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视
中国电视

洪眉

月刊

1002-4751

chinatv@vip.sina.com

010-68086328

100866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电视/Journal China Televis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艺术理论月刊,为进一步加强对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联系与宣传,本刊仍以“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学术品位、贴近创作实际、面向节目市场、增强服务意识、架设沟通桥梁”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纪录片创作对新丝绸之路的青春书写

    吉平高晓谱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年轻观众审美诉求的变化,一系列关于新丝绸之路发展与变革的纪录片致力于书写新丝路上的青春故事。一改以往注重宏大视角和历史叙事的创作风格,当代纪录片通过青春视角刻画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以创新科技赋能审美意象的表达,塑造青春影像空间。不仅展现了当代青年对于新丝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深刻思考,更巧妙地将主流价值观嵌入青春语境,在诗意化的青春影像空间中将丝路文化独有的视听张力和审美意旨呈现于荧屏之上。

    新丝绸之路青春化叙事多元视角诗意空间

    网络微短剧精品化发展的创作策略

    李文宁冯兆麟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网络微短剧与互联网受众碎片化的观赏习惯相契合,呈现出"爆火"态势且热度持续不减。技术的迭代、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优秀创作人才的涌入,更为网络微短剧的制作传播提供了强大支撑。然而,网络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仍需要创作者进一步精准把握其艺术特征和叙事策略,不断提升审美价值与思想引领,打造出更多既满足大众娱乐需求又蕴含正能量的作品,推动行业向高质量、精品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网络微短剧精品化创作策略

    媒体融合视角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探究

    李瑞盈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内容题材上定位明确,注重小而专的垂直细分内容;在表现手法上以年轻化的话语表达、多样化的类型探索等,增添节目的趣味性;在技术赋能上,通过运用XR(扩展现实)技术、AR沉浸式舞台、CG数字影像技术等,提升节目呈现效果,并在舞美设计上注入更多创新元素。此外,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跨屏互动、线上线下衍生、文旅融合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文化类综艺节目媒体融合创新策略

    论网络平台新型"炫富"视频乱象的表征、弊端与治理路径

    彭侃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网络平台上,以"炫富"为主题的视频内容正以更为隐蔽的形态"卷土重来",并主要体现为短视频博主"放低自我姿态"式"炫富"、明星及其子女在营销号助推下的"被动"型"炫富"、"包裹在剧情中"的微短剧"炫富"等。在新型"炫富"视频内容传播的过程中,网络平台倚重的算法推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因此,通过进一步优化算法模型、多措并举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炫富"视频内容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减少其负面效果。

    "炫富"视频算法推荐算法治理网络平台

    何谓苍生:论古装奇幻剧的价值内核及创作立场

    田文兵李佳茗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厚生爱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苍生意识一直蕴含于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主题之中。近年来,国产古装奇幻剧通过现代技术对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等进行想象性再造,虽然新剧频出,但题材单一、主题矮化,尤其是对苍生意识的误读与异化等现象不容忽视。古装奇幻剧创作要注重展现苍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处理好表现爱情和观照苍生之间的关系,聚焦人们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建构现代社会的苍生意识,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古装奇幻剧苍生意识神话

    喜剧竞演类综艺节目的现实隐忧与发展理路研究

    王筱卉杨雨鑫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喜剧竞演类综艺节目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之势。喜剧竞演类综艺节目从早期简单的选拔赛到多元模式竞演,再到网络原生节目所带来的年轻化、垂直化发展,节目的市场产业模式日趋完善。但在繁荣发展的背后,此类综艺节目也存在人设标签化限制演员创新发展、段子内容缺乏深度、节目模式同质化等问题。未来喜剧竞演类综艺节目应基于现实生活进行内容创作,以喜剧精神打造精品内容,积极开拓"竞赛+"模式,引导节目向专业化和深度化发展,从而在为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更好地承担起文艺节目应有的文化使命。

    喜剧竞演类综艺节目发展困境优化路径

    文化生产的平台化:对权变性文化商品的理论分析

    大卫·B·尼伯格托马斯·波尔章宏胡颢琛...
    10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平台经济及其基础设施在网络空间不断扩展,它们对文化内容的生产、发行与流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平台化意味着大型平台公司主导的复杂多边平台配置取代了双边市场结构。文化内容生产者必须不断应对看似偶然的平台治理变化,这些变化涵盖了从内容策展到定价策略等各个层面。同时,这些生产者被新的平台服务和基础设施变化吸引,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商品从根本上变得具有"权变性",即在设计上越来越模块化,并根据数据化的用户反馈不断重新加工和包装。为进—步深入思考文化产业的政治经济学在平台化趋势下所发生的变化,在商业研究、政治经济学和软件研究三个领域之间展开跨学科的批判性对话显得至关重要。

    文化生产多边市场平台化政治经济学软件研究

    电视剧《追风者》研讨会

    前插3-前插4页

    电视剧《城中之城》研讨会

    封2,封3页

    网络剧《微暗之火》研讨会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