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地质调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双月刊

2095-8706

zgdzdc@126.com

010-66554884

100083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调查》编辑部

中国地质调查/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地质调查》(双月刊,CN 10-1260/P,ISSN 2095-8706)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以“宣传地质调查重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介绍地质调查领域新发现和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探讨地质学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创新,搭建地学领域信息交流平台”为办刊宗旨,以突出反映中国地质调查9大计划-50项工程-300多个项目所取得的调查研究成果为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舟曲县水泉沟流域泥石流勘察及成因分析

    丁旭强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甘肃省舟曲县泥石流成因,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舟曲县水泉沟流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区域测量、地面调查和地下勘探等手段,查明了泥石流的特征,分析了泥石流的成因,并对区内泥石流危害性进行分区。研究表明:水泉沟坡面结构松散,山坡陡峻,在降水、地震、人类工程活动或重力作用下,会诱发泥石流;水泉沟泥石流设计重度为18。7 kN/m3,年冲出量为1。24 ×104 m3/a,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为0。66 ×104 m3,泥石流最大冲压力190。22 kN,泥石流最大爬高为6。2 m;极危险区为水泉沟沟口至白龙江岸边,面积为0。13 km2,占区内总面积的9。8%,严重危害水泉新村、313省道以及峰迭新区。建议在主沟中、下游沟道内布置两座重力式浆砌石谷坊坝,堆积扇沟道内布置一座重力式浆砌石谷坊坝,建设894 m排导堤。研究成果可为甘肃区域泥石流防治提供参考。

    舟曲县泥石流成因勘察

    沁河流域上游沁源县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与分区

    刘淼刘义苗志加许凯然...
    9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沁河流域作为黄河中游重要支流,研究其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对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成果,选取了地质背景和自然环境相关的11项影响沁源县生态地质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开展了沁源县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与分区,对不同的生态地质脆弱性分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修复分类施策建议。结果表明:沁源县生态地质轻度脆弱区域主要分布于沁河及其支流河谷,面积占比为1。1%;中度脆弱区域主要分布于王陶乡西部至灵空山镇西北部一带、郭道镇东部至法中乡北部一带,面积占比为81。16%;高度脆弱区域主要分布于县域北部王和镇—郭道镇—官滩乡一带及县域中南部李元镇—灵空山镇一带,面积占比为17。74%;无极脆弱区域。全县共划分为4个生态地质脆弱区,其中包括3个生态地质中度脆弱区——景凤生态地质中度脆弱区(Ⅰ)、太岳山生态地质中度脆弱区(Ⅱ)和交口—沁河生态地质中度脆弱区(Ⅲ),1个生态地质高度脆弱区——王和—李元生态地质高度脆弱区(Ⅳ)。研究成果对沁河流域上游沁源县生态修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可为沁源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分区提供参考。

    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与分区沁源县

    某厚层碎石土滑坡滑面判定及防治对策

    张劲松杨红叶咸郑瑞敏...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碎石土滑坡防治的难点是对其滑动面的准确判定。以大漾云高速公路K14+030—K14+130段左侧厚层碎石土滑坡为例,在地面调查、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稳定性分析等基础上,充分查明了滑坡范围内地质结构特征及滑坡的成因机制,对碎石土类滑坡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地震。对碎石土层中滑动面进行了综合判定,滑坡体颜色为褐黄色,碎石成分以小粒泾碎石为主,同时密实度呈松散状,钻孔岩心有明显擦痕,碎石颗粒有定向排列趋势。在此基础上,经过方案比选,最终提出双排抗滑桩+锚索框格梁边坡防护+截水沟的防治方案,该方案达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对类似厚层碎石土滑坡滑面判定及防治对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山区高速公路碎石土滑坡成因机制滑面判定稳定性验算防治对策

    倾斜航空摄影技术在茂密植被山区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王文涛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茂密植被山区地质灾害调查效率和精度,利用倾斜航空摄影技术,获取了影像数据。通过匀光匀色处理与定位系统(positioning system,POS)预处理山区影像数据,基于多视图匹配经典(photometric multi-view stereo,PMVS)算法密集匹配茂密植被山区影像,完成了山区三维重建,建立了地质灾害的解译标志。通过计算机辅助解译方式,完成了茂密植被山区地质灾害调查。实验数据表明:在不同实验工况背景下,倾斜航空摄影技术应用后的山区影像数据完整度更高,山区地质灾害调查的精度更大,充分证实了倾斜航空摄影技术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对山区地质灾害调查具有指导意义,可为山区地质灾害的识别调查、风险评估和防控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茂密植被地质灾害山区倾斜航空摄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