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地质调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双月刊

2095-8706

zgdzdc@126.com

010-66554884

100083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调查》编辑部

中国地质调查/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地质调查》(双月刊,CN 10-1260/P,ISSN 2095-8706)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以“宣传地质调查重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介绍地质调查领域新发现和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探讨地质学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创新,搭建地学领域信息交流平台”为办刊宗旨,以突出反映中国地质调查9大计划-50项工程-300多个项目所取得的调查研究成果为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塔里木盆地沙井子构造带西段志留系油气勘探突破与启示

    高永进张远银吴超杨有星...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油气勘探程度较低,2019-2021年,新苏地1井、新苏参1井首次在沙井子构造带东段获得油气发现,2023年向西拓展的新苏地2井也试获工业气流。基于沙井子地区钻探、试油、地球化学及地质特征等资料和野外剖面测量结果,结合二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与精细解释,开展了成藏模式分析和资源潜力评价,研究认为:①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发育大型砂体,储盖组合好,西段新苏地2井、东段新苏参1和新苏地1井均获得工业气流,揭示了志留系油气潜力;②沙井子断裂系统规模大,活动时间长,既沟通阿瓦提凹陷深部优质烃源岩,又控制沙井子构造带一系列构造、构造-岩性类圈闭的形成,成藏期以圈闭定型后的喜马拉雅期为主,表现为"断裂主控、晚期成藏"的特征;③识别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圈闭42个,预测圈闭资源量1。982 1亿t油当量,油气勘探潜力较大。研究成果可为下一步开展勘探区评价提供借鉴和依据。

    构造圈闭晚期成藏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沙井子构造带新苏地2井塔里木盆地

    天然氢赋存状态及转化机制

    李强孟庆强韩超周袁...
    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气作为清洁能源,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被视为替代化石能源、解决环境问题的良好策略。基于国内外对于氢气赋存状态及相态的研究,结合地质条件下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得到以下认识:①天然氢在地球浅部以游离态、溶解态和吸附态形式存在,深层则以金属氢化物存在。其状态转化是影响氢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②地质条件下,氢主要为超临界态,仅在接近地表时以气态释放,其特性研究仍有待深入;③天然氢的勘探研究尚不充分。未来研究应聚焦于氢气的成藏模式、运移机制和保存条件,从而充分探索其开发潜力。此外,研究过程中还分析了各种赋存状态间的转化机制,为理解地球氢循环提供了新视角。天然氢的赋存状态及其转化机制的研究能够为天然氢的富集成藏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为天然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天然氢相态赋存状态相态转化资源潜力

    西藏中拉萨地体中段鑫龙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浅析

    邸梦想陈伟翟德高刘青枰...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中拉萨地体中段的鑫龙金矿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通过矿产地质调查和初步钻探验证,圈定3条矿(化)体,矿(化)体受NW向和NNW向断裂构造控制,赋存于流纹质角砾熔岩之中,其中Au-Ⅱ金矿带长300~1 000 m,厚度可达10 m,单工程品位可达17。97 g/t,预测鑫龙金矿矿体可达大型规模,整个矿区有望达到特大型规模。将矿区金的产出划分为"方铅矿+辉砷镍矿+金"组合和"黄铁矿+石英+金"组合,矿区蚀变主要以硅化和中-高级泥化为主。根据矿化和蚀变特征,认为鑫龙金矿是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西藏陆相火山岩中发现的首例该类型金矿。根据综合地质分析,在鑫龙—郎美拉一带存在完整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成矿系统,成矿潜力巨大。鑫龙金矿的发现为藏北岩金矿的勘查开辟了新的找矿方向。

