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正元

双月刊

1671-0169

xbsk@cug.edu.cn

027-67885186

430074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类学术刊物。本刊坚持“广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办刊理念,着力探讨前沿和热点问题。本刊实行匿名双审录用制度,构建了公平公正的高水平的学术平台。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或题名收录率达106%,其中全文收录率达25%左右。欢迎专家学者来稿,具体要求请查:或查本刊在“万方数据”网站的“约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等教育与数字经济耦合发展的困局及"双适应"进路

    朱恬恬杨菲
    13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昭示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纪元。如何以数字经济新动能为契机,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升级至关重要。本文在数字鸿沟、人才结构布局、技术追赶与跨越方面研判高等教育与数字经济耦合发展的困局;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以及强国建设时代背景下,洞悉高等教育与数字经济耦合逻辑;继而从数字化"新基建""教育专业改进共同体"、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提出数字经济与高等教育"双适应"进路。

    高等教育数字经济耦合系统人才培养教育强国建设

    何为弱者?可见性的争夺策略、边界重组与价值审思

    赵海明
    14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见性是涉及全体公民参与的公共实践,表现在议题的可见性、讨论的可见性和承认的可见性三个方面。在争夺可见性的策略上,弱者采用全民围观的视觉政治、表演式抗争与媒介化展演、图像政治与戏谑话语等剧目,构建以情感为核心的"个体情感表达——他人情感体验——社会情感共同体"的可见性生产策略。但在可见性政治实践中,弱者在自我表达隐匿、虚假事件策划中处于不可见境地,公众对弱者的同情疲劳、"强-弱"身份边界的流动进一步解构"弱者"的道德话语及身份认同,最终弱者的"去主体性"伴随着公共理性和正义观念的建构过程。重塑可见性正义,需要超越"强"与"弱"、"看"与"被看"、赋权与去权、主流与边缘的二元结构,建立规范化的可见性机制,使可见性资源分配过程更加合理,营造良善的网络公共领域。

    围观视觉注意力资源承认政治大众孤独可见性正义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封4页