体上看,现实题材剧在反映时代进步和人民心声的基础上继续减量提质、精品频出,呈现出从"高原"向"高峰"努力迈进的景象.

    2020年现实题材剧思想内涵艺术特征

    解锁河南春晚成功"出圈"的密钥及其启示

    张国涛欧阳沛妮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内容、形式、传播渠道等角度,解锁2021年河南春晚成功"出圈"的创新经验,为各地春晚在新主题、新表达的探索上提供有益借鉴.

    河南春晚创新经验文化自信地域特色

    双面叙述、"女性想象"消费与成长童话——论《流金岁月》经典改编的大众文化策略及其"双刃性"

    陈旭光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流金岁月》具有女性文化魅力和社会议题性,表征了当代女性的"自我认同".其镜像人生结构、"双面"叙事等手法值得总结;其口碑和收视率、关注度不一致的复杂现象印证了大众文化跨媒介改编、跨时空移置以及电视剧工业美学运作的"成功",也暴露了其"短板".电视剧是大众的"梦",也是折射时代平民理想、愿景、伦理道德状况的"镜子",更是窥见社会发展状况、时代现实、道德伦理状况的"窗户".优秀的电视剧应该追求主要功能的和谐统一或保持足够的张力.

    《流金岁月》大众文化经典改编"双面"叙事女性想象

    集体记忆碎片的重整——浅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全景叙事

    陶冶杨健凌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对抗美援朝战争展开了全景式的"宏大叙事",创作者采用了宏观(战略)、中观(战争)、微观(战斗)三个叙事层面来建构全剧,并以论文般的学术理性来保证宏观层面的"大事不虚",以穿针引线的网状结构将微观叙事与中观层面实现"小事不拘"的缝合,以与当代年轻人对话共情的方式,召唤并建构观众的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记忆碎片三层叙事

    《跨过鸭绿江》:新时代唱响英雄赞歌

    石良豫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过鸭绿江》以史诗性叙事全景展现抗美援朝战争,恢宏与细腻交织,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

    《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史诗性

    浅析《装台》戏中戏结构的艺术表现

    李一伍建阳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装台》的热播引发了观众对于关中文化的广泛热议,而戏中戏结构则在作品的呈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巧妙提取和设计,戏曲片段不仅能够在主体叙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够获得特殊的艺术表现效果.本文拟从戏中戏的结构和内容出发,探究二者之间互文关系的内涵以及由这种反身指涉所带来的艺术表现作用.

    《装台》戏中戏互文反身指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