    鑫龙金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矿系统中拉萨地体

    大兴安岭大杨树火山盆地西缘金矿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刘宝山王泽宇寇林林杨元江...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盆地是区域上寻找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的有利区,前人在大杨树火山盆地西缘开展1∶5万矿产调查时,已圈定出张点和扎罗梅2处远景区。利用零星的槽探工程开展物化探异常验证:在张点矿区发现1条稳定延伸的含金石英脉,长约0。95 km,视厚度为5~15 m,最高金品位为88。25 × 10-6;在扎罗梅矿区发现2条金矿体、1条金矿化体、1条银矿体,其中Ⅰ号和Ⅱ号金矿体被推断为同一条金矿体,长度大于600 m,视厚度为2~3 m,最高金品位为5。83 × 10-6,Ⅳ号银矿体视厚度为4。0 m,最高品位为(50。90~310。00)× 10-6。综合分析两个矿区的土壤化探异常和激电中梯测量视极化率异常特征,并与区域上三道湾子等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对比,认为张点和扎罗梅矿区的金矿点具有中—大型成矿资源潜力。大杨树火山盆地边缘金矿点的发现可为大兴安岭火山岩带的金矿勘查部署提供参考,促进勘查及研究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实现找矿突破。

    金矿找矿意义火山盆地大杨树大兴安岭

    柴达木盆地大浪滩—黑北凹地钾盐地震探测与成果初探

    李广才雍凡王小江王凯...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柴西北大浪滩—黑北凹地钾盐资源储量丰富,但常规地震探测技术浅层覆盖次数不足,影响成像品质。为探测大浪滩—黑北凹地地下含钾卤水储层精细结构等特征,开展高分辨率反射地震探测研究,通过采集参数优化试验、有效数据处理,获得该区高品质地震资料与初步勘探成果。结果表明:①采用小道距、长排列、高覆盖接收、可控震源强能量宽频激发的采集方案,有利于获得高品质原始数据;②通过多次迭代动校正+F-K滤波有效压制线性干扰,同时保护了浅层有效波,避免了断层假象,成像品质显著提高,有力刻画了地质构造特征;③地震资料揭示深部砂砾型储卤层顶部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储层两端受两条断层控制,储层空间由不整合面、断层和底部强反射界面组成由南向北逐渐尖灭的三角形区域,推测该三角形储层可能为砂砾型含钾卤水有利储集空间。应用有效地震探测技术可揭示地下基础构造格架,精细刻画含钾卤水储层地层结构等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探究含钾卤水储层特征提供地球物理依据,对进一步研究砂砾型含钾卤水具有一定意义。

    柴达木盆地大浪滩—黑北凹地地震勘探含钾卤水储层地质构造高分辨率

    新疆南天山孔雀沟地区团山金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张晓星王亮高永宝华利鹏...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南天山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找矿工作一直未能实现较大突破,而团山金铜矿床是自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在新疆南天山孔雀沟地区新发现的具有中型远景的金铜矿床。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规律及最新找矿进展的基础上,总结团山金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展布、矿石及矿床成因特征。团山金铜矿床位于NWW向孔雀沟断裂与晚期NE向断裂的构造叠加部位,赋矿地层为上志留统孔雀沟组浅变质砂岩,矿区共发现15条矿化蚀变带,圈定13条金和金铜矿体,平均厚度为3。45 m,金平均品位为0。93 g/t,铜平均品位为0。66%。属于受断裂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金铜矿床。通过进一步梳理区域背景、控矿要素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找矿标志,认为矿区深部存在较大的金铜找矿潜力。研究成果拓展了区域内上志留统孔雀沟组的金矿找矿新空间,可为区域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团山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地化找矿标志成矿潜力

    GeoAHSI新工具精确刻画新疆哈密赤湖铜钼矿床蚀变分带特征

    李士杰刘小玉秦昊洋何海洋...
    5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蚀变分带特征能够指示与斑岩型矿床相关的热液蚀变活动,是斑岩型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之一。高光谱遥感数据凭借精细的光谱信息,能够准确刻画各类热液蚀变矿物的空间分布,从而为斑岩型矿床的识别和定位提供可靠依据。以Teracorder算法框架为基础,开发并开源了适用于国产高光谱数据矿物识别工具GeoAH-SI,实现了便捷、高效的国产高光谱遥感数据批量处理和矿物填图工程化应用。在此基础上,使用GF-5高光谱成像仪(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AHSI)影像作为遥感数据源,结合野外采样分析,对赤湖铜钼矿床进行了地表矿物填图及验证工作。结果表明,AHSI高光谱矿物填图结果精细地刻画出了以叶腊石+明矾石为核心,向外逐渐过渡高岭石+叶腊石和高岭石+白云母蚀变矿物组合的典型斑岩型矿床热液蚀变分带特征,并与传统地质填图单元和构造具备较好的空间分布一致性。此外,GeoAHSI工具还提取了该地区白云母吸收特征波长分布,揭示了赤湖铜钼矿床富铝白云母与斑岩型矿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为斑岩型矿床蚀变矿物及蚀变分带识别提供了成熟、有效的工具及方法,对推动国产高光谱遥感卫星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GeoAHSI高光谱矿物填图GF-5蚀变矿物赤湖铜钼矿

