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地质调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双月刊

2095-8706

zgdzdc@126.com

010-66554884

100083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调查》编辑部

中国地质调查/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地质调查》(双月刊,CN 10-1260/P,ISSN 2095-8706)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以“宣传地质调查重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介绍地质调查领域新发现和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探讨地质学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创新,搭建地学领域信息交流平台”为办刊宗旨,以突出反映中国地质调查9大计划-50项工程-300多个项目所取得的调查研究成果为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辽东吉南成矿带金矿成矿系列、成矿谱系及成矿演化历史

    刘长纯许国雨王珑凯王刚...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辽东吉南成矿带位于渤海东陆块北部,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分析成矿带金矿资源情况,研究不同成矿作用所形成金矿的时空分布及地质特征,划分出与沉积作用有关、与岩浆作用有关及与变质作用有关的3个金矿成矿系列组合,以及5个成矿系列、12个成矿亚系列、18个矿床式。将大地构造单元、成矿时代及成矿区带与金矿成矿系列结合,建立了金矿成矿谱系,并按照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生代和新生代4个金矿成矿期,对辽东吉南成矿带金矿的成矿演化历史进行总结。研究成果可增强辽东吉南成矿带金矿成矿规律的研究程度,为在成矿区带内开展金矿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成因类型成矿系列成矿谱系成矿演化史辽东吉南成矿带

    乌毛蕨叶光谱特征对矾山铜钼矿区钼金属找矿指示意义

    史超李书王学平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植被覆盖区遥感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金属元素迁移规律和金属胁迫后植被光谱发生变异的特点开展植被覆盖区地质找矿的遥感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植被叶片光谱曲线反射和吸收特征的原理,结合地球化学数据,间接实现重金属元素分布遥感制图。采集矿区和矿区周围背景区乌毛蕨叶样本及对应光谱数据,基于化学分析测定获得矿区和背景区乌毛蕨叶钼元素含量,明确矿区乌毛蕨叶受到了钼元素影响。对比分析矿区和背景区乌毛蕨叶在波形、红边位置、叶绿素及水吸收、植被指数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受钼金属胁迫后矿区乌毛蕨叶光谱在光谱曲线和水吸收特征方面较背景区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970 nm处的水吸收特征差异最明显。研究成果可为遥感技术在植被覆盖区开展地质找矿提供新思路。

    矾山铜钼矿区高光谱遥感钼金属胁迫乌毛蕨叶光谱特征地质找矿

    地球化学勘查在早子沟金矿中的应用及启示

    严康唐源壑郭文弟张瑞...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西北部,植被发育,基岩出露较差,地球化学勘查是区域最有效的勘查方法之一。在系统梳理早子沟金矿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1∶1万土壤测量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深部钻孔 SK8314原生晕特征,发现Au元素与Sb、As、Hg、Ag、Cu等元素具有正相关性,特别是Au、Sb元素组合是金矿找矿的直接地球化学标志,深部原生晕分带序列为Bi-Cu-Mo-Sb-Ag-Au-W-As-Sn-Zn-Cd-Pb-Cr-Ni-Co-Hg,尾晕元素Bi和近矿晕元素Cu位于分带序列前缘晕,Pb、Zn元素位于分带序列尾晕,表明矿体具有多期成矿叠加特征,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同时在钻孔SK8314孔深1 850 m以下,随着深度增大,地球化学参数(As+Sb)/(Bi+Mo)值和100·Sb/(Bi·Mo)值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指示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依然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研究成果可为早子沟金矿的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参考。

    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原生晕早子沟金矿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方法技术进展

    张昆刘磊马兴知杨雨凡...
    129-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地电磁测深法以其探测深度大、不受高阻层屏蔽、设备轻便、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用于地球动力学、成矿系统等研究以及深部资源和(清洁)能源探测、灾害调查等领域。然而,该方法在观测天然电磁场信号方面信号较弱,容易受到噪声干扰,一般需长时间观测和多次叠加方式来获取电性信息,且需同时开展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更为可靠的地下电性结构。其中,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时频转换、去噪、阻抗张量和倾子矢量估计,数据分析主要包括电性主轴和介质维度分析。基于前人关于大地电磁测深探测方法的研究成果,针对探测体系中处理、分析的关键环节,总结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并基于数据处理中的去噪、数据分析中的阻抗和相位张量,介绍探测体系中重要环节的前沿研究方向和成果,分析现有方法各自的特点和优点及其在不同环境和背景下大地电磁场观测数据的适用性,为大地电磁测深的有效、高效应用提供理论信息和基础保障。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方法技术

    基于重磁电震综合解释的三维地质建模——以南陵—宣城矿集区为例

    郭冬丁文祥兰学毅陶龙...
    13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陵—宣城矿集区近年来逐步发展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的第八个重要矿集区。由于地表覆盖层较厚,深部地质结构的研究相对薄弱,复杂的断裂系统和隐伏岩体尚未得到系统的三维建模与分析,严重制约了成矿规律的认识和深部找矿工作的推进。为揭示该区深部地质结构,综合利用重力、磁法、电磁法及地震等多源地球物理数据,结合钻孔和岩矿石物性等先验信息,优化隐式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建模方法,通过多源数据的联合反演和综合建模,建立了南陵—宣城矿集区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详细刻画了区域内断裂网络、隐伏岩体及控矿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多重先验信息约束和钻孔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显著提升了对深部地质结构及成矿系统的解析能力。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区控矿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识别出潜在有利的成矿区段,分析显示,南陵—宣城矿集区内深部岩浆活动与主要构造系统之间具有密切的成矿耦合关系,模型中识别的多个隐伏岩体和控矿地层的接触部位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研究成果可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先验信息联合反演南陵—宣城矿集区三维地质建模深部找矿

    深孔保压取样球阀热-应力耦合仿真分析

    王瑛俪李小洋李冰施山山...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钻孔深度的不断加大,钻孔内的温度和压力也会越来越高,保压取样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获取地下岩心原位赋存状态的技术方法,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能否有效实现原位保压成为检验保压取样可靠性的关键标志之一。为此,选取保压取样的关键机构球阀,开展热-应力耦合仿真分析,重点研究了球阀在[15,30]MPa、[0,250]℃环境参数内的应力和变形规律。从仿真模拟结果可以看出:①对比316L、42CrMo和Inconel718这3种材料在[15,30]MPa静压力作用下的最大等效应力与最大变形,同时考虑加工成本,优选42CrMo作为球阀制作材料;②当温度从0℃增加到250℃时,球阀的最大变形也在增加,但增长率仅为1。05%,最大等效应力虽然有小的波动,但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最大波动幅度为12。76 MPa,处于球阀有效密封的允许范围内。仿真模拟结果可为保压球阀在深孔中的可靠密封提供理论数据。

    保压取样球阀高温高压热-应力耦合等效应力

    序言

    薛迎喜
    封2,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