    甘肃北山红柳园—辉铜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新发现

    谢燮李文明高永伟杨建国...
    6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北山红柳园—辉铜山地区位于甘肃北山南带,是形成铜、镍、铁、铅锌、钼、金、银等矿床的有利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通过开展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总结控矿关键因素,依据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确定Au、Ag、As、Sb、Hg、W、Sn、Ni、Cu为区内主要的成矿(伴生)元素。Ni、Cu异常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的分布有关,Au异常受华力西中期似斑状花岗岩及加里东晚期石英闪长岩控制明显,与区域性断裂及其旁侧平行或"入"字斜交的次级断裂关系密切。异常查证新发现铭扬铜镍矿、杨帆金矿等多处矿点及矿化线索,结合区域地质、物探、化探特征,优选出4处具较大成矿潜力的找矿远景区,尤其是早古生代铭杨铜镍矿的发现,实现了北山地区近年来铜镍矿找矿新突破。研究成果可为下一步找矿勘查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铭杨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红柳园—辉铜山甘肃北山

    衡阳盆地及其周缘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

    刘兴忠秦锦华王登红樊自春...
    7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衡阳盆地位于华南褶皱系赣湘桂粤褶皱带与江南台隆的交接部位,发育多期、多类型的金属、非金属矿产。当前研究工作还缺乏对区域成矿规律的系统性总结,阻碍了成矿理论的构建和找矿预测。总结分析了衡阳盆地及其周缘的成岩成矿作用、时空展布等特征,结果表明:衡阳盆地自古生代以来发育有多期次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其中以印支期和燕山期为主;盆地内的矿产大多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且矿化类型从高温到低温均存在;岩体和矿床的空间分布与深大断裂紧密相关,各矿床均发育不同类型的垂向分带;盆地自北西向南东方向发育有3个不同类型的矿化组合带,表现出成矿温度逐渐升高的趋势;"衡阳式"盆岭构造格架可能受制于华南地区多期次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的地幔柱活动;成岩成矿作用经历了岩石圈不同位置的部分熔融、分离结晶、深部富矿流体上涌及围岩萃取等多种作用的叠加。研究成果可为华南地区中生代—新生代盆地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工作提供思路。

    衡阳盆地岩浆作用成矿作用岩石圈伸展

    中上扬子地区陡山沱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陈科卢妍欣李飞宋腾...
    9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期鄂西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勘查获得页岩气工业气流。陡山沱组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分布于上扬子德阳—安岳断陷槽及中扬子鄂西断陷槽,探明其沉积特征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进一步开展页岩气与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中上扬子两个断陷槽内陡山沱组露头、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对比分析两者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结果显示:①中上扬子地区陡山沱组沉积时期古地理格局在地形上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②陡山沱组沉积早期,上扬子地区仍然存在大面积古陆,其厚度较薄或缺失,中晚期才接受大量沉积,而中扬子地区此时为台地、瀉湖、陆棚和盆地的沉积环境,地层发育较完整,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厚度较大;③陡山沱组是在整体拉张环境下形成的产物,中上扬子地区断陷槽均形成台内断陷盆地,上扬子地区德阳—安岳断陷槽形成时间较晚,陡山沱组主要沉积碳酸盐岩,中扬子地区鄂西断陷槽形成较早,槽内沉积页岩夹碳酸盐岩;④鄂西断陷槽内厚层陡山沱组富有机质页岩,保存较好的构造单元中有望获得页岩气勘查新突破,并可以作为灯影组常规天然气烃源岩,在生储盖匹配地区有望形成常规油气藏。研究成果可以为震旦纪—寒武纪裂陷槽油气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陡山沱组扬子克拉通震旦纪沉积特征页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